前面梳理了近期利好的重要光伏政策,我們發現針對運營端的政策較多,針對制造端的較少,其實這也符合光伏行業的特點。光伏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項目IRR,只要能夠保證運營端的IRR達到有吸引力的水平,如8%以上,光伏的投資就能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光伏的新增裝機需求也就有所保障,制造端和運營端可以同時受益。在此基礎上,通過采用“領跑者”和“準入”等政策來推動制造端升級,有助于提高全行業的競爭力。那么這部分主要來回答兩個問題:(1)利好政策頻出的原因是什么?(2)各政策之間的關聯是什么?反映了主管部門的什么樣的想法?
一、光伏作為綠色能源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
光伏除了具有能源屬性外,還具有生態環保的綠色屬性。2017年11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發改價格〔2017〕1941號)中將關于光伏的表述歸類于“五、創新和完善生態環保價格機制”,這表明光伏不僅具有電力(能源)屬性,更重要的生態環保的屬性。
生態文明是政府和民眾的共同訴求。繼“生態文明建設”寫入十八大黨章后,大量明晰、可操作的生態環境保護細節,首次出現在共產黨的會議報告中。生態文明的概念可能很大,但是確是政府和普通民眾的共同訴求。
嚴控煤電裝機規模,全社會用電增速維持高位,資源豐富、應用靈活的綠色太陽能成為填補缺口的主要能源形式。《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提高煤電能耗、環保等準入標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力爭關停2000萬千瓦,2020年煤電裝機規模力爭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與此同時,除2017年1月,十三五以來,全社會用電量已21個月保持正增長。在全社會用電量維持高增長和嚴控煤電裝機規模和背景下,發電的缺口需要由其他形式,特別是綠色的新能源進行填充。而在綠色新能源中,光伏的資源豐富(每年我國陸地接收的太陽輻射總量相當于24000億噸標準煤)、應用靈活成為填補電力缺口的重要形式。
二、光伏行業具有全球競爭性,國之重器地位確立
光伏入選紀念郵票,國之重器地位確立。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際,《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郵票正式發行,這套主題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紀念郵票分為兩張,光伏與風電、“復興號”高鐵、國產商業C919飛機、新一代運載火箭一起,展現了十八大以來中國在政治、科技、經濟、生態文明等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從現有信息看,這應該是光伏在全球范圍內首次登上郵票的畫面,國之重器的地位確定。
“兩頭在外”的產業格局已改變,國內光伏制造業的競爭力凸顯。在我國光伏行業發展早期,產業結構呈現紡錘型,即上游多晶硅材料主要依賴進口,光伏產品的主要市場也在海外,中游生產環節在國內。隨著國內可再生新能源的發展,光伏裝機逐年增加,而且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國內多晶硅料的生產也已形成規模。目前光伏產業鏈兩頭在外的格局已改變,形成了“上游多晶硅供給過半自給、中游制造環節掌控、下游市場分散”的行業格局。在這個過程中,國內光伏制造企業不斷壯大,在各個環節占據重要地位。2016年全球前十名的多晶硅、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生產企業中中國大陸企業分別有6家、9家、8家和8家,且四個環節的排名第一的企業都是中國大陸企業,分別是江蘇中能、保利協鑫、晶澳太陽能和晶科能源。
在應用端,我國是世界新增和累計光伏裝機第一大國。受我國2016年光伏搶裝效應的影響,2016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76GW,同比增加52%,創近五年增速新高,其中我國貢獻了43.9%的新增裝機,是第二名日本新增裝機的3.80倍。由于新增裝機較高,全球2016年累計光伏裝機達303GW,其中我國占比為25.5%,成為世界累計光伏裝機第一大國。
不僅具有規模,光伏量產效率也不斷刷新世界紀錄,光伏行業正在由大變為強。我國光伏行業不僅在制造端和運營端的規模上處于世界領先,技術先進性也不斷凸顯,量產效率不斷刷新世界。2017年10月17日,隆基樂葉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2.71%,創下新的PERC電池世界紀錄;10月27日,隆基樂葉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最高水平已達到23.26%,再一次刷新世界紀錄;11月7日,晶科能源P型單晶PERC多柵電池效率達到23.45%,再次打破P型單晶電池的世界紀錄。
光伏是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行業,同時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一環,這是近期利好政策頻出的主要原因。光伏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行業之一,與此同時也是我國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一環。但目前光伏行業還面臨一些痛點的問題,比如棄光限電、補貼拖欠(因為成本還較高,需要補貼)、需求不穩定、非光伏成本較高等。近期出臺的政策都直指這些痛點問題,促進光伏行業更好更快的發展,一方面可以提升光伏的全球競爭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光伏在電力結構中的占比,促進能源轉型,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三、電力體制改革是光伏行業各政策的內在交匯點
光伏的發展目標是向綠色低碳化的方向進行能源結構調整。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認可。2015年的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成為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分水嶺,再次強調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性,大會指出,通過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比例增加一倍,即可再生能源占最終能源消耗總量的比例達到36%,來控制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我國也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并提出了《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路線圖2050》,指出到2050年,一次能源供應量為34億噸標準煤,可再生能源占比達到62%,逐步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實現能源結構的調整是不可逆轉的前進方向。而光伏等可再生新能源正是在能源結構向綠色低碳化方向調整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
電力體制改革是光伏行業各政策的內在交匯點。光伏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簡稱,是一種利用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光伏在能源系統中發揮作用主要是以電力的形式進行的。因此,光伏相關的政策主要是為了解決光伏發電如何較好地并入電網、如何擠壓傳統火電的份額等問題,而這些都是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因此光伏行業的相關政策都是圍繞電力體制改革這一內核進行布局的。比如,解決棄光問題的《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實施方案》的重要途徑是各省級區域按年度實施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配額考核的主體是電網企業、配售電企業和電力生產企業;再比如,《關于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指出的“根據技術進步和市場供求,實施光伏等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退坡機制,2020年實現光伏上網電價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光伏平價的標準也是傳統電力系統的電網銷售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