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塊塊光伏電池板,拼接起困難百姓的脫貧夢。這是大海集團總經理劉德杰的夢想。
多年來,劉德杰始終把公益事業擱在心尖上。不僅在集團內部建立“獻愛心送溫暖”、“大海揚帆”、“一對一結對子”幫扶行動等系列公益活動,還積極扶持類似紅丹丹助盲這樣的一線社會組織,急她們所急,幫助解決燃眉之急;出資200萬元用于新農村建設,幫助鄉親們修柏油路;多年來,大海集團用于支持慈善和公益事業的無償捐款(物)達2000余萬元……
他長期活躍在公益一線,并親自帶隊參與項目的執行,希望能夠喚起更多人對公益事業的重視。
承擔社會責任,全資幫扶貧困戶脫貧
2016年,大海集團結合自身產業優勢,攜長江商學院EMBA27期超越夢想隊共同開展的“大海公益行項目”,現已為東營市墾利區董集鎮貧困戶捐贈10套共50KW分布式扶貧電站,成功幫助10戶貧困戶實現了脫貧。除此之外,大海集團在廣大農村公益行活動中倡導使用清潔能源,保護生態環境,也是轉變農村用能方式的重要舉措。
據了解,此次捐贈每戶光伏電站的費用為3.5萬元,大海光伏共計投入35萬元,電站已于2016年11月正式并網發電。經測算,每戶每月可發電520度,如果全額上網,每月可領取450元,每年每戶可累計獲得電站收益5300元,25年累計發電收益可達13萬元以上。
對于那些零收入、靠天種地吃飯的老百姓來說相當于雪中送炭。既可以讓老人安心的度過晚年,又能讓貧困戶孩子的學費有了著落。“光伏扶貧是董集鎮開展扶貧工作以來收益最直接、見效最快、收入最穩定的扶貧方式。”墾利區董集鎮扶貧辦主任李娟表示。
董明然是村里的低保家庭,除了供給兩個孩子上學外還要照顧有些智障的妻子。今年4月份,墾利區董集鎮安裝了扶貧電站的農戶董明然賬戶上收到了第一筆發電款,他十分欣喜地向記者說道:“電站就像是房頂上的銀行,每天都在掙錢,我終于多了一份可以供孩子上學的收入。”
事實上,通過一系列脫貧攻堅工作,東營市貧困人口數量在持續減少。但相比于其他地市,東營市貧困人口多數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不高,通過自身發展脫貧的動能不足。
為了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的號召,積極地承擔和履行社會責任,發揮先進企業示范作用,大海集團專門成立的“大海公益行”項目,旨在持續性地幫助那些低收入、享受低保的貧困家庭。“通過捐贈光伏電站,希望能夠在改善貧困戶生活質量的同時,也能夠為改變中國當前嚴重霧霾的狀態貢獻出一份力量。”劉德杰稱。
早在2016年1月6日,國家能源局網站就已明確發布關于印發加快貧困地區能源開發建設推進脫貧攻堅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貫徹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要求,進一步做好能源扶貧工作,落實六大重點任務,包括精準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到2020年完成200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光伏扶貧項目建設。
光伏扶貧發展至今,各地普遍衍生出四種模式。
第一、政府全資扶貧,即當地政府全額進行補貼,老百姓建電站一分錢不用花,還能擁有光伏電站的所有權和全部發電收益,這樣的電站多建在貧困戶自家的屋頂。還有一種形式建村級光伏電站,電站歸村集體所有,發電收益為貧困戶共享。此模式不是適合于所用光伏扶貧項目,畢竟各地政府經濟能力差異很大。
第二、扶貧資金+用戶銀行貸款,此模式主要適用于有定融資征信的農戶。以具體安裝項目為例,假設用戶安裝3kW,安裝在農戶的房屋頂部或者院內,每戶為一個獨立項目。當地政府針對扶貧給予扶貧資金8000元,農戶向銀行申請貸款16000元,政府為農戶向金融部門貸款提供支持。農戶通過光伏發電收益和其他收益償還貸款。
第三、扶貧資金+社會捐助,一些地方社會籌措資金能力強,可以利用此優勢。有些地區是這樣操作的:每戶安裝規模設計在2-3kW,在村莊指定地點集中安裝,政府扶貧資金8000元,社會捐助資金每戶在8000元-16000元,電站所有權和發電收益權歸貧困戶所有。
第四、扶貧資金+用戶投資,此模式適用于農戶有一定的資金籌措能力。政府扶貧資金8000元,貧困戶自籌資金8000-16000元,電站2-3kW,電站所有權和發電收益均歸貧困戶所有。這樣算下來貧困戶每年收益2400-3600元,5年左右時間回本,電站持續收益年限20年以上。
不論哪種光伏扶貧模式,都是以政府扶貧資金為主導。極少有企業像大海集團這樣,直接全資為貧困戶捐贈光伏電站,同時積極與各大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自身資產獲得銀行授信,把光伏扶貧當成公益事業來做,為廣大老百姓脫貧致富而努力。在中國光伏產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光伏企業更多地將注意力集中在了企業管理與市場經營等提升企業贏利性競爭素質的部分上,而較少注意甚至忽視了企業回饋社會營建良好企業發展生態的戰略意圖。
為困難家庭創造更多陽光收益
如今光伏扶貧進行的如火如荼,但事實上,光伏扶貧雖然推行已久,但仍存在諸多制約因素。首先,需要保障25年產品質量的長期可靠性;其次,光伏扶貧項目單體規模小,電站數量多,項目分散,給運維和管理帶來許多困難。而在落實光伏扶貧政策的實踐中不難發現,政策雖規定了項目建設方式、質量要求,運行維護管理方法及保障措施,但對于保障措施如何制定、落實、監管等都未明確。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原理事長、原國務院參事石定寰曾指出,光伏扶貧最重要的是加強質量建設,企業應該帶著社會責任感自覺把最好的光伏設備送到農村來,保證農民真正用上可靠、放心的電力。
企業對社會的責任感能夠在其產品身上得到傳承.。大海集團旗下大海光伏所研發、生產的每一個組件都經過多道工序嚴格檢測,100%全自動生產線,保證100%線上生產,線上檢測。有效規避隱裂和內在缺陷風險,提高效率,減少人工操作失誤,精準焊接,使產品質量保持統一標準。能夠提供10年產品工藝質保,25年發電性能質保。并已經通過國內領跑者、歐盟TUV、美國UL、日本JET多項認證。在扶貧項目中,能夠助力貧困戶的收益得到長期保障。
單從項目本身來講,憑老百姓自身素質和能力是無法選擇光伏發電設備進行脫貧的,但通過光伏扶貧這一手段和措施,實現了每年扶貧從‘輸血式’向‘造血式’的轉變、實現了由“短期幫扶”向“長期幫扶”轉變。由此,不但可以解決貧困戶自家用電問題,還可以將多余的電賣給電網,通過光伏‘造血’功能,讓貧困人口真正摘下貧困的帽子。
此外,光伏扶貧電站的推廣將解決光伏發電在民間的知名度以及老百姓對光伏行業的信任度偏低的問題,為光伏行業未來走進千家萬戶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光伏扶貧攻堅戰中,明確提出國家和地方可通過整合扶貧資金、預算內投資、政府貼息等方式獲取政策性資金支持,同時鼓勵有社會責任的企業通過捐贈或投資投勞等方式支持光伏扶貧工程建設。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大海集團將繼續參與各類公益事業和公益活動,為困難家庭帶來更多的“陽光增收”。有消息稱,近期大海集團正在籌辦利津縣鹽窩鎮光伏電站的捐贈事宜。
一個有長遠發展前景的企業應該具備長期的獲利能力,而長期的獲利能力是建基于良好的企業形象和社會公眾的持續認知能力的。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參與公益事業是獲得社會親和力和公眾認知的重要途徑,這不僅有助于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擴展企業的持續發展空間,同時還能增加企業品牌的美譽度和忠誠度,提高企業或其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相信有陽光的地方就有大海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