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中國光大國際下屬的中國光大綠色環保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這標志著中國光大國際正式完成第二次業務分拆。此前,早在2014年底,中國光大國際將中國光大水務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水務”)分拆出去,光大水務通過反向收購漢科環境科技,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
資料顯示,中國光大綠色環保的業務主要包括生物質發電、光伏和風力發電、固體廢棄物安全處置等。
光大綠色環保主席陳小平表示:“光大綠色環保是光大國際旗下增長最快、最具發展潛力的環保企業之一。光大綠色環保經過十年的發展,現已在中國的生物質綜合利用和危廢處理行業占據了一席之地,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發展優勢。這次從光大國際分拆出來獨立上市,正是為了給公司搭建一個更好的資本市場平臺,支持其未來業務的快速發展。”
磐谷創投清潔技術投資總監張弛對記者分析,“光大綠色環保的業務都是重資產業務,如果不分拆的話,單靠光大國際融資資金供給能力有限,拆分之后能夠提供這部分業務的估值,便于融到更多的資金。”
未來兩年資本開支80億港元
光大國際發售股份的最終發售價為每股5.40港元(不包括 1.0%的經紀傭金、0.0027%的證監會交易征費及0.005%的聯交所交易費),全球發售完成后,光大綠色環保的市值約為108億港元。
光大綠色環保首席執行官錢曉東表示,光大綠色環保的發行價是根據市場的反應和公司自身狀況確定的,這個價格是合理的,在這次發行中,國際配售、老股東優先認購以及香港公開發售,都獲得超額認購的情況。
截至5月8日傍晚,光大綠色環保收報5.3港元,較招股價5.4港元低出1.9%,成交2853.2萬股,涉資1.5億港元。當天估值106億港元。
光大綠色環保財務總監盧錦勛表示,未來兩年光大綠色環保每年將有40億港元的資本開支,兩年共計80億港元。目前公司在銀行還有35億港元的未使用貸款額度,以及10億港元在手現金。同時,此次上市預計將募集4億至5億美元,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可以滿足到2018年年底。
陳小平表示,此次光大國際將綠色環保板塊分拆上市,就是希望綠色環保板塊能做大做強,光大國際作為母公司會一如既往支持綠色環保,二者之間業務有明顯的分工。
根據光大國際的介紹,光大綠色環保的生物質業務及余下光大國際的市區垃圾發電業務均為垃圾發電業務,但有明確區分。
具體來說,余下光大國際集團的市政垃圾發電業務專注于處理于城市地區收集的生活垃圾,而光大綠色環保集團的生物質業務模式專注于處理于農村地區收集的農業廢物。處理生活及農業廢物的方式不相同且需要不同的選址、設施及技術運營。
截至2017年4月11日,光大綠色環保擁有豐富的項目組合,包含68個項目,其中包括24個投運項目、14個在建項目及30個籌建項目。
預計這批在建項目和籌建項目開始商業運營后,生物質投運項目的設計裝機容量將增長436.4%,達125.9兆瓦;危廢處置投運項目的總設計處理能力將增長284.9%,達到504150噸。
環境科技成為引人矚目的新板塊
“通過這兩次分拆,預計將大大增強光大國際在資本市場上的整體融資能力,促進環保水務和綠色環保業務這兩大板塊業務的快速發展。”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助理肖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
肖瓊分析,預計未來光大綠色環保會增強生物質發電和固體廢棄物安全處置業務,淡化光伏和風力發電業務。
肖瓊指出,光大國際旗下有環保能源、環保水務、綠色環保和環境科技四大業務板塊,每個板塊發展都很迅速,已經具備了很強的市場競爭能力。因此,它是最有潛力成長為像威立雅、蘇伊士那樣國際環保巨頭的中國環保公司之一。
資料顯示,2016年,光大國際綜合收益為139.7億港元,比2015年的85億港元,增加64%。截至2016年底,光大國際已落實的環保項目213個,總投資約人民幣532.12億元;已竣工項目130個,總投資約人民幣256.81億元;在建項目39個,總投資約人民幣144.62億元;籌建中項目涉及總投資約人民幣130.69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環境科技是光大國際從2016年開始對外新提的一個新業務板塊,以研發和制造成套的垃圾焚燒發電設備為主,研發和制造工業危廢和生物秸稈處理設備為輔。
光大國際執行董事、副總經理蔡曙光此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環境科技業務板塊是頗具發展前景的業務板塊,去年的營收大約在10億元。這部分業務現在還沒有單獨分拆上市計劃,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下一步或許會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