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愈來愈火熱,性價比也逐漸成為客戶在進行光伏組件選型時的重要依據,選擇長期收益更高、性能更好的組件產品已經成為業內共識。但面對紛繁復雜的組件市場,又該如何“排沙簡金”,覓得合適的光伏組件呢?
當前,轉換效率和長期效益已成為決定光伏組件性價比的重要組成部分。就轉換效率而言,在目前常規電池線上,多晶效率是18%,單晶效率是19.8%-20%;在未來1-2年大規模投產的PERC產線上,多晶效率提高到18.6%,而單晶電池效率提高到了20.6%以上。轉換效率的差距擴大,單晶集約性優勢會更加明顯。
就國內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高效組件的需求量從2015年下半年逐漸提升,原因在于國內領跑者基地的建設,以及如寧夏、新疆準東等地區發文規定要求使用滿足領跑者計劃要求的組件產品。對此,行業人士預測,2016年中國光伏電站裝機量中高效組件將占到10%以上。高效組件市場需求廣闊,但國內大部分產能卻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改造技術成為組件提升效率、滿足市場需求的關鍵。
PERC路線成潮流,單晶優勢更凸顯
隨著市場需求逐漸增加以及技術改造的需要,與普通組件價差更小的PERC技術正在受到關注。今年以來,國內諸多組件廠商也紛紛布局PERC產線,如天合光能、晶澳、英利、阿特斯以及隆基股份旗下樂葉光伏等。對此,隆基股份系統集成總監鄧良平先生表示,“如果用普通的P型單晶,電池效率能做到19.8%的效率,如果不用PERC技術,要過20%就有難度了。通過PERC技術我們的電池效率可以做到20.5%。”他口中的“我們”就是樂葉光伏,目前已經實現量產單晶組件90%以上滿足國家領跑者計劃要求,其子公司樂葉光伏目前正在江蘇泰州布局2GW的高效PERC單晶電池生產線,未來將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單晶PERC電池供應商。
對于領跑者計劃來說,國內一些廠商的普通單晶組件基本能夠滿足其要求,而加PERC的單晶組件則已經超越了領跑者計劃要求的效率。隨著國內市場高效組件需求逐步擴大以及PERC技術路線的推廣,毫無疑問單晶的優勢將更加明顯。
衰減性成電站長期運行關鍵
光伏電站要維持20年以上的長期使用,就不得不考慮電池組件衰減性的問題,這也是影響電站長期收益高低的重要因素。根據實驗室檢測,晶硅電池安裝后一年內衰減約2%—3%左右,隨后達到穩定并逐年衰減0.5%—0.8%,20年平均衰減為10%—20%左右,單晶組件的衰減性普遍低于多晶。單晶擁有完美的晶格結構和晶體排列,以及良好的機械性能和抗破壞性能,保證了其長期衰減性更低。
事實也證實了這一檢測,今年在內蒙古建設了50MW光伏電站,根據去年編制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選擇了多晶組件,標稱功率255W。為了證實單晶和多晶組件衰減性問題,業主特別安排出一小塊區域安裝了單晶組件,并從多晶電站中辟出一小塊方陣,與單晶組件在同一條件下進行發電量測試,測試時間為2015年8月~12月。所選組件均為國內一線品牌,單晶和多晶對比的組件數量及裝機量如下:
從結果可以看出,在電站運營的前2個月,單晶初始光衰較大,單位裝機的發電量稍弱于多晶。從第3個月開始,單晶發電量逐漸增加,長期收益更高的優勢也體現出來。
總之,優勢更加明顯的單晶無疑是光伏電站組件選型時性價比更好的選擇。隨著光伏產業的發展,轉換效率更高,長期收益更好的單晶也將受到更多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