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上,易流發布了“ I.T. ”戰略,即用I.T.(透明和人工智能)賦能供應鏈升級,并公布了軟硬一體系列新產品和服務,為數字化供應鏈的發展提出新思路和解決之道。
關于I.T.賦能供應鏈升級,易流科技董事長張景濤詮釋道:“ I.T.不等于IT,I代表人工智能,T代表透明,未來將建立一個物聯網+5G構建物流要素的深度連接,通過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手段讓數據應用落地。”
他表示,隨著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消費升級、AI的來臨,物流供應鏈未來將邁向數字化供應鏈,必須從供應鏈的視角看物流,以科技賦能,通過數據業務化、業務數據化構建數字化供應鏈。
對此,張景濤給出了幾個關鍵詞:透明、連接、協同、優化、智能。必須從360°全方位的物流要素物流設施入手,通過軟硬一體物聯網技術,實現透明、連接,達到數據業務化。其次將360°全方位的物流數據進行分析,達到協同(交接協同、共享協同、上下游協同...)、優化(運行優化、路徑優化、網絡優化...)智能(智能識別、智能配載、智能調度...),以達到數據業務化,最終實現供應鏈在安全、效率、成本、體驗上的價值提升。
在推進數字化供應鏈過程中,張景濤強調必須要用科技賦能,借助AI、大數據、物聯網技術,挖掘更多新應用如路徑優化、3D配載、智能調度等,以更好賦能供應鏈升級。
具體如何落地?易流科技CEO李瑋做了更詳盡解讀。他介紹了易流軟硬一體系列新產品和服務,在安全、效率、成本、體驗上的價值。具體產品理念是通過軟硬一體模式,從精益管車、倉店同體、貨物全生命周期和供應鏈上下游協同四個維度來實現數字供應鏈賦能。從供應鏈層,是軟硬一體智慧賦能透明物流供應鏈。到服務層,五大服務引擎(智能調度、規則、狀態、結算、評價引擎),支撐車、貨、車貨一體應用重塑。到數據層,通過六大終端(基礎定位、貨物安全、環境感知、無線采集、ECU采集、駕駛安全),解構業務、行為、分析三大數據價值。
他還從智能硬件布局;數據匯聚體系;數據計算服務體系;深化車輛場景還原、挖掘數據效能;通過新硬件不斷讓細節展現;多區域多指標掌控司機異常行為;車貨一體管控,貨物全程無憂;智能終端全方位覆蓋的角度進行了深入介紹,展現貨物視角下的供應鏈全鏈條數字化形態。
深耕行業12年的易流,積淀了豐富經驗,擁有30000多家用戶,用戶類型覆蓋生產制造、餐飲零售、第三方物流、項目物流、醫藥物流、危險品物流、冷鏈物流、城配物流、干線物流、電商快遞等領域。
易流科技供應鏈規劃總監劉慶和冷鏈事業部總監劉維請,分別就制造業、冷鏈領域分享了易流的解決方案案例。劉慶通過化工廠區的物流管控、響應JIT生產的套件配送、深度服務體驗的無車承運體系、基于透明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及物聯網設備的共享應用5個場景案例,帶來了易流在制造業供應鏈的解決方案;劉維請從原材料到生產加工、倉儲、物流、批發、零售及宅配的冷鏈全過程溯源,來呈現易流在冷鏈的成熟經驗。
會議最后,物流透明管理研究院執行院長黃濱帶來了行業報告《透明與未來》,從行業理論上給予了強力支撐。
黃老師在會上提到自己12年一直矢志不渝的一件事就是研究透明、傳播透明,一直在結合中國實際和時代發展趨勢提出發展完善物流透明理論,并通過物流透明智庫、物流透明峰會、與科研機構合作、全國公開巡回演講、網絡直播、企業經營系統兩日談等方式傳播物流透明,現在已經編輯出版多本物流透明理論書籍,發售10余萬冊。
針對未來與透明,他給出對未來判斷的結論,支撐結論的依據以及應對措施,指出對未來物流發展的基本判斷是透明化和集約化。他表示在中國時代趨勢,AI技術的推動,以及新新人類(90后、00后新一代消費者)背景下,中國物流企業有巨大的集約化成長空間,而集約化要依靠平臺化,那就要遵循互聯網冰山模型規律,重視工業工程能力,所以物流企業一定要跟上時代,擁抱透明,最后他公布了未來物流透明管理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工業工程+AI。
本次發布會上,眾多行業大咖也紛紛出席探討關于物流供應鏈現狀與未來。博世中國執行副總裁徐大全分享了他對智能制造供應鏈發展的觀點,商務部全國農產品冷鏈疏通監控平臺項目組首席專家江波,分享了構建冷鏈供應鏈體系的解決之道。
由敏思達CEO劉雪飛,物流沙龍CEO Tracy分別主持的智創未來、鏈向未來圓桌對話,圍繞物流供應鏈的痛點與對策,與來自博世中國、海晨、復星集團、德坤、便利蜂、7-11、極客快遞的行業大咖展開了深度對話。
(精彩現場)
——關于易流——
易流科技于2006年成立,2016年登陸新三板,是物流透明理論的提出者和踐行者,物流透明服務專家。倡導“透明連接物流”理念,致力于構建中國最大的運輸產業鏈平臺型企業。未來十年,易流將繼續實踐“易流云連接平臺、大數據支撐平臺和協同產業鏈平臺”三大平臺戰略,以提升物流運輸產業鏈的整體運行效率。
目前,易流服務了3萬+家用戶,其中貨主企業1000+家,世界500強企業16+家,物流企業3萬+家,物流100強企業36+家,冷鏈100強企業65+家,平臺在線車輛130萬+,司機用戶140萬+,單據流轉運單100萬+單,訂單2億+單,基于大數據征信的金融服務累計放貸4萬+筆,累計放款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