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當約翰-麥卡錫、馬文-明斯基等科學家首次提出"人工智能(AI)"這一術語之時,一定想不到1984年,阿諾德o施瓦辛格以《終結者》形象出現在電影屏幕中時,帶給無數普通人對"人工智能"的好奇和期待……
1997年5月,IBM的深藍計算機戰勝了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洛夫。這雖是人工智能技術的一次完美表現,但其并未掀起波瀾。
時光荏苒,斗轉星移,轉眼到了2016年,當AlphaGo贏了人類圍棋高手李世石的事件,通過互聯網以各種智能終端設備傳播到世界各地之時,人們突然清醒的意識到:今天,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了一個新興產業。未來,人工智能產業聯盟必將成為釋放和驅動人工智能技術能量的動力和支撐!
把脈方向 多元支持 聯盟顯神威
破冰,其實不難。管理大師大前健一曾說過:"在今天的世界上,沒有任何公司可以靠單干保持競爭優勢。
產業聯盟的興起改變了傳統的公司邊界,能在某一領域形成較大的合力和影響力,然而聯盟又是一種極難管理的組織形式,那么,什么樣的產業聯盟才為最佳?答案自然是:中立的、有影響力的聯盟發起者尤為重要。
這樣的一個聯盟,正在蓄勢待發中,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牽頭會同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院、國家工業信息化安全研究中心等單位籌備成立"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聯盟主要任務便是,以國家產業政策為導向,以市場為驅動,以企業為主體,搭建產學研用合作平臺,促進聯盟成員企業的研發、設計、生產、集成、服務等水平,構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提升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競爭力,強化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生產效率,推動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支持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聯盟的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籌備會議將在6月5號召開,屆時聯盟的框架結構、組織構成、目標和愿景將正式向業界揭開面紗。
分析聯盟的職責和十大工作組構成,能看出聯盟為企業帶來了諸多的"好處",一并擊破上述企業面臨的幾乎所有挑戰:
一、創建平臺 促進產業合作
為聯盟成員單位創造溝通交流、合作發展的平臺,組織開展跨領域、跨行業、跨地域的示范應用,推動"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促進聯盟內部知識產權與研發生產基礎設施的共享,開展共性關鍵技術的聯合攻關。這里技術與產業工作組、應用工作組、安全工作組針對人工智能不同技術和方向進行研究。
二、推動實施 構筑產業標準
在聯盟框架下,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對接,開展人工智能專利分析,研究推動國內知識產權運營,標準化工作組將統籌推進產業標準統一制定與評估,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工作。知識產權工作組將建立專利風險防范和互惠機制,探討建立公共專利池和與標準相關的知識產權政策等。
三、組織落實把脈技術方向
為有關部門提供"互聯網+"發展情況咨詢報告,協助開展工作落實評估,以及研究提出政策建議,支撐科學決策等。評估認證工作組將會開展人工智能產品、方案的評估認證。
四、國際合作 推進創新項目
結合"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組織成員單位合作開拓國外市場,鼓勵與相關國家加強人工智能技術研發與應用合作,支持搭建人工智能海外服務平臺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企業提供國際合作、海外創新服務等工作。
五、資金支持 對接投融資渠道
投融資工作組的主要任務便是促進產業投融資各界合作,支持創新創業。
如此看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已經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眾多企業搭建起一個強大的平臺。據了解,聯盟擬邀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科院、百度、阿里、騰訊、清華、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學會、電子標準院等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代表性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社會組織參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與大咖共舞,你!還在等什么?快來加入聯盟吧!
注:選擇成為聯盟不同成員單位,另可享有不同權益!詳情參見《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章程》http://www.dca.org.cn/resource/AI/constitution.pdf
科學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催化劑,人工智能則是人類對未知領域探索的一次挑戰。現在來就加入聯盟,攜手更多企業,探索更多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