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友戲App聯合場景實驗室和三聲共同發布《2016劇組白皮書》。整部白皮書以“影視產業破局在即,劇組升級刻不容緩”為主題,聚焦影視行業產業鏈前端,首次從大數據維度解讀長期被陌生化的劇組場景。
2016年,中國影視行業正式進入“爆發式增長”之后的休整期。一方面,大受資本追捧的IP改編劇層出不窮,但全年卻幾乎沒有一部堪稱現象級的作品;另一方面,大眾口碑形成力量,進一步影響影視內容制作與傳播,觀眾也開始將視線轉移至幕后把控內容質量的劇組。因此,友戲App作為業內最權威的組訊數據采集和發布平臺,推出《2016劇組白皮書》,不只是將“劇組”作為一個品類完整提煉出來,更是通過對海量組訊數據的結構化分析和解讀更加真實地還原劇組籌備和制作場景。
一、 友戲App深入影視產業前端,平臺優勢填補行業數據空白
伴隨“互聯網+”逐步滲透影視領域,影視產業鏈和行業格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從下游的影視營銷到中游的影視生產制作,從傳統影視公司到互聯網企業,無一不在借力線上洞察的觀眾訴求來指導生產和布局。大數據逐漸在影視內容開發、投資、制作、宣發和營銷環節中凸顯重要性。
從2015年9月友戲App正式發布至2016年12月,平臺累計發布6436條組訊信息,不僅是業內最新最全的組訊數據積累與發布平臺,而且首次建立了結構化的組訊分析模型。因此,從平臺創建之初,友戲便深入影視產業鏈前端,追蹤劇組從組訊發布到籌備制作全過程,更在此基礎上完成行業第一部組訊白皮書。
《2016組訊白皮書》對影視行業6000多條組訊數據進行了深度分析,同時結合團隊線下對多個劇組籌備組與多位副導演的調研、深度訪談,首次以行業報告形式盤點和分析了2016影視行業作品籌拍的整體數據情況。在影視產業內缺乏權威劇組大數據的現狀下,友戲平臺組訊數據的出現,對影視投資者、從業者在影視項目選擇、影視內容生產、藝人上戲等環節提供可靠的參考。
二、 大數據解讀劇組現狀:劇組升級刻不容緩
在影視產業鏈被“互聯網+”整體顛覆的背景下,《2016劇組白皮書》進一步洞察到此輪改革的痛點:劇組升級。整部白皮書從組訊發布、劇組籌備、劇作開播等維度,全面呈現了長期被陌生化的劇作場景,尤其是劇組作為獨立的生產單位在地域、類型、題材等方面的表現,首次提示這一輪影視行業的供給側改革理應聚焦在劇組。
在組訊發布方面,根據白皮書的數據分析,2016年友戲發布的4287條組訊共涉及2575個制作公司,數量極為分散,但影視領域表現出的馬太效應和頭部為王尤為突出,北上浙一代為代表的影視產業聚集地發揮著產業鏈整合的效益,市場的大部分流量依舊被擁有頭部資源的影視公司占據。劇組發布的組訊中信息缺失和不規范性的現象普遍存在,快餐式的生產模式是行業的常態。
在劇組招募方面,2016年友戲平臺可統計的劇組招募演員需求量達到6371名,需求量雖大,但招募類型混雜且未作出角色區分,對演員精準投遞造成了困擾;另外,白皮書提取統計了組訊中的劇組招募要求關鍵詞,其中一半以上多與“顏值”有關,“漂亮”“帥氣”“有氣質”位居前三,劇組對于招募演員類型的不規范描述進一步影響初期選角的效率和準確度。
可見,劇組作為內容產出的關鍵要素,無論在信息發布還是招募演員環節,都有很多需要提升之處。白皮書的聯合發布方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也提出,消費升級的本質是審美和認知升級,而影視領域認知升級的關鍵就是劇組升級。所以,友戲《2016劇組白皮書》的發布,不只是利用大數據向大家呈現劇組現狀,更從具體維度提示劇組升級的可能方向。
三、 線上招募平臺崛起,加速產業鏈接效率
不管影視作品最終被觀眾評判的結果是良心還是粗糙,背后的劇組形態多是草臺班子模式,傳統的劇組演員招募機制依舊是行業主流,已經很難匹配被“互聯網+”逐漸顛覆的影視產業宣發與播出環節的新需求,新模式有待產生。
在“互聯網+”與影視相融合的背景下,劇組招募的公開化和劇組人員工作的細分化已成為大勢所趨,劇組招募和工作機制亟待升級。友戲App的產生就是對劇組升級的實踐探索,它致力于借助海量數據和專業評估體系,提高劇組與藝人的匹配效率;而友戲、場景實驗室與三聲聯合推出的《2016劇組白皮書》憑借對組訊信息的行業性分析切入影視產業,憑借大數據的優勢聚焦于劇組招募一環深耕細作,挖掘行業痛點,用互聯網模式以點帶面撬動行業發展。
友戲App不只是業內最新最全的組訊聚合平臺,同時也逐漸促成演員、經紀人、副導演等用戶在平臺的集合,他們通過平臺內的信息共享迅速達成資源之間的高速鏈接??梢云诖氖?,友戲這類垂直行業App的崛起,不僅有望為影視從業者提供更多以劇組為核心的增值服務,更有望在互聯時代下,為劇組的資源匹配帶來更便捷、更高效的生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