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推進國家信息化的發展,集中展現中國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歷程、現狀和成果,提升社會各領域信息化水平,中國信息產業網、人民網、新浪網、鳳凰網、新華網五大網站聯手,于近期共同推出一系列信息化訪談。
此次系列訪談連續推出四期,分別圍繞“信息社會與電信轉型”、“綜合國力和寬帶戰略”、“智慧中國與智慧網絡”、“和諧社會與信息服務”四大主題展開。第四期“和諧社會與信息服務”專題訪談已于9月18日由中國信息產業網和新華網共同舉辦,邀請中國信息化推進聯盟常務副理事長鄧壽鵬、中國電信吉林公司總經理浦德松現場對話。訪談中,浦德松就移動互聯網在消除數字鴻溝上的作用進行了詳細解讀。
浦德松說,數字鴻溝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問題,數字鴻溝最大的還是城鄉,作為城區居民來講,很習以為常,使用得很普及的手段,但是在農村還不是太容易。所以如果我們完成了農村信息化,才能說整個信息化上一個臺階。我們也分析,農村信息化的困難,甚至困境在哪兒?實際上還是我們講的最后一公里。就是農民如果要用這些信息化手段,困難在哪兒?比如一個普通的農戶,他如果要上網,他要享受信息化的成果,他有幾個難題:第一,起碼要花兩三千塊錢買一個電腦。對于他來講,應該是一個門檻。另外,他買了以后,他要學會使用,這又是一個門檻。第三,他可能買了以后,需要支付包括互聯網接入等等一些費用,應該說這三塊都構成他的門檻。
移動互聯網來了以后,給我們農民帶來一個非常好的利好消息。為什么這樣講呢?移動互聯網來了以后,由于它把手機、互聯網、電腦都合而為一,所以對于農民來講,購買的成本大幅下降。現在3G智能機,便宜的500、600元,再稍微高一點,功能很全,屏幕很大的900元。應該說他可以買到。同時,現在有豐富多彩的客戶端軟件,他點進去很快就可以查詢,甚至可以說很快可以發布信息,這給農民帶來非常大的利好消息。
浦德松說,今年一年,確切的說,也就是三到四個月,我們在農村做了一個綜合信息服務項目叫農村吉林,確實出乎我們意料之外,一方面受到農村農民朋友的歡迎,包括鄉鎮一級的政府機構的好評。同時,推進的速度非常快。我們推進4個月,有127個鄉鎮都上到農村吉林這個平臺,可以說我們為127個鄉鎮做了他們的鄉鎮門戶,無論是提高他們的知名度,還是推出當地的特色經濟、特色產品,以及農民快捷的享用信息化的成果,都有比較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