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桑格對媒體表示:“坦率地說,(互聯網這些年的發展)這令人震驚。”
桑格主要抱怨的是大型社交網絡平臺,尤其是臉書和推特。他說,這些公司利用用戶的個人數據牟利,它們造成了對消費者隱私和安全的“大規模侵犯”。
“他們可以塑造你的體驗,他們可以控制你看到的東西,當你看到它時,你基本上就成了他們機器上的一個齒輪,”桑格如此表示。
桑格本周發起了一場“社交媒體罷工”,以引起人們對他擔憂的關注。在他個人博客上發表的《數字獨立宣言》文章中,他表示,“龐大的數字帝國”需要被分散的獨立個體網絡所取代。
截至周五上午,這份宣言已獲得了大約2400個簽名。
這位維基百科的聯合創始人目前是區塊鏈百科全書網站Everipedia的首席信息官,他自然不是第一個攻擊大型科技公司主導地位的互聯網先驅人物。
不久前,萬維網(Web)創始人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發表了一篇文章《互聯網契約》,稱企業需要采取更多行動保護消費者的隱私和個人數據。
扎克伯格的品性
過去幾年中,臉書被爆出不計其數的侵犯隱私丑聞,引發了外界的抨擊,不過臉書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以公司的新發展愿景(即更重視私密社交模式)回應了人們對該平臺隱私和安全的無盡擔憂,強調了加密信息等措施。
不過桑格質疑扎克伯格的意圖是否“真誠”,并抨擊這位臉書高管濫用公司的網絡權力。
他說:“像馬克·扎克伯格這樣的人,或者當今硅谷的任何公司高管,都不會創造出互聯網。他們沒有能力,沒有品性,控制欲太強。他們不理解自下而上的整個理念。”
盡管世界各國政府和監管機構對大型科技公司的審查越來越嚴格,桑格認為立法并不是是控制臉書或推特等公司的最佳解決方案。
對于桑格的批評,臉書和推特方面都沒有發表評論。
桑格說,繁文縟節的法規可能會使互聯網競爭對手更難進入市場,最終使臉書等大公司受益。他還對政府監管網絡言論和內容的努力表示擔憂。
桑格說:“如果政府參與其中,他們的興趣就會不同于用戶個人。”
對互聯網去中心化
對于遏制大型社交網絡或者科技公司,桑格提倡分散的社交網絡。例如,這些網絡將允許個人在線發布信息,而不需要通過像公司這樣的中央組織。就像比特幣是一種“分散化”的資產,不受中央銀行等權威機構的管轄一樣,分散化的社交網絡意味著沒有任何單一平臺能夠控制用戶的在線數據。
這一想法得到了隱私倡導者的支持,但要成為主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桑格說:“一個分散化的互聯網,一個更加自由的互聯網,正是這些精神才催生了今天的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