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美的總部不到7公里的順德北滘黃龍村,隨著公共服務的日漸完善,這座嶺南水鄉特色與工業氣息交融的美麗鄉村正在煥發勃勃生機;在邊遠的山區里,一系列醫療衛生機構與教育設施陸續安營扎寨,為精準扶貧續寫新篇章……在這些溫情故事背后,都有美的人的身影。
多年來,美的一直熱心于公益。10月19日舉行的美的集團戰略發布會上,美的在發布企業全新愿景、使命、價值觀的同時,宣布捐贈1670萬元用于美的黃龍村結對共建項目,推動順德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捐贈1億元人民幣用于支持政府脫貧攻堅,通過衛生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等模式相結合,助力政府實現 2020 年扶貧攻堅任務目標。兩大公益舉措不僅成為當晚的亮點,也標志著美的向政企結對的精準扶貧模式展開新的探索。
作為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美的選擇將公益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并非偶然。據了解,近20年來,美的創始人何享健先生和美的集團在扶貧、救災、養老、教育等慈善領域總共投入超過70億元。而回顧美的歷年來的公益之路,在項目的選擇與運營方式背后,美的也有著清晰的思路。
政、企、社聯動,精準扶貧齊發力
多年來,扶貧濟困一直被美的作為公益的主要方向,這不僅是對政策號召的積極響應,也與美的理念息息相關——在追求產品與服務更上一層樓的同時,通過承擔社會責任,盡己所能幫助更多群體與地區改善生活。
扶貧工作要做好,不僅要對扶貧對象進行精確識別,也要采取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然而,扶貧項目的落地并不是一家企業的獨角戲。因此,只有協同政府與社會多方力量的共同參與,才能保證項目的科學規劃與切實的跟蹤執行。美的集團副總裁王金亮指出:“公益事業的社會氛圍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公益資源的持續動員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公益項目的業務運作離不開政府的有效監管。”與政府積極聯動的同時,美的作為龍頭企業,大力發揮自身的資源、渠道優勢,讓公共利益最大化。
正因如此,無論是美的從20年前開始的對總部所在順德北滘地區的慈善公益扶持,還是已連續參與9年的“廣東扶貧濟困日”項目,亦或是最新的扶貧共建項目,美的一直主張通過政、企、社聯動,以長線投入帶動被幫扶地區的改造與發展,探索 “精準扶貧”和“建設美麗鄉村”的可能。
以黃龍村結對共建項目為例,由于黃龍村工業以五金電器、裝飾材料為主體,農業以水產養殖和花卉種植為主,具備工業與鄉村相融合的鮮明特質。為了輔助這座位于珠三角腹地的美麗村落進入鄉村振興的快車道,美的率先成為今年3月順德首批村企結對的企業之一。除捐贈1670萬元人民幣用于美的黃龍村結對共建項目外,美的也計劃引入集團的創新資源和人才智庫,與黃龍村共謀經濟發展、共建基礎設施、共育文明新風,與順德區、北滘鎮一起,因地制宜研究具有針對性的建設規劃,將黃龍村打造成更具特色的鄉村振興典范村居。這樣的嘗試,對民營企業積極參與鄉村振興之中,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聚焦教育與健康,為脫貧夯實基礎
在對口幫扶的推進策略上,美的顯然有自己的思考。教育與健康等公共服務,是人們享有美好生活的基礎,也是撬動被扶持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支點。教育能有效阻隔貧困代際傳播,醫療健康扶貧則是阻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基礎與保障,因此兩者一直被美的作為公益慈善投入的重中之重。這次美的捐出1億元,則是攜手政府共同設計一套以“精準聚焦、軟硬結合、持續協作”為思路的扶貧方案,通過衛生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的多管齊下,把對貧困地區的幫扶從“授人以魚”提升至“授人以漁”的新高度,相信美的所投入的資源與力量,也能持續有效地幫助當地真脫貧、穩脫貧,讓生活更美。
從美的集團的公益發展之路可以看出,衡量一個企業成功的標準并非只有商業成就,也在于能否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以“科技盡善,生活盡美”作為全新企業愿景的美的,正是秉承著“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善意,通過聯動政府與社區,持續放大對社會的正面影響。美的對扶貧模式的探索與堅持,不僅體現了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也為政企結對的公益模式探索,帶來成功樣本與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