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年半前 Satya Nadella 接手微軟時,他突然頓悟一件與硬件開發或程序無關的事,Nadella 在自傳書籍《擁抱變革》(Hit Refresh)中表示,微軟前幾年遇到的問題,不是智慧上的失敗,而是缺乏文化上的凝聚力,而凝聚力主要來自同理心。
Business Insider 報導指出,對像微軟這么大的公司而言,很少談論同理心的問題,但 Nadella 認為,感同身受的能力比大多數人們認為重要的商略策略更關鍵,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職業生涯。
他認為,同理心可以增進團隊合作,當一個辦公室里聚集一群聰明人、高度競爭力的人,更有可能發生個性沖突。他 2014 年接手CEO時,發現團隊工作被內部政治取代,雖然他尊重每個團隊成員,但是彼此之前仍然缺乏了解,要促進團隊合作,必須將個人哲學與工作結合,畢竟是一個人與人相處的工作,不是一群無人機在工作。
同理心是付出的根本,同理心更能打開心房,讓自己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事情。他說,“我們的事業是滿足未被滿足,或未被察覺的需求,如果沒有同理心與好奇心,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Nadella 承認他自己是在腦性麻痹的兒子出生時才開始有同理心,知道站在別人的觀點看事情有多么重要。
同理心也可以發揮在自己身上,當自己已經走在錯誤的道路上,同理心可讓自己退后一步,意識到自己必須改變方向,重新開始。Nadella 的確帶領微軟轉變方向,他在微軟花 70 億美元買了 Nokia 手機業務之后接手微軟,這項投資被大多數分析師看壞,在 Nadella 率領下,他停止與蘋果、Android 對抗,把重心轉向云端運算與人工智能。
在狼性文化當道的企業CEO中,Nadella 的軟性路線彰顯科技業最稀罕的人性。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技術人人都會,但同理心不見得人人都有,同理心是人性的根本。未來在人工智能應用時代,最需要的就是人性,愈懂得掌握人性的人,不只能駕馭機器,更能洞察先機,讓企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