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注“柯潔對戰AlphaGo”時,很多人或許都會想到20年前的“卡斯帕羅夫對戰深藍”,當時的那場世紀之戰似乎比現在更加轟動,外媒撰文稱,實際上深藍之所以能夠戰勝卡斯帕羅夫,并非全憑技術,而是摻入了一些狡詐的伎倆。
以下為AI世代(微信號ID:tencentai)編譯整理的原文內容:
事發的房間布置得像個假書房——似乎像是親朋好友下棋娛樂的地方。但在里面下棋的一個是專業棋手,另一個則是IBM的計算機科學家穆雷-坎貝爾(Murray Campbell),他的工作是按照電腦的指令挪動旗子,而那臺電腦下棋時使用的程序則是他參與開發的。
他從容地坐在棋盤前面,還露出幾分期待,就像不知道公交車會在哪里停下來的乘客一樣。而棋盤對則坐著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他聚精會神地盯著棋盤,簡直要燃起火苗。
他的的雙眼不停地打量著棋盤,似乎想要找到那個可能背叛自己的棋子。他的腳踝不停晃動,顯然背負著沉重的壓力。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對手不僅毫無壓力,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壓力——這是因為對方其實是一臺超級計算機,在這棟摩天大樓35層的某個地方,它正毫無雜念地計算著每一步棋。
我當時有幸至少在現場觀察了一段時間。那是1997年2月,我當時為《新聞周刊》 報道“卡斯帕羅夫對戰深藍”這場世紀大戰——最終的結果已經眾所周知,IBM擊敗了這位國際象棋世界冠軍。
我當時也在努力爭取自己的“勝利”:雖然編輯認為,“我們永遠不會在封面文章里報道國際象棋”,但我還是在為之努力。我反駁說,這并不是一場普通的國際象棋比賽,而是一場人類與人工智能的世紀大戰。那篇文章最終如愿以償地登上封面。
我給封面文章起了個標題:《大腦背水一戰》(The Brain’s Last Stand)。幸運的是,那個星期沒有名人去世,這也算幫了我一個忙。而卡斯帕羅夫那銳利的目光和自信的神態也得以擺上美國各地的書報亭——當時的人們還會停在書報亭前面看看每周都有哪些內容登上各大報刊的封面。而《大腦背水一戰》的標題至今都被人們津津樂道。就連卡斯帕羅夫本人也在上月的TED演講中兩度提到這個標題。
那種挑釁式的標題出自我的手筆。盡管國際象棋并非電腦幾個世紀來應對的最困難的挑戰,但它卻在一定程度上象征著人類智能。無論人工智能未來會演變成什么樣子,卡斯帕羅夫對戰深藍都將成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但當初在Equitable Centers舉行的那場6局制國際象棋比賽之所以如此重要,并不僅僅源自于此。20年后的今天,卡斯帕羅夫究竟是如何被擊敗的,顯然也引發了人們同樣的關注。
雖然暴力計算和聰明的算法的確在當時的比賽中占據了優勢,但這位國際象棋大師其實是被針對他本人精心設計的心理攻勢擊潰的。換句話說,IBM不僅利用了計算機本身的優勢,還使用了人類特有的狡猾。
在最后一局對弈中,雙方開局打平,但卡斯帕羅夫卻表現得有些反常。“我知道自己沒有精力進行復雜的對抗了。”他在自己最近出版的《深度思維》(Deep Thinking)一書中解釋了他為何在那盤棋剛開始不久就采用了冒險的走法,并最終葬送了他的勝算。因為與之對弈的那臺機器進入了他的腦海。
這顯然只是個比喻,但背后卻大有深意。
棋局轉折
大約在那場比賽開始前9個星期,我得以跟卡斯帕羅夫和IBM深藍團隊負責人譚崇仁共進午餐。他們倆都表現得很熱情,偶爾也透露出一些火藥味。20年后的今天再來回顧當時的文字記錄,我突然想到了幾件事情。
其一,他們都滿懷自信。譚崇仁之前曾經對一位記者說,IBM“已經不再做科學實驗了”。但他當時卻改口說,“這是實驗的一部分,目的是看看電腦能走多遠,我們會盡全力贏得比賽。”聽到IBM可能獲勝的說法時,卡斯帕羅夫顯得有點惱火。“我覺得現在就假設我會輸不太合適。”他說,“我這輩子還沒輸過呢。”
另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我們當時一起探討了比賽中的心理因素。“我希望能盡可能壓制這個因素。”卡斯帕羅夫說。
但如今看來,這些因素對比賽結果產生的影響似乎比深藍本身的技術成就更大。事實上,譚崇仁所謂的“盡全力贏得比賽”也包括了對人類對手發動心理戰。
其中一項工具便是出其不意。具體到那場比賽,由于IBM沒有提供深藍練習賽的日志記錄,所以卡斯帕羅夫感到有些不安。這令他陷入被動,因為在跟人類比賽時,他向來都會根據對手的弱點和風格制定比賽策略。
而在跟深藍比賽時,他卻只能研究幫助IBM編程的那些國際象棋選手——但深藍聘請的唯一一位國際象棋大師是美國人喬-本杰明(Joel Benjamin),由于他并非頂尖選手,所以對卡斯帕羅夫來說根本不值得研究。
卡斯帕羅夫當時對我說,比起研究本杰明的棋路,“我生活中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但他的確懷疑,IBM其實還與經驗更豐富的國際象棋大師展開了秘密合作。我直接向譚崇仁求證了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沒有,只有本杰明。”
但在比賽中,IBM卻披露著名國際象棋大師米格爾-伊列斯卡斯(Miguel Illescas)也在他們團隊之中,另外還有兩位大師級選手擔任顧問。(卡斯帕羅夫在他的書中寫到,他只知道伊列斯卡斯跟深藍進行過訓練賽。)卡斯帕羅夫無法準備,因而有些心神不寧。
IBM的伎倆遠不止于此。卡斯帕羅夫在自己的書中舉了個簡單的例子:在比賽時,人類棋手有時候會根據時機下棋。例如,你或許早已胸有成竹,而如果一切都按照預想進展,他們并不會立刻出招,而是會等待一段時間,假裝自己并不確定。
IBM也在程序中融入了這種方式。伊列斯卡斯2009年接受一份國際象棋刊物采訪時透露,有的時候,當深藍很快就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走時,它反而會在出招前停頓幾分鐘。當電腦這樣停頓時,通常表明機器遇到困難,甚至系統已經崩潰。
而當卡斯帕羅夫下了一個妙招后,電腦卻會立刻回應,讓卡斯帕羅夫誤以為電腦落入了自己的圈套。“如果機器變得無法預測,肯定會對棋手產生心理影響,這就是我們的主要目的。”伊列斯卡斯說。
比賽的轉折點出現在第二局。卡斯帕羅夫第一局獲勝,感覺很好。但在第二局中,雙方卻打得不可開交。在第36步棋時,電腦的做法讓卡斯帕羅夫不寒而栗。在當時的情況下,幾乎所有頂尖國際象棋程序都會攻擊卡斯帕羅夫暴露在外的皇后,但深藍卻走出了一步更為狡猾的棋,最終的效果也更好。這令卡斯帕羅夫對電腦另眼相看。
對卡斯帕羅夫和所有旁觀者來說,深藍突然不再像電腦一樣下棋(它頂住誘惑,沒有攻擊皇后),反而采取了只有最聰明的人類大師級選手才有可能使用的策略。通過在卡斯帕羅夫面前深藏不漏,IBM成功讓人類低估了它的水平。
他在幾天后描述道:“突然之間,深藍一度變得像神一樣高明。”就是從那一刻起,卡斯帕羅夫開始懷疑他究竟在跟什么——或者跟誰——對弈。在他所謂的“致命抑郁”中,他雖然堅持比賽,但最終還是落敗。
心理陰影
第二局過后,卡斯帕羅夫不僅為自己的失敗感到焦慮,還一度懷疑電腦怎么能下出這么不符合電腦風格的棋。“這讓我開始質疑一切。”他在書中寫到。于是,他十分想要通過系統日志來判斷電腦這么做的原因——同時也希望此證明的確沒有人工干預的成分。
事實上,他在第5局開始前就曾表示,除非IBM出示系統日志,否則他將拒絕比賽——至少也應該將日志提供給中立方來確定一切合規。IBM把一小段日志提供給第三方,但從未分享完整文件。
第二局過后,卡斯帕羅夫風格大變。接下來的3局打平,但除了因為深信對手使詐導致心理壓力驟增外,他的身體也感覺異常疲勞。盡管雙方在最后一局之前打平,但卡斯帕羅夫卻心生恐懼。在第五局結束后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到伊列斯卡斯說他現在已經懼怕深藍,卡斯帕羅夫回應道:“我不怕承認我害怕!”這跟賽前那個自信滿滿的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判若兩人。
事實上,第六局上演了大潰敗。從記者席看去,卡斯帕羅夫似乎從一開始就不在狀態。他后來也承認自己“完全不在下棋的狀態。”第7步本應該是常規的開局下法,但他卻犯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錯誤,就連觀眾席上都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嘆息。這簡直就像故意輸棋。他斷斷續續地走了幾步后,便滿懷厭惡地認輸。在一片混亂的賽后發布會上,卡斯帕羅夫的情緒有些混亂,時而憤怒,時而沮喪。
世界冠軍竟然輸給了電腦!
賽后,我努力爭取到一對一采訪卡斯帕羅夫的機會。我們在他和他的團隊入駐的Plaza酒店的宴會廳見面。里面空蕩蕩的,只有幾張常見的餐椅。我們倆面對面坐著——就像對弈一樣,只是中間沒有棋盤相隔。
卡斯帕羅夫剛一開始就重申了他在發布會上提出的要求:他希望IBM同意重賽,而且要提供更有利的環境。
當然,他也對沒有看到深藍的完整日志而滿腹牢騷。“我沒有任何信息可以查閱。”他埋怨道,“我對那些片段信息沒興趣!我想看完整記錄!這是他們的義務!”
但即便到那時,他也很清楚自己為何失敗。“我一直都沒有走出第二局的陰影。”他對我說,“那一刻始終縈繞在我的腦海里。”他隨后總結道:“這是一個人在跟全世界最大的公司之一戰斗。”
事實上,IBM股價在賽后大幅上漲。該公司從未同意卡斯帕羅夫的重賽要求。
舊事重提
如今,卡斯帕羅夫已經不再參與國際象棋的角逐。他成了政治激進分子,對手比當年的IBM更加強大,他就是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他的新書開啟了他人生的新篇章。他現在總是說,國際象棋的未來取決于人類與機器之間的配合。在最近的一次TED演講中,他也不再提及對當年對戰深藍的不滿。
不過,他在書中還是忍不住舊事重提——他談到了系統日志,談到了那些花招、誤導和那幾位幫助IBM的國際象棋大師。他的確表示,自己已經不再認為IBM是通過作弊贏得了勝利,但他還是根據伊列斯卡斯的那次采訪提到了一個細節:IBM或許在最后一局的前一晚對程序作了改動,通過有針對性的措施讓他最終落敗。
他還模糊地暗示說,IBM在他的私人場所安插了會說俄語的保安,這或許也可以解釋最后時刻的改動。這雖然算不上作弊,但仍不光彩。
我認為,這些懷疑都事出有因,即便那些更像是妄想的猜測也不例外。令人吃驚的是,在深藍的比賽舉行時,人工智能正身處“寒冬”。如今,它正在飛速發展。我們每天都能聽到機器學習的偉大成就。但在2017年,我們看待它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在我們眼中,它已然變成不可阻擋的歷史洪流。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去年的比賽,DeepMind的AlphaGo在一場5局比賽中擊敗了18次問鼎世界冠軍的圍棋選手。與國際象棋相比,電腦下圍棋時面臨的挑戰更大。但AlphaGo并沒有使用IBM當年的那些伎倆。比賽結束時,李世石也向自己的對手表達了敬意,同時對計算機科學取得的進步感到敬畏。
雖然那場比賽理應受到廣泛關注,但它的傳奇程度仍然無法與當年的深藍之戰相提并論。如今早已時過境遷,只要有足夠的時間、金錢和機器學習技術,就沒有機器無法克服的認知障礙。
當年報道卡斯帕羅夫對戰深藍的比賽時,我以為關鍵的戲劇沖突源自人類與計算機之間的對抗。但實際上,故事的本質仍然是人:在野蠻資本家的推動下,人類與人工智能聯手摧毀了全世界最偉大棋手的自信和尊嚴。這也讓我們相信,人工智能真正應該引人擔憂的不是“天網”,而是制造、部署和使用這些系統的人類。
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仍然支持科學家的看法,我也相信人工智能的進步可以改善所有人的生活。歸根到底,把計算的力量用在認知上是人類的一項偉大事業。但我是否可以給這段宣言加一句附錄?
千萬別忘了查看系統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