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蘋果公司穩坐“全球第一”寶座多年后,本周一谷歌母公司Alphabet市值盤中一度超越蘋果,成為全球最值錢的上市公司,而此后隨著股價漲跌,兩家公司總市值始終咬得很緊,呈現犬牙交錯式互博——谷歌會奪走蘋果“市值最高的公司”的稱號嗎?歐美業界的普遍觀點是:很有可能!而兩家公司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似乎也印證著這種趨勢。
“當下”與“未來”之爭
蘋果已經整整寂寞了五六年時間。2010年,蘋果超越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2011年,蘋果超越埃克森美孚,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此后蘋果一直牢牢地占據著這個位置。
“江山易主”的導火索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發布的季度財報,周一發布財報之后,谷歌股價盤后交易中飆升6%,谷歌市值一度超過蘋果。而在過去一年中,這種此消彼長顯得更加直觀和明顯。去年5月蘋果股價上升至歷史高點,達132.54美元,而目前已經一路下滑了近30%,市值隨之蒸發1500億美元;相較之下,谷歌股價較上年同期一路飆升,累計增長近50%,市值增加了約2500億美元。
即便蘋果的現金流和盈利能力遙遙領先谷歌數倍,但華爾街分析師仍選擇普遍看好谷歌,他們認為蘋果公司業績過分依賴iPhone等終端的銷售,而谷歌則在人工智能、無人汽車等潛在藍海市場展示了超前的戰略布局效率,在“當下”與“未來”中,更多人選擇后者。
美國投行Atlantic Equities分析師James Cordwell表示,蘋果現在之所以比Alphabet價值更高,只是因為“持有的現金更多”,如果拋開這點,“Alphabet市值實際上已經超過蘋果”。
TradingAnalysis.com平臺分析師Todd Gordon說:“我認為,蘋果丟失領頭羊地位這個大趨勢也不可避免。”他指出,如果蘋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提振股價,那么按照這個趨勢,Alphebat將在2017年徹底超越蘋果。
蘋果患上“中國依賴癥”
頗為有趣的是,兩家公司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也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景象。
對蘋果來說,中國市場是iPhone銷量的重要支撐點。雖然蘋果第四季財報依然亮眼,但華爾街卻沒有那么樂觀。盡管新款iPhone借中國市場加入首發陣營創下銷售新紀錄,但海外分析師卻發現,作為蘋果全球第一大市場,大中華區市場為蘋果的貢獻已占到后者總收入的約20%,更是貢獻了過去四年中蘋果營收增長的60%,蘋果已患上嚴重的“中國依賴癥”。如果沒有中國市場的訂單支撐,新iPhone的第一階段銷售情況將很難看。
2016年1月,新iPhone在中國的銷售即遭遇始料未及的寒潮。羅森布拉特證券分析報告指出,1月份通常是銷售旺季,2015年1月時,iPhone銷量比2014年12月上升了15%;而今年,中國市場銷量卻預計暴跌35%。此前,蘋果CEO庫克也曾表示,大中華區的銷售1月份開始出現放緩跡象。
蘋果在衰退,谷歌卻準備抄底。在主營業務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多年后,谷歌服務今年鐵定回歸,首當其沖就是Google Play官方商店。消息稱,Google Play中文版(針對中國地區)的界面會和國際版一樣。不過,據悉Google Play中文版并不會和國際版接軌,賬號信息會存儲在獨立服務器。同時,Google Play中文版可能還將提供支付寶等支付方式,在這方面,谷歌又走在蘋果前面,顯得更接地氣。
2月18日,中國成為繼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之后,亞洲首個、全球第五個開通ApplePay服務的國家。顯然,蘋果依然很“倚重”中國市場,而對谷歌來說,中國市場更像一塊尚未開墾的處女地,擁有無盡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