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28日早間消息,據CNN網站報道,美國科技行業從業者正在討論在硅谷最熱門公司工作的風險。
目前市場上有140家所謂的“獨角獸”公司,這些公司尚未上市,但估值已突破10億美元。如果未來的估值大幅下降,那么受損失最大的將是員工,而不是企業高管和投資人。
近期《紐約時報》對Good Technology的一篇報道引起了密切關注。此前,該公司在風投融資中的估值曾超過10億美元,但隨后以僅僅4.2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黑莓。這導致員工手中的期權價值大幅縮水。
對所有熱門創業公司的員工來說,這都是一個預警信號。億萬富翁投資者馬克·庫班(Mark Cuban)在Twitter上表示:“除非這些公司很幸運,否則員工就會失敗。”
在Hacker News網站上,相關評論已超過了250條。評論顯示,供職于創業公司的員工目前態度非常謹慎。
1.關于工資和期權:“關于期權,請放輕松。”
在熱門創業公司,員工可能會選擇較低的工資,同時獲得期權。如果創業公司未來可以啟動IPO(首次公開招股),或是以一定的溢價被收購,那么期權很有價值。但實際能實現這些目標的公司很少。
一名名為nemo44x的用戶表示:“我曾見過,數不清的朋友認為自己能迅速致富,但實際上卻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遭受損失。”根據他的介紹,一名朋友選擇留在一家愿意提供期權,而不是漲薪的公司。他認為,如果一家公司不能給予現金的漲薪,而只是提供憑空創造出的期權,那么這可能是公司處于困境中的信號。
2.關于離職后期權的處理
另一名用戶討論了離職后期權的處理。
在離職后,員工通常有90天時間來完成期權的行權。如果能將獲得的股票變現,那么當然很好。但如果你支付了現金,隨后持有著股票,那么將會有更大的風險。
名為tomasien的用戶表示:“請不要為了實現收益最大化而行權及納稅,這毫無意義,確保你有更多選擇。”
3.關于大規模融資和高估值
近期,每周都會有創業公司以高估值完成大筆融資的消息。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一點是,投資人會通過談判獲得有利于自己的條款,在未來估值下降時也不會蒙受太大的損失。
名為seancontay的用戶表示:“作為普通股的持有者,你應該知道,在清算時你的償付順序排在最后。很少有公司能達到對‘獨角獸’的期望。”
4.關于老板:“我們已看過許多關于創始人不能勝任的故事。”
許多人都認為,應當信任創業公司的創始團隊。
名為pc86的用戶表示:“我們已看過許多關于創始人不能勝任的故事,或是腐敗的創始人鎖住了員工的大門。”
另一名名為thrownaway1223的用戶表示:“對于非創始人員工,工作在大型成熟公司是更好的職業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