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人人自媒體的互聯網時代。很多小伙伴一定和我一樣:手機容量被各類新聞客戶端、社交類軟件占據著。可是內容多而雜,往往想要閱讀的內容其實并不多,好的內容要學會收藏和分享,這是一個知識積累沉淀,提升自我的一個過程。針對網絡內容收藏的產品——內容家,他們的產品經理是這樣思考的。
標注,你對內容的態度和觀點
內容家的標注選擇了三個詞:有意思、蝦扯淡、有話說。
有意思和蝦扯淡代表了贊同或者不贊同,有話說則用于補充、添加內容。與微信朋友圈相比,我們沒有選擇贊,或者大拇指,是因為我們基于間接社交關系做的思考:
微信的第一關系是社交關系。
你的朋友或者你認識的伙伴,他們說的話,轉發的文章,你所表達的態度會基于你們的關系而有不同。
內容家第一關系是人與內容的關系。
你對看到內容的觀點和態度是什么,并不是你跟作者對話,更不是你對收藏分享者的態度,而單純是我們對某句話,某個觀點的態度和對話。
基于這樣的間接社交關系思考,對于我們收藏的文章,如果深入去看文章內容,就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觀點,或者很多蝦扯淡的結論,就像我們看書一樣,看到了好的句子總是會標注一下。所以內容家對于收藏的文章內容標注基本上模擬了人看書的過程:
看到一句話有意思,畫條線標注一下,看到一句話很有問題,挑出來標注一下;
如果有不同的觀點,或者觸發了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旁白補充幾句,這就是有話說。
有了第一個標注,在團隊中,自然就會觸發其他人對這一句話的態度(有意思/蝦扯淡)或者引發大家對一個觀點的討論和互動。這就是基于內容的團隊互動交流,算是基于內容觀點的間接社交活動了。
當然,這個設計方案的早期版本是這樣的:
有意思:覺得這句話很有意思,很認同,就標注起來;
有話說:這句話觸發了我的想法,補充一個新觀點,或者添加一個建議;
有問題:這句話有錯誤、瞎扯、完全不贊同,對這個錯誤做出批注。
但是在設計頭腦風暴過程中,大家就發現:
有問題是要表達出態度嗎,還是要添加對錯誤觀點的批注呢,哪個更多點?如果是前者,簡化成有意思的反義詞更好,如果是后者,那有話說和有問題,是不是會讓用戶迷惑,因為有話說也可以說不認同的觀點。
所以最后的結論就是態度更多點,對于用戶的門檻和疑惑會更少點。
社交分享,不做純轉發
有了標注的設計,我們在思考內容家如何轉發到朋友圈等社交媒體的事情,對于這個設計,也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設計頭腦風暴,最終的設計理念是,把好文章收藏到內容家,然后再分享到社交媒體圈,原因是什么?
因為這篇文章已經經過了我或者團隊成員的標注解讀,跟純轉發不是一碼事。
其一,更有深度,走心的文章才是值得推薦的好文章;
其二,更有態度,精彩都在標注之處。
所以,我們在每個社交媒體轉發的文章都帶上了我們的態度設計:
而這背后的哲學其實也是:真正有價值的文章,值得你多花點時間學習和標注,這是知識沉淀的過程,而內容家就是為了幫助用戶和他的團隊來簡化這一點。
金句,先有標注推介,而后看文章
最開始,內容家的收藏夾設計跟pocket、Diigo沒什么區別。但有一次,我在翻書的時候,突然眼前一亮:幾乎每本書的封底都有諸多名人的背書推介!這讓我聯想到的是《讀者》里面的經典語錄,我感興趣的是那句話,那句話背后的出處甚至都不重要了。而且虎嗅的金句也是這樣的模式,這讓我感覺到這和我們的標注是直接關聯的。這樣的呈現,會更有意思,不要浪費讀者的時間,應該讓對方在開始之前就了解這篇文章到底有什么精彩值得一讀的精彩之處。
所以內容家的收藏夾就被設計成這樣:
優先看到的是其他人對這篇文章的標注,如果這些觀點和句子你感覺還蠻有意思的,那你可以打開這篇文章繼續深入了解,若覺得沒有興趣,也不比浪費時間了。
你對這句話的態度和對話更加有興趣,你就可以直接在這里完成對這句話的二次標注和互動,這就是“有意思、蝦扯淡、有話說”發揮的用武之地了。
沒有標注的文章,我們也優先引導用戶去閱讀和標注,這個背后的哲學就是:內容家是一個知識積累、學習和分享的過程,收藏僅僅是一個開始。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內容家背后的邏輯,學習和工作是門檻較高的事情,既然值得收藏,那就意味著這篇文章有值得閱讀和參考之處,而這個參考和借鑒的地方,在我們看來,是里面的某些觀點、事實。既然都收藏了,那就更加值得標注和分享了。
所以,內容家的設計哲學,并不僅僅是幫助你去收藏和匯總好文章,而更有意義的是,你在收藏文章的整個過程中,都充滿了對知識觀點獲取和擴充的樂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