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兩年中,移動互聯網的技術革命浪潮,導致全球科技創業和風險投資極度活躍,許多指標創下了2000年互聯網第一次泡沫破滅時的高位。不過令人奇怪的是,最近專業公司的統計顯示,進入2015年,科技公司的上市數量,卻創下了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值,這可能和美國股市最近的低迷有關系。
早前,無論是全球科技行業風險投資規模,以及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等指標,均顯示互聯網投資和創業,已經恢復到了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時期的高位。諸多硅谷資深業者也曾指出,動輒數百億美元的非上市公司估值表明,全球互聯網公司出現了新一輪泡沫,行業面臨一定危險。
活躍的投資和創業市場,應該伴隨著同樣活躍的科技公司上市市場(IPO)。然而現實并非如此。
根據美國雅虎財經等媒體報道,根據復興資本公司的統計,進入2015年以來,僅有15家科技類公司在美國股市上市,這一數量創下了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記錄。這些上市公司中包括工藝品電商平臺Etsy,以及加拿大企業電子商務專業服務商Shopify等。
數據顯示,這15家科技公司上市之后的漲幅也處于明顯較低水平。
這一數字和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時期相比差距甚遠。以2000年為例,科技公司在美國上市案例共有194家,其中上市第一個月的股價平均漲幅高達71%,而在泡沫更加嚴重的1999年,第一個月的漲幅更是高達171%。
今天如此活躍甚至是“瘋狂”的創業和風險投資市場,為何會伴隨著一個低迷的IPO市場呢?復興資本公司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美國資本市場今年以來比較低迷,打消了許多公司上市的念頭。
據統計,包括科技公司在內的整合IPO市場,今年以來企業上市融資總規模為220億美元,上市案例數為131宗, 融資規模比去年同期下跌了三分之一。
一些科技公司已經在準備提交上市申請,但是數量寥寥無幾。比如最有名的公司包括閃存存儲產品制造商“Pure Storage”公司,該公司計劃上市融資三億美元。不過這家科技公司算不上是“香餑餑”,在過去12個月時間里虧損了兩億美元,雖然業務增長很快,但是如此大的虧損額也會讓投資人三思而行。
另據美國財經新聞網站CNBC指出,和低迷的公開上市市場相比,非上市科技公司在私募市場卻表現相當活躍。
在移動出行行業,美國Uber、Lyft近期都獲得了巨額投資,另外中國行業巨頭滴滴快的最近也融資了30億美元。憑借強大的資金實力,Uber已經制定了在中國和印度投資十多億美元的發展計劃。
在智能手機市場,包括中國小米、印度Micromax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品牌,也都獲得了大量的投資,小米公司的估值在全球非上市科技公司中已經僅次于Uber。
在資本市場方面,在過去一段時間,受到全球經濟發動機——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中國股市劇烈波動的影響,歐洲和美國股市也出現了大幅暴跌。
股市的大跌,不僅僅讓準備上市的科技公司暫停上市,另外低迷的估值,也讓大批的中國在美上市公司提出了私有化退市方案,20多家公司已經提出申請,大部分計劃在中國股市上市,尋找更好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