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4年末官方的統計數據,不到4年時間,微信已積累了8億用戶,超過了歐洲總人口,其中月活躍賬戶達3.96億。公眾號數量超過了580萬,且日均增長1.5萬。在微信日益增長的海量用戶面前,許多人開始感嘆,微博讓人焦慮,微信讓人孤獨。這個有些混蛋的觀點似乎正越來越得到更多人的認同,“越微信越孤獨”正成為廣大微信用戶新的焦慮。
認同“孤獨論”的人經常會舉出一些如下的例子:餐廳里,本來的一桌人卻各顧各吃,不是低頭刷著朋友圈便是站起來給菜拍照準備發朋友圈,全然沒有了昔日的推杯換盞酒酣耳熱;包間里,除了一兩個麥霸在哪里引吭高歌之外,其他人都歪歪斜斜地靠在沙發上彈指如飛,幽藍色的光打在臉上,在陰暗的空間里更顯恐怖;臥室里,夫妻二人臥坐床頭,早已沒有了新婚之夜的你儂我儂纏綿銷魂,而是各自刷著自己的微信,為好友點“贊”……
微信重度用戶群越來越龐大,患上“微信孤獨癥”的人也似乎越來越多。新媒體排行榜的徐達內在《人民日報》上刊文說:“不知從何時起,“拜手機教”的信徒們,早已默認,朋友圈正是晨昏禱告的最佳所在。”無論是朋友圈還是公眾號,微信正在一點點蠶食人們的時間,而這些彌足珍貴的時間原本是屬于我們與家人、愛人、朋友們一起分享的。于是,又有人跳出來說,微信讓我們的時間更加碎片化,讓我們每個人更加原子化,是時候放棄微信了!
其實,同樣的論調在功能型手機剛剛問世的時候也曾喧囂一時,人們擔心隨時隨地的電話和短信會讓彼此變得更加陌生和疏遠。現在看起來,當時對于手機的擔心是何其可笑,而這種可笑與今天對微信的擔憂又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呢?說是杞人憂天或許有些過了,但是持這種論調的人的確是自尋煩惱。
縱觀人類的發展歷史,科技的進步只會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自由和順暢,因為它的存在,人類才得以告別原始社會的結繩木刻,從古代的烽煙飛鴿跨越到了如今的即時通訊,從此,人與人之間的語音溝通橫跨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祖先們對于“千里傳音”的暢想終于在我們身上得以實現。
不論是文明還是文化,它的載體,一定是隨著人類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革新而改變;不管是語音還是文字,它們存在的形式也一定會根據人類不同的發展階段而各自呈現。從甲骨到青銅,從絹帛到竹簡,再到后來的紙質書籍和電子屏幕,人類的溝通方式,記錄形式,一直都在不停地改變——文化的表現形式可以迥異,但文明的存在價值卻是趨同。
古時明月照今人,今人不見古時月。以前的鴻雁傳書紙短情長,如今的即時通訊互訴哀腸,從古至今,人類的情感都是一樣的,不同的不過是表達情感的工具和方式不同而已。QQ風靡的時候,成就了多少青澀的初戀和稚嫩的愛情;微信興起之時,又滿足了多少寂寞的心靈和膨脹的肉體。不管是愛情還是肉欲,無論是一夜情還是長相守,它們本質上都是人類美好情感的一種,自從人類誕生之日起便伴隨我們至今,發達的科技讓今人比我們的祖先更便捷地享受這一美好。
當然,科技讓對彼此感興趣的人們有了更低成本的連接方式,而與之一起降低的還有人們割裂彼此的成本,所以,當你對面是一個你不來電的人,我相信你更愿意低頭在手機中尋找聊天的伙伴,而不是對著桌子那邊的人強硬地擠出一絲尷尬的假笑。
從這個角度來講,如果你覺得自己越來越孤獨了,不是因為你玩微信的時間太多了,而是因為你越來越不受歡迎了,你的好友已經用手指在方寸間的屏幕上進行了一場自發的投票,你無疑就是那個孤獨的落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