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在投資熱錢翻涌的今天,看看這家公司。這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本土投資公司,它早于紅杉、KPCB、經緯扎根于中國,它脫胎于聯想、架構特殊,曾錯過BAT,但它的基金年化率達到30%,成功投資了科大訊飛、神州租車,未來它已經做好了強攻移動的準備。
在投資熱錢翻涌的今天,看看這家公司。這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本土投資公司,它早于紅杉、KPCB、經緯扎根于中國,它脫胎于聯想、架構特殊,曾錯過BAT,但它的基金年化率達到30%,成功投資了科大訊飛、神州租車,未來它已經做好了強攻移動的準備。
經歷了兩年的沉寂期之后,君聯資本迎來了收割季。
2014年12月29日,君聯資本投資企業——高能環境(603588,股吧)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微博]主板,股票代碼為603588。以此次發行價格18.23元計算,君聯獲得回報約為2.16倍,按照上市首日報收價計算,回報則約為3.11倍。
高能環境是君聯資本的第31家上市公司,也是其2014年度第9個上市公司。這一業績與其2012年和2013年兩年僅上市一家企業的情形有天壤之別。在投資界“年初搶案子搶到年尾”的火爆行情下,2014年君聯資本投資企業近50家。
截至《財經》記者發稿,君聯資本共有6期美元基金,3期人民幣基金,總規模約200億元人民幣,共投資企業200家左右,迄今清算退出的公司約為20多家。在已經結清的兩期基金中,年化收益率均在30%上下。2014年于香港上市的神州租車為君聯資本更是帶來了超30倍的回報。
在《福布斯》中文版2014“中國最佳創投機構”榜單中,君聯資本位列第四,僅次于紅杉、軟銀、IDG。而與此三者擁有海外背景不同的是,君聯資本是地地道道的本土投資公司。
在清科集團的“2014股權投資年度排名”中,君聯資本摘得VC(風險投資)50強第三名和本土VC50強第一名。
這也標志著市場對“穩健,低風險偏好,不看重短期利益,統一管理,團隊作戰”這一“君聯式”投資的認可。
聯想控股總裁、君聯資本總裁朱立南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評價近15年的努力說:“在投資行業里,現在的君聯可能是一個叫得上名字的玩家了。”
脫胎聯想低風險偏好
1989年-1993年朱立南曾在深圳聯想任職,后出去干了個體戶。1997年,已是百萬富翁的朱立南再度被柳傳志傳召,這一次不只是被召回了聯想,并且是從深圳拉至了北京。
“我不喜歡北京這個城市,也不喜歡這里的氣候。”出生于蘇州的朱立南這樣告訴《財經》記者,但他相信柳傳志可以給他一個更大的平臺。
在聯想,朱立南從企劃辦副主任一路快跑,干到高級副總裁。2000年,柳傳志授權他主持老聯想分拆為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
在楊元慶獲得聯想集團、郭為擁有神州數碼之后,柳傳志認為朱立南也應該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柳傳志回憶稱,是朱自己提出要做投資。朱則稱,是柳先提出的。兩者一對,哈哈大笑。
彼時,只有IDG等少數海外投資公司在中國有嘗試。直到2005年,紅杉才進入中國,KPCB進入中國的時間是2007年,經緯創投是2008年。而柳朱二人已看到中國投資業的前景,一是聯想自己在中國長大,知道創業者多么苦,需要投資公司的幫助;二是中國投資行業還沒有自己的品牌。
基于這兩點,2001年成立的聯想投資(君聯資本前身)便有了這樣的原則:一定要為所投企業提供增值服務(比如管理、戰略、資源建設),一定要成為一個獨立的投資品牌,不做聯想的Corporate VC(協同投資公司)。
但與聯想劃清界限,在當時也只是一個理想。君聯第一期基金的3500萬美元,全部來自聯想。拿著制造業用十多個點的毛利率掙來的辛苦錢,剛開始做投資的君聯在每一項投資上都顯得比別人慎重十分。
君聯繼承了聯想穩健低風險偏好的基因。同時,中科院的背景令君聯對科技企業異常敏感,先后投出了科大訊飛、綠盟、展訊、貝瑞和康優思達等一系列TMT、生物基因、健康醫藥公司。2008年,一期美元基金投資的科大訊飛在創業板上市,之后最高時市值接近300億元,君聯獲得了30倍的投資回報;2014年上市的綠盟科技作為一期美元基金最后一個退出的項目,為君聯帶來了50倍的回報。
君聯尤其重視企業的基本面。朱立南告訴《財經》記者,“市場即使再好,我們仍然要堅持以基本面為主的投資,而不是跟風。”君聯追求的是每期基金都賺錢,而不是一期基金賺死、下一期基金賠死。為保證這一目的的實現,君聯在公司架構上做了特殊安排。
大多數情況下,能夠對一支投資基金產生制約的主要只是LP(有限合伙人),而LP也甚少對基金公司在機制和管理上參與過多。君聯資本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雖然每期基金成立時注冊的都是普通合伙制公司,但君聯在此之上設立了一個投資管理公司,由該公司出面協調合伙公司的LP并作出決策。目前,該管理公司已非聯想控股絕對控股,而是由基金管理人持有50%以上股份。
君聯架構類似黑石,即:有限合伙組織形式,將創始人的無限責任與外部投資者的有限責任結合起來。在公司管理和運營時,創始人擁有絕對的投票權,普通單位持有者只擁有有限的投資權,也就是說對于普通單位持有者來說,其權益是與其股權不一致的。
這就是有限合伙制公司,但出于各種考慮,國內目前還沒有這類公司。
與其他投資機構在分配資金收益時向明星投資人傾斜不同,君聯獎勵的是團隊,每一個人都與有榮焉。正如朱立南所言,明星投資人可能會很快離開,但團隊的穩定是基業長青的保證。
“我們要做有主人的企業。”陳浩1992年就已加入聯想,是君聯創始人之一,現任君聯資本首席投資官,他對《財經》記者做了進一步解釋,“這是一個中西結合的產物,避免了合伙制的松散性。我們不希望一期基金結束之后這個企業就結束了。”
“穩健,低風險偏好,不看重短期利益,統一管理,團隊作戰”,已成為“君聯式”投資的特點。
2012年,聯想投資正式改名君聯資本,朱立南升任聯想控股總裁。聯想控股業務包括:核心資產(聯想集團、融科智地、豐聯集團、神州租車、佳沃農業),資產管理(君聯資本、弘毅投資),聯想之星(孵化器投資)。朱立南轉而負責聯想控股整體上市,預計今年完成。
現在,君聯資本一共有30多個LP,既有來自歐美市場知名的FOF(Fund of Funds)、養老基金、家族基金和大學基金,也有來自中國國內的社保基金、國科控股等,聯想控股只是其中之一。
業內已很少有人將君聯與聯想相提并論,而君聯自身亦常作為一個完全獨立的投資機構,與紅杉、IDG、鼎暉、華平、蘭馨、老虎、DCM等合作,或形成上下游產業生態。比如2012年神州租車在美上市遇阻后,華平旋即向其投入了2億美元。
同舟共濟的投資方式
“君聯式”投資的核心是,基金整體收益可持續、最大化、長久化。這一點決定了君聯對每一個投資過的企業都抱有不拋棄不放棄的決心。
君聯設有一個由九位專家級專職顧問組成的內部顧問團隊,常年為投資過的企業做咨詢服務。該團隊還要定期為創業家們組織一場CEO Club聚會。而負責該案子的MD(董事經理)、投資人更是為其發展殫盡竭慮。
2004年前后,陳浩都在為光橋科技的出路憂心忡忡。首先,它的對手是華為、中興,光橋面臨著強大的市場壓力;其次,創始人兼CEO與團隊產生了矛盾,幾經調停無奈之下只能離開。在連續為其投出850萬美元之后,陳浩成為了這家公司的代理董事長。
同時,這也變成了一個不能輸的案子,因為那期只有3500萬美元的基金中30%投到了光橋。他一面要為這家公司選出一個新的CEO,一面要為自己的退出謀條出路。
他用自己蹩腳的英文多次與西門子唇槍舌劍,而德國人的英文也不怎么樣,談判過程極其痛苦。2005年,西門子最終決定全資收購光橋,當其他多位股東聽聞賣出了一個他們從未敢想象的價格時,甚至懷疑一向誠信的君聯是不是在開玩笑。但這一價格只是保證了君聯在這個案子上不賺不賠。
科大訊飛的開始也并不順利。在君聯對其投資之后,連續三年虧損。從朱立南到項目顧問到投資經理,大家都天天為迅飛找客戶,先是找來了聯想集團,后又琢磨是不是可以幫助迅飛開拓汽車行業,甚至和其一起跑全國高校一站站做推廣。最終企業成功上市。
布丁酒店創始人朱暉對《財經》記者直言,在比較了很多投資公司之后,他認為君聯資本是最能為其提供增值服務的一個。他接受了君聯MD劉二海的建議,去北京大學念了EMBA。
從2010年接受君聯投資至今短短四年,布丁已從10家小店成長為近400家店的規模。
像這樣順風順水的企業,并不多見,波折卻是常態。
劉二海認識神州租車創始人陸正耀,最早是2005年的一次掃描項目中。陸當時在做一個汽車俱樂部,與租車毫不相干,但劉看上了陸這個人,在見了一面之后,便約陸在北京亞運村的一個飯店見面,當場定下來要投資他,陸也覺得劉是所有找他的投資人中最堅決的一個,事情就這么定了。
投了之后沒多久,由于國家政策變化,汽車俱樂部模式便陷入頹勢。二人不得不開始想新的出路,洗車店、修車鋪,甚至有一天陸正耀跑來跟劉二海說,“雨刷器這個東西的毛利率特別高,我們不如賣雨刷。”二人又研究了一陣子雨刷。如此嘗試一年多,最后還是兩個人的親身經歷給出了答案。
兩人都喜歡在國外租車,有一次,他們坐在國外租的車上迷茫地問,做點什么好?靈感頓時涌入,搞租車。為此,劉二海又對陸追加了投資。本想大干一場的二人,不巧又遇到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只好裁員、降薪,繼續熬著。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10年,聯想控股決定注資神州。
但磨難并未結束,2012年神州租車去美國上市,受中概股影響認購不足,折戟而返。當所有人都認為神州租車無法翻身時,華平投入了2億美元投資,緊接著美國租車巨頭ENTERPRISE戰略入股。
此后便一帆風順,2014年成功上市,君聯獲得超30倍的回報。這一個項目拿回了整個三期美元基金。
近十年的歷程,亦讓劉二海與陸正耀成了彼此信任的好朋友。陸對《財經》記者總結說:“君聯資本是最早投資神州、并堅持近十年始終支持我們的投資人。在神州發展的幾個關鍵階段,君聯都給予了公司不遺余力的支持。我們和君聯互相信任,同舟共濟。”
在神舟租車之外,君聯一連投出了多個汽車企業,易車網、優信拍、車王認證二手車超市、汽車后服務O2O企業途虎養車、小胖看車團以及汽車電臺車語傳媒等等。君聯已在汽車行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優勢。
醫療領域則是君聯的另一大優勢領域。君聯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五年,君聯在醫療領域投了20多個項目,金額超過2億美元,包括醫療服務、醫療器械、診斷、醫藥,占基金總體規模30%。基因治療方面甚至投資了貝瑞和康等領域內的知名企業。
“君聯式”投資用同舟共濟之方式,在堅持中偶獲明星企業。
錯失互聯網明星企業
但是,當京東商城上市讓今日資本收獲150倍回報時,當自己錯過的阿里巴巴以千億美元的市值登上紐交所時,君聯資本的管理者們不禁有些羨慕。朱立南說,如果他當初投的卓越網堅持到現在,可能也是一家與京東相匹敵的電商企業。
錯過多家互聯網明星企業,已成為“君聯式”投資跳不過的埂。
陳浩回憶稱,當時BAT(百度、阿里、騰訊)三家都曾與君聯接觸過,“甚至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我們都有可能與其合作”,但最終還是擦肩而過。2004年、2005年、2007年,騰訊、百度、阿里B2B公司相繼上市。IDG曾在騰訊這一個案子中獲得60倍的回報。
如今陳浩向《財經》記者分析原因時說:“我們剛開始做投資,要說經驗幾乎沒有。”“當時又恰逢聯想做的FM365網站失敗了”。互聯網容易出明星企業,但失敗的幾率和泡沫也更大,剛剛出道的君聯勢必選擇求穩的投資思路。而且君聯沒有脫胎于互聯網的人。
但聯想錯過的豈止是BAT,還有視頻企業,以及小米。
柳傳志在金山創始人求伯君困難時,曾給予500萬元人民幣的支持。雷軍離開金山創辦卓越網,君聯資本亦投了100萬美元。雖然后來賣與了亞馬遜,但君聯與雷軍的關系仍在。遺憾的是,雷軍的小米股東中卻沒有君聯的名字。
小米投資業務的相關人士向《財經》記者分析,君聯恐礙于聯想也做手機的緣故,如果投了小米,聯想如何自處?
這或為基因差異。
一個插曲是,劉二海2003年由通信公司轉而加入君聯時,就有些不太適應。“每天打卡適合VC管理嗎?”劉二海在君聯一直負責TMT投資,很難做到按時打卡。第一次考評時,人力主管告訴他此舉不符合聯想文化,考評可能通不過。劉二海認為,當文化僵化就變成了牢籠。朱立南找他談話后此事才作罷。打卡規定也從此漸漸消失。
2006年,劉二海與當時還在君聯的俞永福一起推UCWeb的案子,兩人都十分看好,但最終因沒有得到足夠多的贊成票而未果。因為不想錯失UC,俞永福選擇了離開君聯,加盟UC。2014年6月,阿里巴巴以30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對UC的全資收購。
劉二海則留在君聯,繼續推進組織制度的改進。經過對UC一案的反思,2008年君聯募得第四期3.5億美元基金之后,便設立了特殊極早期項目規定,對于一些企業只要兩個合伙人投票通過,那么君聯就可以投。經過八年磨合,劉二海評價朱立南:不僵化守舊,比較Wisdom(智慧)。
君聯試圖尋找一些辦法,在制度上、文化上、思維上,不斷讓其變得更加靈活,超脫于聯想,甚至有意為“君聯式”投資增加些新的元素。
但歷史從來不能回頭,只有翻到下一頁的迫不及待。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任何行業都不能回避的趨勢,它們向傳統行業滲透并整合全部資源的力量將越來越強。下一個明星企業依然會誕生于互聯網領域。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丁健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說,未來將由幾個大的互聯網平臺公司分得市場,平臺之上有無數個小的結點,即很多小企業,平臺負責組織資源將小企業串起來,形成商業生態,所以他只投平臺型公司。
全行業都在找尋下一個BAT,包括BAT自己。2014年,阿里投了33家企業,騰訊投了39家。雷軍稱,自己要在未來五年投資100家企業。小米投資負責人向《財經》記者稱,小米不愿失去任何可能性,會盡可能地廣撒網。
君聯資本又該如何行動?
廣撒網投資布局
朱立南對《財經》記者說,未來將加大管理公司下面合伙制企業的自由度,給基金管理人更大的權限,減少統一管理的力度。
在度過了平穩的成長期之后,君聯資本需要防止自己變成一個平庸的投資公司,它需要更多的明星企業的成長為自己贏得聲譽,而不是一個個小而美的企業,它更需要在互聯網這波大潮中證明自己的眼光。就像紅杉靠蘋果、思科、甲骨文、雅虎和谷歌成為硅谷的傳奇,KPCB連續投出網景、康柏、亞馬遜、谷歌、推特、Facebook等明星企業而成為風險投資的標桿。
朱立南稱,2011年募得的第五期基金,有60%左右都投在了互聯網相關企業上,剩下40%放到了醫療領域。君聯資本也在美國、韓國積極布局,比如以數千萬美元當量投資了美國的移動購物平臺數公司Wish。2014年,君聯投資的近50家企業幾乎均與互聯網有關,如楚楚街、騰米跑跑、銅板街、網貸天眼等。
君聯資本未來將采取縱橫交錯的廣撒網投資方式。“縱”即從垂直方向對各行業進行掃描,“橫”即從互聯網對行業的滲透以及互聯網本身的變化著手審視。并且鼓勵向極早期的案子側重,“占位”思想十分明顯,因為投行界的競爭已趨白熱化。
清科集團的數據顯示,2014年前11個月,中國創投市場共發生投資1873起,投資案例數較2013年同比增長76.4%,其中披露金額的有1665起投資,涉及投資總額155.71億美元較2013年同期增長163%。披露金額的投資案例,平均投資金額為935萬美元;互聯網行業的比例逾六成左右。預計2015年,TMT領域的投資將持續加碼。
2014年9月,經緯中國CEO張穎喊出了“泡沫就在那里”。在其發表的公開信中,他引用了老虎基金創始人Julian Robertson在公開場合說的一句話:他不知道泡沫何時會破裂,但一定會是以“非常糟糕的”方式破裂。該文傳播極廣,業內曾因此被籠上一層薄霧。
但君聯上下卻看淡“泡沫論”。劉二海認為,美國只有傳統和科技兩個維度,但中國因傳統行業不發達,互聯網多方向滲透傳統行業,致使中國出現多個投資維度,像個千層餅,所以機會更多。
現在企業上市通道并未完全打開,上市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私募行業的熱度在未波及公開市場的情況下,無法通過股市這個放大器產生乘數效應,所謂“泡沫”、“高估值”也只是你成我敗的內部事情。這與2000年左右破滅的互聯網泡沫有質的不同。
朱立南亦表示,現在花幾億美元投一個企業看似很多,但是如果這個企業最終成長為百億美元甚至千億美元市值的企業,那么這幾億美元就不算什么了。
君聯資本強勢進攻移動互聯網的態勢已然打開。
另一消息是,2015年第三季度,聯想控股將可能于香港整體上市。朱立南向《財經》記者表示,之所以選擇香港,是因為中國內地不接受整體上市之后再分拆上市。在聯想集團、神州數碼上市之后,還會有更多的聯想控股旗下公司上市,比如佳沃農業。
聯想控股上市之后,朱立南身上自然背負盈利重任。君聯資本如何考核?同時,君聯的投資好壞也會間接影響上市的溢價。若仍堅持低風險偏好的投資方式,勢必不利于其在互聯網領域捕捉更多機會。
此外,與紅杉、IDG、軟銀、經緯這些在互聯網摸爬滾打多年的勁敵相比,脫胎于制造業的君聯,還需在人員結構上做出改變。單純依靠內部培養人才的方式仍會成為企業發展的掣肘,這已在多數傳統企業轉型的過程中得以驗證。
在移動互聯網大潮之下,“低風險偏好、統一管理、團隊作戰”,這些先前的“君聯式”投資基因會不會改變?這或許是君聯資本未來最大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