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
徐達內老師辦了個新媒體排行榜,年終了評了幾個獎,其中有一項叫做“十大企業新媒體”,萬達、海爾、天貓、宜家、杜蕾斯紛紛上榜,但卻缺了在國內最早玩“企業自媒體”概念的小米。
且不說小米上榜應該與否,看看徐達內老師這個榜單,互聯網公司們似乎并不是企業新媒體(自媒體)玩得最high的,反倒是一幫傳統企業相當賣力地在推自己的微信,包括像聯通、南航、招行這樣看上去有些尾大不掉的企業。
一個舶來品的本土化
如果說2013年是個人自媒體依托微信成功逆襲的一年的話,那2014年確實算的上國內企業自媒體集體發力的一年。為什么要加個國內的限定呢,因為企業自媒體這個概念其實也算得上一個舶來品。小米黎萬強算得上是這件事的布道者,但被捧為首創卻是有點山寨的意味了。
企業自媒體的概念最早應該是來自Tom Foremski的硅谷觀察者(Silicon Valley Watcher),他在其博客中提出了“Every company is a media company”的思維方式,這也是Web 2.0時代所出現的特征,只不過在國內,博客時代太早,微博限制太多,使得兩者都沒有把這個事情放大。微信低門檻和富內容的特點,則為企業自媒體這一概念提供了可能性。
像被徐達內老師評成年度企業新媒體的杜蕾斯,本身在微博時代就是一個做內容的高手,“薄是不夠的”“光大不行”等內容傳播效果便極好,只不過更像是段子而非黎萬強所言的“內容”。
但這個事情本質上還是優質內容的傳播,只不過是傳播的載體和內容的生產者變得更多。
傳統企業的自媒體之路
蕭秋水曾說過這樣一個事情,“我曾經給一位朋友一個很大膽出位的營銷建議,結果他不敢做,怕影響節操。 ”
有人很反感提基因這個詞,但現在看來,至少也可以算作一個企業自上到下的思維方式問題,這時候企業領導自上而下的推動必不可少。
海爾的2014年在新媒體上玩得不錯,和杜蕾斯一樣也被徐達內老師給評了個年度企業新媒體獎,但說到底還是蕭秋水的那句話——“敢做”。
海爾年初先是通過微博放出了張瑞敏要求“不投雜志硬廣的”郵件,借著紙媒轉型的熱點話題讓媒體們為自己“免費”登了N版文章。
9月又通過自家微信放出了《這是一封沒有車馬費的媒體邀請函》,在文章最后有這樣幾句話“此次發布會海爾將不發放任何形式的車馬費。不僅如此,此后海爾新媒體組織的任何對外活動,我們都將取消車馬費”。
這篇文章后來引得眾多媒體人和自媒體關注,在朋友圈中也轉發甚多。查了一下閱讀量,6.7萬,雖然沒有破10萬,但影響到的人卻足夠聚焦,是一批傳播力極強的媒體人。
13、14年本身就是媒體轉型話題最熱的一年,一方面是紙媒消逝,主編死了的爭論,另一方面則是澎湃、界面的嘗試。涉及媒體自身的生死存亡以及職業道德的問題自然也會讓媒體緊張和爭論,海爾雖然有點在搏眼球的意味,但抓的點還是準的。
兩個維度內容與故事
看海爾幾次效果不錯的新媒體內容,幾乎是一樣的手法——“不再”,強調海爾和以前的舊規矩說byebye,這種和過去做撕裂的行為本身就充滿了話題性和故事性。
海爾社交媒體主編趙家鵬曾將海爾在微信上的優秀內容標準定為“講故事”。一邊敢做其他人不敢做的事,說別人不敢說的話讓自己更容易出位,另一邊學會講故事讓自己做的事說的話更好地傳播出去。
不過,故事和博人眼球的話題什么年代里不是最容易傳播的內容呢?
問題同樣存在,即便是海爾投入頗多,壯士斷腕,但時間上的落后卻并不是那么容易彌補。這一點海爾自己也承認“創意和人才遠比花錢更重要,相比資金,我們也更缺時間”。
因而企業自媒體想要做好,真正需要的還是思維的轉變,只有從傳統的宣傳到內容和故事的互動,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而我們看到的不少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卻有些走偏,變的只是發聲的渠道和載體,說的依然是自說自話的吹捧。
說到底,企業自媒體更像是被處在轉型中的傳統公司們的焦慮所催生出的概念,本質依然是最簡單的內容傳播,問題則是能否適應新的玩法與平臺。畢竟思維方式的轉變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張瑞敏在其《致創客的一封信》中曾引用了道德經里的一句話,“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或許可以回答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