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中國的互聯網浪潮正在改變一些傳統行業,淘寶因為扮演的是網絡銷售渠道商的角色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和發展,阿里巴巴正在掀起中國的互聯網流通、消費、零售、溝通行業的高潮。但在工業4.0時代,當消費者可以直接向智能工廠定制商品且價格更低時,淘寶還有存在的理由么?
“工業4.0”概念由德國業界最早提出,其源于2011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最初的想法只是通過物聯網等媒介來提高德國制造業水平。
德國博世集團董事會副主席這樣解釋這一變化:“所有進入生產環節的物體都可以準確地說出‘我是哪個零部件,最終產品是哪件,客戶是誰’。”也就是說,未來,你在哪兒,汽車廠都知道。
從消費意義上來說,“工業4.0”就是一個將生產原料、智能工廠、物流配送、消費者全部編織在一起的大網,消費者只需用手機下單,網絡就會自動將訂單和個性化要求發送給智能工廠,由其采購原料、設計并生產,再通過網絡配送直接交付給消費者。
由于“工業4.0”直接將人、設備與產品實時聯通,工廠接受消費者的訂單直接備料生產,省卻了銷售和流通環節,整體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物料成本、管理成本)比過去下降近40%,消費者通過“工業4.0”訂購的商品比淘寶網購還要便宜。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買車可能實現個性化定制——在手機里打開智能汽車工廠的App,從數百種配置中選擇一款車型,然后在個性化訂單中輸入諸如“把轎車內飾設計成綠巨人”的要求,約一個月,一輛用工業4.0流水線為你度身設計、制造的“綠巨人版轎車”就會送到買家家門口,價格并不比量產車貴多少。
至于其它各種商品,似乎也可以再這樣的工業4.0時代重新設定它們的購買甚至是生產方式吧。設想一下,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吃的藥是根據每個人的基因來配方的;我們的早餐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和營養需求來調配生產;工廠生產線可以按照工人希望的時間開工,無需擔心下午3點沒法去接孩子;生產車間里是機器告訴機器下一步做什么,而非中心控制臺的技術員在操作。
德國人工智能研究所首席執行官兼科學總監沃夫岡·瓦爾斯特(WolfgangWahlster)教授認為,這些現在的愿景都將通過“工業4.0”的技術和生產方式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實現。
工業4.0的“物聯網”技術,通過軟件系統、網絡信息系統方面的基礎設施來實現,不僅僅是改善和提高生產力,從而力爭保持制造業老大哥的地位不變,也必定會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蓬勃商機。
“物聯網”在工業生產上的運用催生了智能工廠。而智能工廠的信息傳遞途徑是通過建立于云計算基礎上的具有安全保障的網絡系統進行的。智能工廠代表了一場產業革命,不僅是創新意義上的,也是在節約生產時間、成本等方面卓有成效、最大程度提高生產力的革命,由此給市場創造出更新更大的機會。
11月11日。多達110條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正式公布,這個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農業、工業、文明等等內容的綱要中,“工業4.0合作”的內容頗為引人矚目。此次中德兩國就工業4.0簽署合作綱要,對中國來說正當時,正是促進中國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滲透的重要舉措,對當下中國經濟轉型、結構調整都有著特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