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安防監控在智慧安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景區等諸多領域應用廣泛。未來,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在安防監控領域的市場將持續增強,政府與企業在項目中的合作關系已經從BOT模式向PPP模式發展,更多的社會資本將會在政府的引導下參與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來。
目前,在智慧安防工程的建設中,智能安防系統制造商及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們提供的產品涵蓋智能視頻監控、智能交通、智能門禁一卡通以及智能家居等業務領域。這些安防集成商或者工程商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緊跟市場需求,憑借先進的技術和優質的產品及全面周到的服務,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及解決方案。
安防業務發展現狀
在參與建設的智慧城市項目中,安防廠商主要集合上游的集成商進行常規的視頻監控業務的合作,比如在智能交通細分應用,會涉及到電子警察闖紅燈、治安卡口、超速抓拍、交通事件檢測系統等業務,基于交通管理各業務系統并整合交通數據,建立智慧交通綜合管控平臺,提供交通信息發布、交通誘導、應急指揮、智能出行、停車誘導等服務。在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智慧交通的建設,首先它關乎到市民出行便利的問題,其次可以為其他系統提供支持與應用保證,如結合平安城市視頻監控可降低公安部門治安、刑偵、交通等各個業務部門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及科技應用能力。除此之外,在智慧電網、醫療、教育、環保、社區等方面都有涉足,不同的安防廠商會根據自身擅長的領域可能經營的項目不同。總體而言,智慧城市的建設會使得安防廠商擁有足夠的市場。
目前,包括原先的“3111工程”及“平安城市”項目的建設,在視頻監控中標清市場有很大的存量市場。在接下來的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標清產品會在升級換代過程中被模擬高清、數字高清或網絡高清產品所替代,很多項目正在逐步落實過程中。除了安防監控高清化的發展外,前端產品的智能化也是目前發展的重點,智能攝像機內置入侵檢測、車輛檢測、人臉檢測等多種智能分析算法,可以為用戶節約建設運營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
組織協調困難多
智慧城市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社會化系統工程,一個智慧城市項目往往牽扯到很多跨行業的廠家在數據對接上的問題,如安防與通信、城市管理、應急調度等對接時,要求各廠家在各自行業標準的框架內,最大限度地爭取一個最大的公約數,這需要主管部門或者領導小組去指導項目的協調,然后各方均以開放合作交流的心態去完成項目各個細節的對接。所以政府在組建智慧城市建設小組的領導機構時,最好找有行業背景的工作人員,然后把相關的部門如公安、交警、城管等整合起來,以公安為主導,去整合其他部門建設相關的智慧工程項目。
當前,我國并沒有發布智慧城市建設的行業標準,在進行公安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很多廠商會以GB/T28181-2011標準和SVAC標準(GB/T25724-2010)等作為行業的標準,然后參考諸如通信行業的標準進行項目的建設,并最終形成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但是由于每個城市每個行業的需求不同,所以會導致不同城市建設的標準要求又會有所差別。這些困難對建設方的挑戰非常大,對管理者的要求也相當的高,目前也沒有更多的智慧城市建設項目可供參考。
PPP模式正盛行
智慧城市的產業運營,應該符合兩個方面要求:第一個是規劃和設計上的智慧,第二個是運營方面的智慧。中國經歷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城市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但是我國的城市管理出現很多問題,比如人多擁擠、車輛道路擁堵、就醫貴就醫難、公共安全問題突出、環境污染嚴重、人口老齡化加劇等。因此,在運營和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以符合智慧城市發展的要求迫在眉睫,如果仍然單靠一方來建設、運營和管理,市民必定無法最大化地享受智慧城市建設所帶來的便捷和高效的服務。
近年來,為了提升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對城市居民的服務水平,解決地方政府債務高企的現象,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國家正在鼓勵更多的民用資本進入,通過厘清管理職權和利益分配等問題,激活推進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的速度,減輕當地政府的資金壓力。在安防智慧工程領域,早期的工程項目一般以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造-運營-移交方式)的模式進行。如前兩年在貴州省參與的一些項目中,采用的即是BOT模式,承建商在整個智慧項目建設的過程中,通過與合作伙伴去建設與后期的維護,政府需要支付一定的租金。現在國家有了政策,所以慢慢的都流行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營)的模式。
這種PPP模式從本質上講就是政府和企業合作的關系,通過這個合作關系,解決政府的公共產品到公共服務的供給關系,把原來要政府自己花錢做的事,變成現在企業投資并運營,政府則作為監管和服務的機構。雙方通過這樣的合作模式,實現項目風險的分配、利益的分享、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效率的提升以及質量的提高。由于PPP模式有政策利好,政府和企業在智慧項目中權利分配合理,雙方能實現雙贏的局面。
從安防的角度舉例來說,如果政府將一個污水處理和監測的機構交給某家安防設備運營商來投資建設,那么運營商在建設過程中對全城及周邊各個可能的污染源進行監控布局后,可以利用智能識別等技術實現對污水來源的及時發現、預警和事后的追責,讓偷排污染廢水的企業承擔法律后果。這一系列流程中,政府在整個項目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只起到監督的作用,其他的則交給運營商遵照市場化的手段進行處理。如果這個可以實現,這將極大提高公共管理機構的工作效率,加大對環境污染的懲處力度,對建設廉潔型政府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未來是數據大融合
智慧城市的建設,是城市數字化和信息化的升級版本。隨著IT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滲透,安防網絡化技術將不斷地革新,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云存儲、視頻監控及網絡信息化大融合是大勢所趨,信息數據將充分的實現互聯互通,把所有智慧城市的項目進行融合,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對整個城市的海量數據進行集中存儲、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為智慧城市的運轉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一體化解決方案。
安防視頻監控、門禁、防盜報警、對講等產品作為城市治安防范體系的法寶,除了在公安監控、智能交通等行業外,也會更普及地涉入教育、醫療和零售等各產業。總體而言,我國智慧城市的建設對安防市場和技術的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安防廠商一定要抓住這個大趨勢,更多地去整合資源,而在建設智慧城市具體的某項工程中,如何避免非市場因素的干擾以確保相關工程的高效實用成為關鍵。安防廠商應該通過技術和產品優勢不斷搶占市場份額,以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優質的服務提高自身的品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