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TC,enhancedMTC。是萬物互聯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基于LTE協議演進而來,為了更加適合物與物之間的通信,也為了更低的成本,對LTE協議進行了裁剪和優化。
eMTC基于蜂窩網絡進行部署,其用戶設備通過支持1.4MHz的射頻和基帶帶寬,可以直接接入現有的LTE網絡。eMTC支持上下行最大1Mbps的峰值速率,可以支持豐富、創新的物聯應用。基于蜂窩的窄帶物聯網成為萬物互聯網絡的一個重要分支。NB-IoT構建于蜂窩網絡,只消耗大約180KHz的帶寬,可直接部署于GSM網絡、UMTS網絡或LTE網絡,以降低部署成本、實現平滑升級。
NB-IoT,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是IoT領域一個新興的技術,支持低功耗設備在廣域網的蜂窩數據連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廣域網(LPWA)。
NB-IoT支持待機時間長、對網絡連接要求較高設備的高效連接。據說NB-IoT設備電池壽命可以提高至少10年,同時還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內蜂窩數據連接覆蓋。
近日,業界有觀點認為eMTC將對NB-IoT形成替代效應。具備多場景應用的eMTC能夠帶來更高的ARPU值,不僅僅只局限于消費級市場,行業市場兼具替代的可能性。
而在上月,中國移動也公布2018年將全網商用NB-IoT和eMTC。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均表示將發展NB-IoT。有觀點認為,如果中國移動只商用或率先商用eMTC,將大幅節省網絡建設成本。那么中國移動又該如何對待NB-IoT和eMTC呢?
當前階段,國內NB-IoT的發展只能算剛剛起步,并不能算規模化發展。不過,種種跡象表明,NB-IoT商用正在加速。或許,只有NB-IoT標準演進更加成熟,適合中國移動的網絡,中國移動才能放心大膽的商用。
其次,在這個時間窗口期,EC-GSM會不會在中國移動2G網上商用,也不是不存在可能性。中國電信實現CDMA退網至少需要6~8年時間,那么GSM呢?雖然,EC-GSM看上去是延長2G發展,但對于當下的中國移動而言,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中國移動選擇EC-GSM,2G將永遠無法退網。目前,NB-IoT模組成本在100元~70元,商用初期距離當初預期的低于5美元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再次,誰能夠保證中國移動不在TDD頻段下商用eMTC呢?在Band39商用eMTC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網絡在那擺著,今年TD-LTE終端將支持Band34又釋放了什么信號,是為CA考慮的?中國移動高層也曾在MWC2017上希望整合來自不同行業的應用需求,通過定義標準的接口、統一的尺寸、通用的封裝,從而解決物聯網模組碎片化、兼容性低、缺乏規模效應的問題。
根據業界初步預估,NB-IoT通信模組出貨量進入百萬級,可推動成本下降15元;當銷量達到500萬級別,成本將下降50元;當銷量進入千萬級別,NB-IoT模組的成本等同于2G模組,低于5美金。
有長期侵淫于NB-IoT的業內人士對此表態不看好,此舉動了主流模塊廠商的奶酪,降低了他們的利潤空間。
eMTC的定位是重點支持具備高移動性需求的LPWA業務,并具備語音支持能力,與NB-IoT有著根本的差異,決定了中國移動在智能終端、智能家庭、智能電梯、戶外廣告和智能公交等領域大有所為,比如在戶外場景下,eMTC只要成本夠低,也將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eMTC和NB-IoT兩種通信技術,只能說功能相似,勢必會存在競爭。究竟誰去誰留,那就要看市場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