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車載智能系統的普及,汽車的角色定位也得到了新的詮釋。在用戶體驗駕駛帶來的快感與樂趣的同時,智能化、娛樂化越來越受用戶追捧。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可謂難舍難分,智能硬件與汽車互聯,已是大勢所趨。
2013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蘋果公布了其“iOS in the Car”項目,宣布向汽車領域進軍。
一年后,蘋果發布了iOS 7.1正式版,重大亮點就是支持鏈接智能車載系統CarPlay,只要將用戶的iPhone連接到啟用了CarPlay的汽車,就可使用“電話”、“音樂”、“地圖”、“信息”和第三方音頻應用程序,并可通過Siri或汽車觸摸屏進行控制,為Carplay提供了操作系統的支持。
就在同年1月,谷歌聯手奧迪、通用、本田、現代和英偉達成立了開放汽車聯盟,這是一家旨在使Android平臺入駐汽車的行業組織。
不久后,在2014年的Google I/O開幕式主題演講中,Android Auto被首度公之于眾。自此,蘋果、谷歌兩大勁敵開始比肩車聯網領域。
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最新預測數據,全球聯網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出貨量將在2017年達到5090萬臺。到那時,車聯網的比例會從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50%以上。屆時,將有超過5億的車輛會實現智能化。
如此龐大的市場,自然少不了巨頭們的身影。再加上市場中已有的車載系統普遍存在反應速度慢、操作界面復雜、無法與手機同步通訊錄等諸多問題,注重用戶體驗的谷歌、蘋果勢必能夠振興車載系統市場。
2014年7月2日,沃爾沃在中國正式發布Sensus品牌及相應的智能車載交互系統。并宣布,這一系統將同時兼容蘋果與安卓的車載移動系統CarPlay和Android Auto。
不久前,通用汽車也表示,今年年底前,將有14款雪佛蘭2016款車型支持蘋果CarPlay和谷歌Android Auto平臺。
盡管有越來越多傳統汽車廠商愿意與蘋果和谷歌合作,但是很顯然,在爭奪車載領域控制權的問題上,任何一家車企或車載硬件企業都不會妥協。事實上,蘋果、谷歌入侵車聯網只是打前哨,他們的終極目標是量產車。
今年2月,《華爾街日報》援引兩名知情人士的消息指出,蘋果一年前已悄悄啟動代號為“泰坦”的電動智能車計劃。一時間,果粉們激動不已。蘋果高級副總裁Jeff Williams表示:“汽車是終極的移動設備。”
眾所周知的是,喬布斯生前就曾打算開發蘋果的自主品牌汽車——iCar。駕駛著iCar,通過iPhone與Carplay系統互聯,享受各種高逼格的功能,這正是果粉們想要的。
據了解,蘋果的現金儲備為1780億美元,市值高達7500億美元,這個市值是大眾、雷諾、標致雪鐵龍、戴姆勒、寶馬、菲亞特和克萊斯勒市值總和的兩倍!
“我擔心有些公司有能力扮演行業破壞者的角色,”菲亞特克萊斯勒首席執行官馬爾喬內表示,“蘋果比任何一家汽車制造商都更有聲譽和財力。”
相較于蘋果造車的神秘,作為老對手的谷歌一直在潛心投資研發無人駕駛汽車,盡管跌跌撞撞,飽受安全質疑,項目開展6年來,發生過11次小事故,但自身在不斷完善。今年夏季,谷歌還將在山景城道路上投放25輛“泡泡”無人駕駛汽車,展開分析測試。
如果谷歌某天推出了量產的無人駕駛汽車,蘋果不可能坐以待斃。這也使人們越來越堅信,蘋果一定會造車。
拋出車載智能系統這些“小玩意”,暗地里卻在進行“秘密實驗”,蘋果和谷歌正在暗自較量。可能過不了多久,汽車領域就會發生顛覆你想象力的“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