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9日,第六屆全球汽車論壇在重慶悅來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全球汽車論壇主題選定為“大變革:重構產業體系”,從多位老總、媒體人發言的信息來看,大家更加關注汽車行業到底是夕陽行業還是朝陽行業。
因為隨著整個銷量下滑以及整個產能與銷量的不匹配,讓更多的人開始意味著汽車競爭的加劇,給予整個帶來悲觀信息,而隨著國內外巨頭介入智能汽車領域,似乎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另外一種新生。
筆者想從三個方面談談這種變化,以及整個變化過程外,如何進行相應的分工的問題,智能汽車不能等同于無人駕駛汽車,但是無人駕駛汽車則是智能汽車深化發展的一個方向,從深化方向談談這種概念更加具有意義,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核心有三個點:車輛行駛數據高速采集、車輛行駛數據高速處理和整車的智能控制。
第一:數據采集及交通狀態認知
汽車就像是一個瞎子,所以才需要司機駕駛,而無人駕駛汽車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辨識出周圍的交通狀態,也即是我們談到的數據采集。
東數據采集上來看,限制的因素主要是傳感器方面的因素,這方面是燒錢的硬件,或者換句話來講,一個基本上能夠滿足高速采集的傳感器,價位應該高于當下的中級車,而更為重要的是,一輛無人駕駛汽車上如果想要運行,還要安裝若干這樣的傳感器,這個時候如果找到能夠快速采集數據、同時物美價廉的傳感器,是無人駕駛汽車能夠持續下去的關鍵因素,當然,這個方面來講,更像是機器人的傳感系統,所以,我們看到谷歌無人駕駛的負責人來自霍普金森大學的機器人專業,也就無可厚非了,再回到主題,亞洲電子消費展展出的無人駕駛汽車,如果它能夠移動的話,我相信它更是有人在遙控,而不是基于這些傳感數據采集做出的動作,這樣的情況,家里兒童遙控的玩具和亞洲電子消費展遙控的車輛真的沒有本質區別。
第二:核心數據處理算法
除了辨識交通狀態之外,需要把辨識的對象進行處理,就像人思考一樣,即數據高速處理,車輛行駛數據高速處理是另外一個核心技術,采集過來的數據,如果不加處理,那么這個數據只能稱之為數據垃圾,在這樣的情況下,花費數額不菲的經費購買的傳感器就沒有意義,所以,我們通過處理器,把采集的信息進行定義,包括采集的交通路燈、交互車輛、人員等,辨識出來,傳遞給車輛控制做出一個適當的動作,在亞洲電子消費展看到的無人駕駛展車,事實上,這個方面也是不存在的,事實上,筆者分析下來各個企業,包括新興企業,在無人駕駛方面的動作的時候,都有意無意地避開了這個方面,因為這個操作起來困難太大,且不利于宣傳,事實上,沒有這個方面,即便通過咨詢公司來做這個事情,最重潛在的隱患是非常大的,筆者從去年開始,張羅了一幫小伙伴,從事這方面的算法開發,也許不久某一天,我會拿出比較成熟的核心技術來做一款無人駕駛車。
第三:智能汽車控制
駕駛員做完決定之后,需要的是執行,這是整車的智能控制,整車的智能控制方面,大家似乎都不陌生,這個控制與當下大家談到的整車控制有一定的共通之處,難度也是遠遠高于當下的整車控制,這里面主要的因素就是如何通過采集的數據、作出合理的判斷,然后執行出去,要知道現在很多汽車制造商用了很多年的時間去做整車控制器,到目前為止,多數汽車的整車控制器還是依靠供應商提供,所以很多人討論在整車智能控制領域到底是傳統企業更具優勢、還是新興企業更具優勢,筆者想要談到的是,是具有核心技術的更具優勢。
無人駕駛汽車,或者智能汽車領域,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變革,這些都是潛在的未來,筆者之前撰文也談到過,它或許像智能手機一樣,重新定義、更新我們的生活,這里面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怎么把雙手從駕駛的方向盤上解放出來,如果能夠解放出來,每天占據我們一大段時間等同于解放出來,這個帶來的潛在利好,影響深遠,當然,這種解放對于我們整個行業來講,最為重要的是通過核心技術去解決問題,世界上的革新都是通過技術解決共性的難題,而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就是我們上述談到的三個核心技術。
三項核心技術在整個智能汽車領域缺一不可,如果論及分工的問題,那么比較直觀的情況就是,汽車制造商更擅長汽車智能控制,數據采集可能相應的IT行業更加擅長,而數據處理則需要汽車制造商與IT行業的緊密結合。
所以,從這些角度上來看,如果車聯網行業是汽車行業的第二春的話,未來這份蛋糕不單純地誰顛覆誰,而是大家合作進行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