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之所以未能普及,很多人將問題歸結于設計不夠時尚,但這種說法并不全面。因為對于這類產品來說,軟件體驗也是至關重要的,而當前的智能手表的體驗很難稱得上讓人滿意。那么如何設計出足夠吸引人的智能手表UI呢?知名科技媒體《連線》(Wired)給出了自己的理解:
優秀可穿戴設備的4條基本原則
1.掃視,而非注視:智能手表不應該一直要求得到關注,特別是來自用戶眼睛的。用戶把目光留在智能手表上的時間只應該有幾秒而已,超過的話就和使用智能手機沒什么兩樣了
2.單次交互,多次顯示:智能手表應該主要去提供信息和提醒的顯示,而非帶來豐富的交互元素,也就是說,它們要顯示大量被被動消化的信息。
3.速度高于準確度:消費類智能手表應該變得靈活和有趣,并成為用戶當下的伙伴。這就是說,他們應該提供大量的可忽視建議,而非向當前的預測服務那樣花費更長的時間來提供更加準確的建議。
4.通過幻覺測試:智能手表可以被認為是前衛的設備,但它們不能像藍牙耳機那樣,讓用戶無法分辨電話里和周圍環境的聲音。
語音
自從蘋果發布Siri之后,外界就一直期待著語音控制成為下一件大事。考慮到智能手表沒有顯示虛擬鍵盤的空間,許多人都認為語音會成為和智能手表進行交互的理想方式。
但實際上,這是一條死路。語音的準確性非常低,同時依賴于相對安靜的環境(這顯然排除了任何公共地點,和可穿戴設備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馳)。這也就意味著用戶需要小心翼翼地盯著屏幕,并重復自己的命令,而這和上文4條基本原則的前三條都相悖。
手勢
相比語音,手勢控制是操控智能手表更為理想的方式。遙控、拍打、扭轉和翻轉等手勢都非常適合用來清除通知、跳過信息或歌曲播放、或者是代表確定或取消的操作。手勢控制也符合4條基本原則的前三條:它是一種掃視并交互的控制模式,側重于信息的快速顯示。這些手勢只是一些細微的動作,通過幻覺測試也沒有問題。
語境響應
大數據在過去幾年里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有能力根據語境來對信息和活動進行個性化,這方面有一個不錯的例子,那就是你可以在iOS上設置一個提醒,讓你在回家之后查看郵件。語境響應是面向用戶的,它會根據你當前的位置、情緒、活動、偏好和身體分析來重新排列信息和觸發事件。語境信息可以通過設計來滿足前三條基本原則,由于它只是向用戶提供當前可行的選擇,所以不存在幻覺問題。
無人領先的競賽
在2014年,智能手表或許終于要迎來轉折。谷歌已經展示了自己的Android Wear平臺,蘋果也隨時可能會帶來自己的iWatch。雖然機遇的存在已經非常清晰,但成功的方法還沒有人能摸準。筆者認為,手勢加語境響應將成為在這個市場上取勝的方式,而真正機遇的來臨要等到用戶界面和使用方式(健康、移動支付、后PC個人生產力)相結合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