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魔盒”來襲引發了新一輪的智能汽車大戰,也催生了車聯網智能產品動輒千億的市場前景,但要吃下這塊大蛋糕,光靠互聯網思維、宣傳和技術遠遠是不夠的,要在眾多智能車載產品中脫穎而出,汽車廠家最還是好思考一下:現在車聯網智能系統的產品不能做什么?
這個問題其實與“未來手機不能做什么”是一個道理的。過去10多年里,手機已經越來越神通廣大,徹底變成了一個隨身的移動解決終端,除了通話的"本能"之外,它還“吃掉”了掌上游戲機、卡片式相機、MP3音樂播放器、電子詞典和錄音筆等設備,接著又盯上了電子導航、移動支付等獵物,然后又通過移送終端給汽車發布指令實現無人駕駛,再然后就是手環、手表、眼鏡一類的可穿戴設備方興未艾……手機已經高調地占領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動作,沒有手機不成活。
當一種事物能夠進化成為人們社交生活的路由器時,它就會趨向萬能。從汽油汽車到智能汽車,除了方便你出行,現在它們也要像手機一樣聰明地替代你所有的出行生活,甚至主導你的生活:
“學會”自覺辨認車主
日前,福特公司聯合英特爾[微博]共同研究了如何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到汽車上。這個計劃名為Project Mobii,如果有人進入,系統會自動啟動裝于駕駛員前方的攝像頭來進行人臉識別,驗證駕駛員的身份。如果系統沒有通過駕駛員的驗證,就會自動拍照并發送到車主的智能手機上,以獲取車主是否允許發動車輛的權限。一旦通過車主的授權,汽車就會記住駕駛員的偏好,自動調整并適應。
自動調節空調設備
最近,捷豹路虎研發了一款“可自我學習的智能型汽車”,它能通過預判車主的每一個想法并代替他自動完成一些車內的操作,從而減少對駕駛員的干擾,降低事故發生率。
“自我學習”的汽車能在駕駛員和乘客乘坐汽車后記住他們的個性化需要。此后當車主和其他乘客靠近時,系統就會自動識別他們的愛好并將車內溫度、座椅位置甚至是方向盤的高低進行個性化的設置。它還能自動播放根據副駕和后座乘客個人喜好挑選的音樂和電臺。當乘客下車后,系統會自動調回駕駛員喜歡的頻道。
點擊視頻,看看捷豹路虎這款智能汽車如何自我學習
替家長控制子女
上文提到的Project Mobii系統除了能辨認車主,達到防賊的目的,在理論上還能用于家長控制,如控制子女聽歌音量、駕駛速度,甚至可以實時監控監視,如控制子女聽歌音量、駕駛速度,甚至可以實時監控監視。
家長控制功能的原理和辨認車主如出一轍,都是通過車內的攝像頭來確認駕駛人身份,如果是車主的子女使用汽車,系統會自動聯系車主的智能手機詢問汽車的使用權限,車主在這時就可以對子女開放一定的權限,并達到家長控制的目的。
為你節省時間
路虎的“自我學習型”汽車,就能通過對于車主日常行車路線的掌握比如查看車主的日歷來了解行程,以及智能路徑動態規劃來選擇最優路線,及時避免交通擁堵。如果路上可能出現交通擁堵,系統還會自動發出警告,提醒車主要提早出發。更讓人感覺貼心的是,如果系統監測車主可能會遲到某個會議,它會自動發信息告知會議舉辦方車主可能要遲到。
幫你與路人溝通
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目前正在與機器人(29.890, 0.81, 2.79%)專家和語言學家合作,希望讓自駕車與路人、乘客透過手勢等方式溝通。Project Mobii系統能夠識別駕駛人的手勢,配合語音命令與汽車進行互動。汽車內置攝像頭不僅能識別駕駛人身份,還能用來讀取駕駛人的手勢,無需任何按鈕即可進行各種相關操作。
做你的后視鏡
數月前,Nissan公布了一款把鏡面與屏幕結合的汽車后視鏡,兩者間可以實現轉換。在汽車后面裝有一個130萬像素的攝像頭,它會實時地把拍攝的視頻傳到藏在后視鏡里的屏幕上。它在光線昏暗、能見度低時能有效地運用,因為它內置了一個圖像處理軟件,讓司機擁有清晰的視野。
比你的伴侶更懂你的累
標志雪鐵龍在和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PFL)開發情緒偵測系統,它通過司機的臉部表情來識別他們的精神狀態,可以識別恐懼、憤怒、快樂、悲傷等情緒。該系統先收集用戶在不同的情緒照片,隨后開始分析,然后車內配備的紅外攝像頭會拍攝視頻并采用面部監測算法來進行處理,它能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
為你開條只亮綠燈的路
本田設計了一個“通用交通管理系統”(UTMS)。它借助車聯網,能綜合分析車輛位置、速度以及紅綠燈信息,分析出“建議車速區間”,讓車主在通過路口時恰好遇見綠燈,減少急剎,還能減少油耗。它能緩解交通擁堵,保證道路安全。
電動車的“好聲音”
在 2013年法蘭克福車展上,一位名叫詹姆士.布魯克斯的設計師提出了一項名為“動感音速”(Sonic Movement)的電動汽車音效提議——何不把每一輛電動汽車都變成可以譜出交響樂的“移動樂器”?布魯克斯認為,如果汽車的聲音可以音樂化,不但可以讓行人注意來車,也將能改善城市汽車噪音問題。
幫你收快遞
當貨物安全送達后,車主收到短信通知
沃爾沃研發出的“漫游送貨”(Roam Deliver)服務:讓沃爾沃車主能用車來替自己簽收網購貨物,即使他們人不在車附近。首先,車主需要在自己的智能設備下載一個特定的APP,然后把送貨地址欄也換成自己的車牌號碼,快遞員就可以通過GPS確定愛車的停泊位置。當快遞員即將要配送快件之前,提醒消息會發送給用戶,車主就可以通過APP向快遞員發送一個一次性虛擬秘鑰,快遞員可以用這個秘鑰打開汽車后備箱,物品放入汽車后備箱后秘鑰會自動失效,而這一切都會在車主的監控之下進行。
關于車跟人深入“交流"例子,數不勝數,事實也證明只有這樣,聰明的智能汽車才能一步步替換你的座駕,和替換你的生活。不過,當車聯網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只會迫不及待想讓車跟網絡、跟云端發生點什么,而不是通過聯接落腳到人,讓整個的聯接對人產生價值,去抓住用戶的痛點。似是而非的,又何止這些車聯網?
智能化對汽車產業格局的影響是革命性的,它不斷地更新人與車互動體驗,它像手機那樣每天變著花樣不斷消滅我們不能做的事情,介入我們的生活,替代你的習慣,讓所有人更加的依賴它,感謝它。譬如,這樣一個事實已經在發生:互聯網把車聯起來,然后車又把更多的車主和需要出行的人聯系在一起,接著就提供了一種汽車共享的新的出行方式——享用汽車不一定要擁有,或者擁有不完全是為了享用。你,已經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