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搭上了這條順風船,移動醫療產業就是其中之一。
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移動醫療產業規模已達到69億美元,預計2015年將會突破100億美元;其中,中國和美國將成為發展的主要動力。得益于2010年以來政策層面的放開,近幾年中國的移動醫療產業,也開始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爆發式增長。
從市場的需求來看,一方面,我國已于2010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65歲以上的人口已經超過總人口的14%。隨之而來的是老年群體的醫療、保健需求的急劇增長。另一方面,我國的醫療資源相對不足,醫療資源的分布也不均勻,供需的矛盾為B2C和O2O模式的移動醫療創造了發展空間。
2015年,預計我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42.3億元,同比增長48.9%。
面對如此大的市場,巨大潛力和無限商機,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進入這一領域。以百度、阿里、騰訊為首的國內互聯網巨頭通過大額投資、并購,整合了一部分知名的在線醫療平臺,借助本身的渠道優勢,擴大市場占有率,進入全方位的戰略布局。
2014年5月,支付寶錢包正式推出“未來醫院”計劃,截至2015年1月6日,支付寶未來醫院已覆蓋37家醫院,累計為超過30萬個患者提供服務。
2015年2月15日,百度數千萬美元戰略投資醫護網。
2015年4月3日,據健康元(600380)發布公告分析,騰訊CEO馬化騰和百仕達董事長歐亞平或將出資12.21億港元間接持有健康元4.81%的股份。
上述巨頭紛紛押寶移動醫療產業,加劇了行業的激烈競爭。
不過,國內資本雖然洶涌,但從研發基礎、社會需求的角度而言,中美的移動醫療發展也存在著很多差異。
在產品的市場定位上,中國大多數移動醫療企業的產品是面向患者的;而在美國,移動醫療產業側重醫生和醫院的需求。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在于我國的醫療資源相對缺乏,患者很難獲得高質量的治療,所以移動醫療企業試圖用搭建平臺的方式解決這種信息的不對稱。
而在美國,醫療資源相對豐富,最主要的問題是費用高昂、效率低下。由于全科醫生的普及,大部分患者都有固定的醫生。因而對于掛號預約以及就診平臺的需求不太強烈,但對于美國的醫生和醫院來說,如何提高效率、減少浪費、提升醫療質量,則是需要移動醫療企業提供服務的方向。
市場定位的不同也直接表現在企業發展方向上,據中科院撰寫的《國內外移動醫療技術及產業發展狀況調研報告》稱,我國的移動醫療企業大多采取傳統的O2O思維,以搭建平臺為主,解決患者信息不對稱和就醫難問題。
在美國,則更多地應用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美國第一家上市的移動醫療公司Epocrates就是這方面的代表。通過向醫護人員提供藥品查詢軟件以及健康數據管理系統實現盈利。總的看來,我國移動醫療企業的相關布局更多地還屬于戰略卡位,在底層數據的收集環節仍處于各自為戰的探索階段,而美國已經很好地運用了這些技術,從而提升醫療質量和控制成本。
同時,中美的移動醫療產業差異還源自中美傳統醫療產業的不同。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杏樹林CEO張遇升此前撰文認為,在國外,醫療健康產業通常都會有著很長的產業鏈。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都伴隨著整合和互動。但是在中國,由于大部分的醫療體系是歸政府所有,比較分散,整合的難度也很大。而美國,由于私有化程度高,已經基本實現了端到端的整合,從醫生轉診、在線診斷報告查看,到開具處方的整合。
不過,隨著政策的放開,國內企業也在進行著探索。比如阿里云醫院平臺就在積極地與公立醫院合作,推動醫療服務全流程線上管理的普及。其發展規劃為:與診所簽約,執業醫生入駐;打通零售藥渠道,引入第三方檢查/檢驗中心,引入醫療機構,探索醫保、商保報銷領域。
眼下看,和國外相比,我國的移動醫療產業還有一定的差距,仍處于起步與探索階段。醫療產業本身由于研發成本高、金額大,還需要政府的扶持與幫助,移動醫療產業的發展同樣也需要政府的引導與政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