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戰略正加速落地,在5月25日舉行的2016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暨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上傳出令人振奮的消息——據預測,未來5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年均增長率將超過50%,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數據中心。而先知先覺的企業巨頭們已開始在此布局,大數據產業儼然已成一座成色十足的“金礦”。
大數據產業
“十三五”規劃將出
在5月25日舉行的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暨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在主題演講中表示,以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經濟對促進傳統產業升級、培育壯大新動能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預測,未來5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年均增長率將超過50%,到2020年中國的數據總量將占全球數據總量20%,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數據資源大國和全球的數據中心。
而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信息經濟規模已經超過18萬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20萬億元,數據總量已經超過1000億,占全球數據總量的13%。
隨著大數據國家戰略加速落地,大數據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就在4月底舉行的“2016大數據產業峰會”上,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透露,正在制定大數據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計劃在今年下半年發布,目前正在各個方面征求意見。此外,據悉多個國家級產業促進政策,將在下半年陸續出臺。
大數據產業迎來“黃金期”
大數據將是新的生產要素,加上政策的支持,這無疑是一座富礦。眾多互聯網科技企業以及傳統生產企業顯然都意識到了這一點,紛紛在此布局。
根據IDC的最新預測,到2019年,來自大數據和業務分析的年度全球收入將從2015年的1220億美元增至1870億美元。其中,中國將會是最強力的增長點。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已達1105.6億元,較2014年增長44.15%。其中,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大數據軟件和大數據應用分別占比64.53%、25.47%和10%。
根據統計數據,目前已有42家計算機行業上市公司披露了2016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平均增速中位數為15%。從細分領域看,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子板塊平均增速中位數為65%。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數據分析服務在國內大數據產業中的占比仍保持較低水平,為24%左右。這和全球市場的數據分析服務占50%比例存在明顯差異,但也意味著擁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互聯網巨頭率先搶灘
而國內數據應用也正在興起,尤其是在金融、電信、政務、醫療、能源等行業已經起步,并逐步向其他行業擴展。
金融是較早引入大數據的,征信牌照也已向多家機構發放。以螞蟻金服推出的芝麻信用為例,其芝麻分來自淘寶、支付寶的數據占30-40%。通過綜合考慮個人用戶的信用歷史、行為偏好、履約能力、身份特質、人脈關系等信息,直接與其信用掛鉤,構筑信用消費生態。
而在醫療領域,百度也早已行動。自2012年至今,百度自身開發了百度醫療大腦、百度醫生、拇指醫生、百度健康、百度醫學、Dulife、百度直達號八個醫療板塊,并與多家互聯網醫療公司簽署合作協議。
另一巨頭騰訊則在數據運營上深耕多年。騰訊掌門人馬化騰在近日的大數據峰會上表示,在大數據和未來的生態里面,騰訊決定做三個基礎的要素:第一是云,第二是移動支付,第三是地理位置信息、LBS以及安全。對于在云方面的規劃,馬化騰認為,云的業務過去只是騰訊在內部使用。現在把它開放出來,“我們專注做連接,我們希望能和大家共建大數據的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