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數據網絡企業動態 → 正文

任正非蛻變:追逐滾滾洪流中的那張船票

責任編輯:editor005 作者:方興東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6-01-20 14:45:54 本文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文章(《任正非蛻變:中國首個世界頂級的企業戰略浮出水面》,詳見21世紀經濟報道2016年1月13日13版),得到了不少朋友的好評,其實我把最重要的一手留在了第二篇。與激情充沛的第一篇相比,這一篇我們注入更多的理性和冷靜,來剖析華為真正的挑戰。任正非講話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明確了終端的收入目標,“終端要敢于5年內超越100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但奇怪的是,對于華為其他兩塊業務以及華為整體目標,卻沒有提及。這種蹊蹺當然暗藏各種玄機。但是,回避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其他板塊蘊含著巨大的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很值得我們進行進一步的琢磨。

任正非講話通篇最重要的部分,其實是在第一段:“當前4K/2K/4G和企業政府對云服務的需求,使網絡及數據中心出現了戰略機會,這是我們的重大機會窗,我們要敢于在這個戰略機會窗開啟的時期,聚集力量,密集投資,飽和攻擊。撲上去,撕開它,縱深發展,橫向擴張。我們的戰略目的,就是高水平地把管道平臺做大、做強。”對云計算發出了堅定的沖鋒號角,是華為意義最大的一次突破。

“撲上去,撕開它”,想想看,這動作對于一個72歲的企業家來說,是多么富有狼性和令人動容的情景。今天,全中國最大的云就是馬云嘴上的那朵云。而從現在起,任正非的這朵云將拔地而起,“聚集力量,密集投資,飽和攻擊”。馬云與任正非的巔峰對決,將是接下來我們可以好好欣賞的最驚心動魄的時代情景。

顯然,對于華為來說,最大的變量,也是比終端更重大、更具戰略性和顛覆性的,還是云計算,這方面更關系到華為的立身之本,以及未來生死。對于云計算的戰略性認識,這一次任正非已經明晰和堅定。但是,迎接這場挑戰,并沒有如此輕松,任正非必須有更大的魄力與智慧才能真正完成華為的更高蛻變。

那就是正確應對兩大洪流的沖擊:一個是產業重構的洪流,一個是網絡空間的時代洪流。一小一大,一內一外,滾滾而來,都需高超的戰略和卓越的領導力。要化險為夷,并且順流而上,華為必須完成自身的三大超越:一個是對華為基本法確立的自我定位的超越;一個對華為傳統技術為本的超越;一個是自身商業模式的超越。挑戰定位,實現比技術創新更關鍵的商業模式創新,超越無法真正成為未來護命符的技術研發神話,華為三大挑戰都是非常艱巨的自我革命。

當下華為運營商業務、終端業務和企業業務三箭齊發,風光無比。前者已經如入無人之境,享受利潤豐厚;終端業務牛氣沖天,志在必得;而企業業務是其中最短的短板,也是目前規模最小的板塊。而接下來,正是這一塊,很可能將是華為核爆的中心。未來的華為,必須三江匯合,才能夠笑傲江湖,直達任正非真正的野心:稱雄全球高科技!這三江匯合包括:1.順應產業結構大調整,化危機為機遇,不成為犧牲品,而亂中取勝,趁勢崛起;2.任正非戰略思想的鳳凰涅槃,在否定之否定中完成一系列正確新戰略的部署;3.滿足新形勢、新戰場、新戰爭的內部團隊的快速成長。“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讓勝利的旗幟高高飄揚”。

“未來二三十年的世界會爆發一場巨大的技術革命,這是人類社會五千年來不曾有過的,其深度、廣度我們還想象不到。”二三十年實在過于久遠,華為真正的挑戰還在于這十年之內如何為自己牢牢抓住船票,確保自己在洪流過后,更高地佇立在行業之巔。

首先,我們察看正在到來的全球產業結構大調整的洪流。云計算要將全球3.5萬億美元的IT產業徹底重新格式化,這里面當然包括華為當下的主營業務——運營商業務。從目前亞馬遜云計算崛起的速度看,2020年就將是傳統運營商業務地動山搖的時刻,是新舊IT業的分水嶺。今天,運營商業務是華為最傲視群雄的部分,而那以后,卻可能逐漸成為其中更邊緣的業務。終端和云計算,將是新華為真正全新的兩條巨龍,殺傷力盡在其中。尤其是云計算,今天華為最短的短板,將是華為未來最銳利的鋒芒。云計算的最終覺醒,比亞馬遜晚了10年,比阿里晚了5年,但是,華為顯然有信心彌補這個時間差。

如果說華為是棵大樹,那么終端代表的是枝葉茂盛,繁花似錦,直達全球十億級消費者,這是未來任何一個頂級高科技企業的基本盤,否則就不可能接地氣和接天線。而云計算是這棵大樹真正的根系。華為不能在云計算獲得領先優勢,那么,肢體龐大的華為也依然會是風雨飄搖的。如果華為的未來僅僅轉變為消費主導,依然兇險。

毫無疑問,華為今日的輝煌依然有賴于舊有的IT業傳統架構:一個幾十年來由IT硬件、IT軟件、網絡與通信設備等各類產品搭建與構造的世界。過去將近30年時間,華為幸運地選擇了一個正確的市場,將中國制造的優勢和高科技需求引爆,完美地組合在一起。華為就像高科技領域的義烏小商品,終究一步步干趴了全球所有的競爭對手。

今天,華為登頂了,但是來不及享受太久的榮耀和松懈,華為賴以成功的舊有產業結構卻崩潰在即。即使華為再強大,支撐華為現有輝煌的舊有格局不再,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華為必須在新的產業格局下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夠安全走過自己的下一個30年。

今天,在亞馬遜AWS云計算的策動下,很多著名企業已大膽關閉了所有自己的私有數據中心,轉而使用從亞馬遜租賃的計算機、存儲器、軟件和其它服務。美國網絡視頻領軍企業Netflix、美國老牌財務軟件Intuit以及和華為同臺競技的網絡設備制造商Juniper,雖然它們所處行業不同,但是一個共同的舉措就是:將全部的業務建立在亞馬遜云服務上,而徹底廢棄自己購買與搭建的IT系統。通過此舉,他們迅速成為行業的楷模,搶先拿到了通向未來的船票。2015年年中,Netflix關閉了自己的最后一個主要數據中心。接下來十年內,大批的企業都會主動或者被動地追隨他們,完全使用亞馬遜的服務,再也不需要自己擁有軟件和硬件。

目前云計算上,除了亞馬遜一馬當先之外,大家都還沒有脫穎而出,中國市場更是如此。大家都還在起跑線上摸打滾爬。但是,一旦開始出現領先者,強者愈強的猶太效應就會發揮威力。目前,我們已經可以逐漸看清楚的是,云計算將顛覆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傳統軟件業,PC、服務器、存儲和網絡通訊設備等硬件行業,以及傳統咨詢業和IT服務業。甚至通信運營商都可能面臨顛覆。

今天,很多印度人是這樣典型的方式:他們花大約15美元買一部智能手機,然后去“蹭”免費無線網,而不再買昂貴的流量套餐。你可不要輕易嘲笑他們,他們很可能的下一個30億網民最典型的上網方式之一。再看看如今,谷歌、Facebook和尼葛洛龐帝等都在嘗試各種方式,爭取早日實現讓全球網民免費聯上高速網絡。無人機、平流層氣球和衛星等方式,都準備各顯神通。這種趨勢下,全球的運營商哪里還有光明的未來?而這一切,都是支撐華為今天輝煌的最核心業務的金主。等到傳統通信運營商被邊緣化,甚至被顛覆的一天,華為如何消化這個過程中巨大的陣痛?

第一大挑戰是超越華為基本法的束縛。出臺于20年前的華為基本法,堪稱華為走向成功的葵花寶典。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但是,今天華為到了必須自我否定的時候。動動根子又有如何?華為基本法的第一條中的關鍵點就是:“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而無論是云計算,還是未來終端業務的增值服務平臺,顯然都是真正的信息服務業,而且不乏遲早要與自己的衣食父母——運營商進行競爭和博弈的業務。“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業務服務、一切為了勝利”,這場產業變革不僅僅是業務更替,也不是簡單的戰略轉移,必須有自我革命的勇氣。

第二大挑戰可能更加直面挑戰固有的觀念,那就是對華為技術神話的超越。以技術創新著稱的華為,積累的技術創新底蘊無疑是最值得驕傲的,也就是任正非自己所堪稱的“核保護傘”。是他今日面向全球,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最大底氣。任正非一貫對互聯網思維不屑,對風風火火的互聯網模式從不高看,對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卻推崇備至。

事實上,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不是當下流行的各種互聯網雞湯,而是面向一個全球數十億人同時在線的網絡空間,這是更大的時代的滾滾洪流。人類生活在一個越來越超越現實空間,并且主導現實空間的網絡空間新時代。終端是每一個人進入網絡空間的入口,云計算是整個網絡空間的基礎設施和支撐平臺。而人、企業與組織的各種行為與活動,都越來越全面通過網絡空間來主導。未來全球第一陣營的高科技企業事實上就是主導網絡空間中的主力軍。不深刻理解網絡空間思維,就無法理解為什么商業模式創新的突破遠比技術和產品創新更為關鍵。掌控了創新的商業模式,主導了全球實時互動、動態響應的十億級消費者,新的技術和產品就會有更大的騰挪空間來采納和適應。

2014年我參觀蘋果總部,給我留下最大沖擊力的,是蘋果以位列所有高科技企業研發比例最低而驕傲。而不是全世界人人都以最高為榮。他們的理由是:蘋果所有的研發投入,無論是軟件、硬件和服務,都緊密圍繞同一個系統,所以研發可以做到多快好省,企業自身最集約的研發才是真功夫。用最節省的研發產生最大的效益,這才是蘋果成功的最大秘密之一。

蘋果一位高級經理說:你們知道微軟有多少套系統嗎?估計他們自己都沒有人數得清楚。他們高額的研發投入其實大多數浪費在最終沒用的系統之中。而實際上,蘋果真正最大的研發投入是其生態上數以百萬計的第三方合作伙伴。這種一個企業匯聚將近10萬研發人員的單個企業封閉研發的模式,正面臨全新的開放式創新模式的競爭和挑戰。所以,華為必須把自己現有的技術優勢盡快轉化為新的主戰場的能量。依靠傳統知識產權的保護制度,再也不能保障企業的安全。“以自己為中心遲早是要滅亡的”,任正非深知這一點。面向未來,最大的陷阱就是:華為今日最為驕傲的技術研發神話,千萬不能成為未來變革和突破的最大障礙。

所以,華為的第三大挑戰就是完成商業模式的變革,徹底改變現有完成以產品導向的三大業務體系。將根深蒂固的產品思維轉變為真正服務思維。今日華為全球矚目,人人刮目相看。但是,與當今全球最頂級的高科技企業相比,華為最大的軟肋在于:華為目前缺乏一個真正的抓手,一個統一的核心平臺,將不同的業務和產品構成強大協同的有機體。既缺乏像谷歌、Facebook、阿里這樣匯聚每天十億級活躍用戶的網絡平臺,更缺乏蘋果iSO、微軟視窗和谷歌安卓這樣能夠對用戶和應用強控制的系統級平臺。未來頂級企業的最直觀體現是:它們可以一目了然,實時動態了解十億級用戶當下的活躍狀態、行為特征和趨勢走向。是鮮活用戶的大數據而不再是傳統的行業邊界,來指導整個公司的戰略戰術。(編輯 張立偉)

上一篇文章(《任正非蛻變:中國首個世界頂級的企業戰略浮出水面》,詳見21世紀經濟報道2016年1月13日13版),得到了不少朋友的好評,其實我把最重要的一手留在了第二篇。與激情充沛的第一篇相比,這一篇我們注入更多的理性和冷靜,來剖析華為真正的挑戰。任正非講話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明確了終端的收入目標,“終端要敢于5年內超越100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但奇怪的是,對于華為其他兩塊業務以及華為整體目標,卻沒有提及。這種蹊蹺當然暗藏各種玄機。但是,回避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其他板塊蘊含著巨大的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很值得我們進行進一步的琢磨。

任正非講話通篇最重要的部分,其實是在第一段:“當前4K/2K/4G和企業政府對云服務的需求,使網絡及數據中心出現了戰略機會,這是我們的重大機會窗,我們要敢于在這個戰略機會窗開啟的時期,聚集力量,密集投資,飽和攻擊。撲上去,撕開它,縱深發展,橫向擴張。我們的戰略目的,就是高水平地把管道平臺做大、做強。”對云計算發出了堅定的沖鋒號角,是華為意義最大的一次突破。

“撲上去,撕開它”,想想看,這動作對于一個72歲的企業家來說,是多么富有狼性和令人動容的情景。今天,全中國最大的云就是馬云嘴上的那朵云。而從現在起,任正非的這朵云將拔地而起,“聚集力量,密集投資,飽和攻擊”。馬云與任正非的巔峰對決,將是接下來我們可以好好欣賞的最驚心動魄的時代情景。

顯然,對于華為來說,最大的變量,也是比終端更重大、更具戰略性和顛覆性的,還是云計算,這方面更關系到華為的立身之本,以及未來生死。對于云計算的戰略性認識,這一次任正非已經明晰和堅定。但是,迎接這場挑戰,并沒有如此輕松,任正非必須有更大的魄力與智慧才能真正完成華為的更高蛻變。

那就是正確應對兩大洪流的沖擊:一個是產業重構的洪流,一個是網絡空間的時代洪流。一小一大,一內一外,滾滾而來,都需高超的戰略和卓越的領導力。要化險為夷,并且順流而上,華為必須完成自身的三大超越:一個是對華為基本法確立的自我定位的超越;一個對華為傳統技術為本的超越;一個是自身商業模式的超越。挑戰定位,實現比技術創新更關鍵的商業模式創新,超越無法真正成為未來護命符的技術研發神話,華為三大挑戰都是非常艱巨的自我革命。

當下華為運營商業務、終端業務和企業業務三箭齊發,風光無比。前者已經如入無人之境,享受利潤豐厚;終端業務牛氣沖天,志在必得;而企業業務是其中最短的短板,也是目前規模最小的板塊。而接下來,正是這一塊,很可能將是華為核爆的中心。未來的華為,必須三江匯合,才能夠笑傲江湖,直達任正非真正的野心:稱雄全球高科技!這三江匯合包括:1.順應產業結構大調整,化危機為機遇,不成為犧牲品,而亂中取勝,趁勢崛起;2.任正非戰略思想的鳳凰涅槃,在否定之否定中完成一系列正確新戰略的部署;3.滿足新形勢、新戰場、新戰爭的內部團隊的快速成長。“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讓勝利的旗幟高高飄揚”。

“未來二三十年的世界會爆發一場巨大的技術革命,這是人類社會五千年來不曾有過的,其深度、廣度我們還想象不到。”二三十年實在過于久遠,華為真正的挑戰還在于這十年之內如何為自己牢牢抓住船票,確保自己在洪流過后,更高地佇立在行業之巔。

首先,我們察看正在到來的全球產業結構大調整的洪流。云計算要將全球3.5萬億美元的IT產業徹底重新格式化,這里面當然包括華為當下的主營業務——運營商業務。從目前亞馬遜云計算崛起的速度看,2020年就將是傳統運營商業務地動山搖的時刻,是新舊IT業的分水嶺。今天,運營商業務是華為最傲視群雄的部分,而那以后,卻可能逐漸成為其中更邊緣的業務。終端和云計算,將是新華為真正全新的兩條巨龍,殺傷力盡在其中。尤其是云計算,今天華為最短的短板,將是華為未來最銳利的鋒芒。云計算的最終覺醒,比亞馬遜晚了10年,比阿里晚了5年,但是,華為顯然有信心彌補這個時間差。

如果說華為是棵大樹,那么終端代表的是枝葉茂盛,繁花似錦,直達全球十億級消費者,這是未來任何一個頂級高科技企業的基本盤,否則就不可能接地氣和接天線。而云計算是這棵大樹真正的根系。華為不能在云計算獲得領先優勢,那么,肢體龐大的華為也依然會是風雨飄搖的。如果華為的未來僅僅轉變為消費主導,依然兇險。

毫無疑問,華為今日的輝煌依然有賴于舊有的IT業傳統架構:一個幾十年來由IT硬件、IT軟件、網絡與通信設備等各類產品搭建與構造的世界。過去將近30年時間,華為幸運地選擇了一個正確的市場,將中國制造的優勢和高科技需求引爆,完美地組合在一起。華為就像高科技領域的義烏小商品,終究一步步干趴了全球所有的競爭對手。

今天,華為登頂了,但是來不及享受太久的榮耀和松懈,華為賴以成功的舊有產業結構卻崩潰在即。即使華為再強大,支撐華為現有輝煌的舊有格局不再,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華為必須在新的產業格局下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夠安全走過自己的下一個30年。

今天,在亞馬遜AWS云計算的策動下,很多著名企業已大膽關閉了所有自己的私有數據中心,轉而使用從亞馬遜租賃的計算機、存儲器、軟件和其它服務。美國網絡視頻領軍企業Netflix、美國老牌財務軟件Intuit以及和華為同臺競技的網絡設備制造商Juniper,雖然它們所處行業不同,但是一個共同的舉措就是:將全部的業務建立在亞馬遜云服務上,而徹底廢棄自己購買與搭建的IT系統。通過此舉,他們迅速成為行業的楷模,搶先拿到了通向未來的船票。2015年年中,Netflix關閉了自己的最后一個主要數據中心。接下來十年內,大批的企業都會主動或者被動地追隨他們,完全使用亞馬遜的服務,再也不需要自己擁有軟件和硬件。

目前云計算上,除了亞馬遜一馬當先之外,大家都還沒有脫穎而出,中國市場更是如此。大家都還在起跑線上摸打滾爬。但是,一旦開始出現領先者,強者愈強的猶太效應就會發揮威力。目前,我們已經可以逐漸看清楚的是,云計算將顛覆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傳統軟件業,PC、服務器、存儲和網絡通訊設備等硬件行業,以及傳統咨詢業和IT服務業。甚至通信運營商都可能面臨顛覆。

今天,很多印度人是這樣典型的方式:他們花大約15美元買一部智能手機,然后去“蹭”免費無線網,而不再買昂貴的流量套餐。你可不要輕易嘲笑他們,他們很可能的下一個30億網民最典型的上網方式之一。再看看如今,谷歌、Facebook和尼葛洛龐帝等都在嘗試各種方式,爭取早日實現讓全球網民免費聯上高速網絡。無人機、平流層氣球和衛星等方式,都準備各顯神通。這種趨勢下,全球的運營商哪里還有光明的未來?而這一切,都是支撐華為今天輝煌的最核心業務的金主。等到傳統通信運營商被邊緣化,甚至被顛覆的一天,華為如何消化這個過程中巨大的陣痛?

第一大挑戰是超越華為基本法的束縛。出臺于20年前的華為基本法,堪稱華為走向成功的葵花寶典。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但是,今天華為到了必須自我否定的時候。動動根子又有如何?華為基本法的第一條中的關鍵點就是:“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而無論是云計算,還是未來終端業務的增值服務平臺,顯然都是真正的信息服務業,而且不乏遲早要與自己的衣食父母——運營商進行競爭和博弈的業務。“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業務服務、一切為了勝利”,這場產業變革不僅僅是業務更替,也不是簡單的戰略轉移,必須有自我革命的勇氣。

第二大挑戰可能更加直面挑戰固有的觀念,那就是對華為技術神話的超越。以技術創新著稱的華為,積累的技術創新底蘊無疑是最值得驕傲的,也就是任正非自己所堪稱的“核保護傘”。是他今日面向全球,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最大底氣。任正非一貫對互聯網思維不屑,對風風火火的互聯網模式從不高看,對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卻推崇備至。

事實上,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不是當下流行的各種互聯網雞湯,而是面向一個全球數十億人同時在線的網絡空間,這是更大的時代的滾滾洪流。人類生活在一個越來越超越現實空間,并且主導現實空間的網絡空間新時代。終端是每一個人進入網絡空間的入口,云計算是整個網絡空間的基礎設施和支撐平臺。而人、企業與組織的各種行為與活動,都越來越全面通過網絡空間來主導。未來全球第一陣營的高科技企業事實上就是主導網絡空間中的主力軍。不深刻理解網絡空間思維,就無法理解為什么商業模式創新的突破遠比技術和產品創新更為關鍵。掌控了創新的商業模式,主導了全球實時互動、動態響應的十億級消費者,新的技術和產品就會有更大的騰挪空間來采納和適應。

2014年我參觀蘋果總部,給我留下最大沖擊力的,是蘋果以位列所有高科技企業研發比例最低而驕傲。而不是全世界人人都以最高為榮。他們的理由是:蘋果所有的研發投入,無論是軟件、硬件和服務,都緊密圍繞同一個系統,所以研發可以做到多快好省,企業自身最集約的研發才是真功夫。用最節省的研發產生最大的效益,這才是蘋果成功的最大秘密之一。

蘋果一位高級經理說:你們知道微軟有多少套系統嗎?估計他們自己都沒有人數得清楚。他們高額的研發投入其實大多數浪費在最終沒用的系統之中。而實際上,蘋果真正最大的研發投入是其生態上數以百萬計的第三方合作伙伴。這種一個企業匯聚將近10萬研發人員的單個企業封閉研發的模式,正面臨全新的開放式創新模式的競爭和挑戰。所以,華為必須把自己現有的技術優勢盡快轉化為新的主戰場的能量。依靠傳統知識產權的保護制度,再也不能保障企業的安全。“以自己為中心遲早是要滅亡的”,任正非深知這一點。面向未來,最大的陷阱就是:華為今日最為驕傲的技術研發神話,千萬不能成為未來變革和突破的最大障礙。

所以,華為的第三大挑戰就是完成商業模式的變革,徹底改變現有完成以產品導向的三大業務體系。將根深蒂固的產品思維轉變為真正服務思維。今日華為全球矚目,人人刮目相看。但是,與當今全球最頂級的高科技企業相比,華為最大的軟肋在于:華為目前缺乏一個真正的抓手,一個統一的核心平臺,將不同的業務和產品構成強大協同的有機體。既缺乏像谷歌、Facebook、阿里這樣匯聚每天十億級活躍用戶的網絡平臺,更缺乏蘋果iSO、微軟視窗和谷歌安卓這樣能夠對用戶和應用強控制的系統級平臺。未來頂級企業的最直觀體現是:它們可以一目了然,實時動態了解十億級用戶當下的活躍狀態、行為特征和趨勢走向。是鮮活用戶的大數據而不再是傳統的行業邊界,來指導整個公司的戰略戰術。

關鍵字:華為任正非谷歌

本文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x 任正非蛻變:追逐滾滾洪流中的那張船票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數據網絡企業動態 → 正文

任正非蛻變:追逐滾滾洪流中的那張船票

責任編輯:editor005 作者:方興東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6-01-20 14:45:54 本文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篇文章(《任正非蛻變:中國首個世界頂級的企業戰略浮出水面》,詳見21世紀經濟報道2016年1月13日13版),得到了不少朋友的好評,其實我把最重要的一手留在了第二篇。與激情充沛的第一篇相比,這一篇我們注入更多的理性和冷靜,來剖析華為真正的挑戰。任正非講話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明確了終端的收入目標,“終端要敢于5年內超越100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但奇怪的是,對于華為其他兩塊業務以及華為整體目標,卻沒有提及。這種蹊蹺當然暗藏各種玄機。但是,回避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其他板塊蘊含著巨大的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很值得我們進行進一步的琢磨。

任正非講話通篇最重要的部分,其實是在第一段:“當前4K/2K/4G和企業政府對云服務的需求,使網絡及數據中心出現了戰略機會,這是我們的重大機會窗,我們要敢于在這個戰略機會窗開啟的時期,聚集力量,密集投資,飽和攻擊。撲上去,撕開它,縱深發展,橫向擴張。我們的戰略目的,就是高水平地把管道平臺做大、做強。”對云計算發出了堅定的沖鋒號角,是華為意義最大的一次突破。

“撲上去,撕開它”,想想看,這動作對于一個72歲的企業家來說,是多么富有狼性和令人動容的情景。今天,全中國最大的云就是馬云嘴上的那朵云。而從現在起,任正非的這朵云將拔地而起,“聚集力量,密集投資,飽和攻擊”。馬云與任正非的巔峰對決,將是接下來我們可以好好欣賞的最驚心動魄的時代情景。

顯然,對于華為來說,最大的變量,也是比終端更重大、更具戰略性和顛覆性的,還是云計算,這方面更關系到華為的立身之本,以及未來生死。對于云計算的戰略性認識,這一次任正非已經明晰和堅定。但是,迎接這場挑戰,并沒有如此輕松,任正非必須有更大的魄力與智慧才能真正完成華為的更高蛻變。

那就是正確應對兩大洪流的沖擊:一個是產業重構的洪流,一個是網絡空間的時代洪流。一小一大,一內一外,滾滾而來,都需高超的戰略和卓越的領導力。要化險為夷,并且順流而上,華為必須完成自身的三大超越:一個是對華為基本法確立的自我定位的超越;一個對華為傳統技術為本的超越;一個是自身商業模式的超越。挑戰定位,實現比技術創新更關鍵的商業模式創新,超越無法真正成為未來護命符的技術研發神話,華為三大挑戰都是非常艱巨的自我革命。

當下華為運營商業務、終端業務和企業業務三箭齊發,風光無比。前者已經如入無人之境,享受利潤豐厚;終端業務牛氣沖天,志在必得;而企業業務是其中最短的短板,也是目前規模最小的板塊。而接下來,正是這一塊,很可能將是華為核爆的中心。未來的華為,必須三江匯合,才能夠笑傲江湖,直達任正非真正的野心:稱雄全球高科技!這三江匯合包括:1.順應產業結構大調整,化危機為機遇,不成為犧牲品,而亂中取勝,趁勢崛起;2.任正非戰略思想的鳳凰涅槃,在否定之否定中完成一系列正確新戰略的部署;3.滿足新形勢、新戰場、新戰爭的內部團隊的快速成長。“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讓勝利的旗幟高高飄揚”。

“未來二三十年的世界會爆發一場巨大的技術革命,這是人類社會五千年來不曾有過的,其深度、廣度我們還想象不到。”二三十年實在過于久遠,華為真正的挑戰還在于這十年之內如何為自己牢牢抓住船票,確保自己在洪流過后,更高地佇立在行業之巔。

首先,我們察看正在到來的全球產業結構大調整的洪流。云計算要將全球3.5萬億美元的IT產業徹底重新格式化,這里面當然包括華為當下的主營業務——運營商業務。從目前亞馬遜云計算崛起的速度看,2020年就將是傳統運營商業務地動山搖的時刻,是新舊IT業的分水嶺。今天,運營商業務是華為最傲視群雄的部分,而那以后,卻可能逐漸成為其中更邊緣的業務。終端和云計算,將是新華為真正全新的兩條巨龍,殺傷力盡在其中。尤其是云計算,今天華為最短的短板,將是華為未來最銳利的鋒芒。云計算的最終覺醒,比亞馬遜晚了10年,比阿里晚了5年,但是,華為顯然有信心彌補這個時間差。

如果說華為是棵大樹,那么終端代表的是枝葉茂盛,繁花似錦,直達全球十億級消費者,這是未來任何一個頂級高科技企業的基本盤,否則就不可能接地氣和接天線。而云計算是這棵大樹真正的根系。華為不能在云計算獲得領先優勢,那么,肢體龐大的華為也依然會是風雨飄搖的。如果華為的未來僅僅轉變為消費主導,依然兇險。

毫無疑問,華為今日的輝煌依然有賴于舊有的IT業傳統架構:一個幾十年來由IT硬件、IT軟件、網絡與通信設備等各類產品搭建與構造的世界。過去將近30年時間,華為幸運地選擇了一個正確的市場,將中國制造的優勢和高科技需求引爆,完美地組合在一起。華為就像高科技領域的義烏小商品,終究一步步干趴了全球所有的競爭對手。

今天,華為登頂了,但是來不及享受太久的榮耀和松懈,華為賴以成功的舊有產業結構卻崩潰在即。即使華為再強大,支撐華為現有輝煌的舊有格局不再,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華為必須在新的產業格局下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夠安全走過自己的下一個30年。

今天,在亞馬遜AWS云計算的策動下,很多著名企業已大膽關閉了所有自己的私有數據中心,轉而使用從亞馬遜租賃的計算機、存儲器、軟件和其它服務。美國網絡視頻領軍企業Netflix、美國老牌財務軟件Intuit以及和華為同臺競技的網絡設備制造商Juniper,雖然它們所處行業不同,但是一個共同的舉措就是:將全部的業務建立在亞馬遜云服務上,而徹底廢棄自己購買與搭建的IT系統。通過此舉,他們迅速成為行業的楷模,搶先拿到了通向未來的船票。2015年年中,Netflix關閉了自己的最后一個主要數據中心。接下來十年內,大批的企業都會主動或者被動地追隨他們,完全使用亞馬遜的服務,再也不需要自己擁有軟件和硬件。

目前云計算上,除了亞馬遜一馬當先之外,大家都還沒有脫穎而出,中國市場更是如此。大家都還在起跑線上摸打滾爬。但是,一旦開始出現領先者,強者愈強的猶太效應就會發揮威力。目前,我們已經可以逐漸看清楚的是,云計算將顛覆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傳統軟件業,PC、服務器、存儲和網絡通訊設備等硬件行業,以及傳統咨詢業和IT服務業。甚至通信運營商都可能面臨顛覆。

今天,很多印度人是這樣典型的方式:他們花大約15美元買一部智能手機,然后去“蹭”免費無線網,而不再買昂貴的流量套餐。你可不要輕易嘲笑他們,他們很可能的下一個30億網民最典型的上網方式之一。再看看如今,谷歌、Facebook和尼葛洛龐帝等都在嘗試各種方式,爭取早日實現讓全球網民免費聯上高速網絡。無人機、平流層氣球和衛星等方式,都準備各顯神通。這種趨勢下,全球的運營商哪里還有光明的未來?而這一切,都是支撐華為今天輝煌的最核心業務的金主。等到傳統通信運營商被邊緣化,甚至被顛覆的一天,華為如何消化這個過程中巨大的陣痛?

第一大挑戰是超越華為基本法的束縛。出臺于20年前的華為基本法,堪稱華為走向成功的葵花寶典。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但是,今天華為到了必須自我否定的時候。動動根子又有如何?華為基本法的第一條中的關鍵點就是:“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而無論是云計算,還是未來終端業務的增值服務平臺,顯然都是真正的信息服務業,而且不乏遲早要與自己的衣食父母——運營商進行競爭和博弈的業務。“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業務服務、一切為了勝利”,這場產業變革不僅僅是業務更替,也不是簡單的戰略轉移,必須有自我革命的勇氣。

第二大挑戰可能更加直面挑戰固有的觀念,那就是對華為技術神話的超越。以技術創新著稱的華為,積累的技術創新底蘊無疑是最值得驕傲的,也就是任正非自己所堪稱的“核保護傘”。是他今日面向全球,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最大底氣。任正非一貫對互聯網思維不屑,對風風火火的互聯網模式從不高看,對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卻推崇備至。

事實上,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不是當下流行的各種互聯網雞湯,而是面向一個全球數十億人同時在線的網絡空間,這是更大的時代的滾滾洪流。人類生活在一個越來越超越現實空間,并且主導現實空間的網絡空間新時代。終端是每一個人進入網絡空間的入口,云計算是整個網絡空間的基礎設施和支撐平臺。而人、企業與組織的各種行為與活動,都越來越全面通過網絡空間來主導。未來全球第一陣營的高科技企業事實上就是主導網絡空間中的主力軍。不深刻理解網絡空間思維,就無法理解為什么商業模式創新的突破遠比技術和產品創新更為關鍵。掌控了創新的商業模式,主導了全球實時互動、動態響應的十億級消費者,新的技術和產品就會有更大的騰挪空間來采納和適應。

2014年我參觀蘋果總部,給我留下最大沖擊力的,是蘋果以位列所有高科技企業研發比例最低而驕傲。而不是全世界人人都以最高為榮。他們的理由是:蘋果所有的研發投入,無論是軟件、硬件和服務,都緊密圍繞同一個系統,所以研發可以做到多快好省,企業自身最集約的研發才是真功夫。用最節省的研發產生最大的效益,這才是蘋果成功的最大秘密之一。

蘋果一位高級經理說:你們知道微軟有多少套系統嗎?估計他們自己都沒有人數得清楚。他們高額的研發投入其實大多數浪費在最終沒用的系統之中。而實際上,蘋果真正最大的研發投入是其生態上數以百萬計的第三方合作伙伴。這種一個企業匯聚將近10萬研發人員的單個企業封閉研發的模式,正面臨全新的開放式創新模式的競爭和挑戰。所以,華為必須把自己現有的技術優勢盡快轉化為新的主戰場的能量。依靠傳統知識產權的保護制度,再也不能保障企業的安全。“以自己為中心遲早是要滅亡的”,任正非深知這一點。面向未來,最大的陷阱就是:華為今日最為驕傲的技術研發神話,千萬不能成為未來變革和突破的最大障礙。

所以,華為的第三大挑戰就是完成商業模式的變革,徹底改變現有完成以產品導向的三大業務體系。將根深蒂固的產品思維轉變為真正服務思維。今日華為全球矚目,人人刮目相看。但是,與當今全球最頂級的高科技企業相比,華為最大的軟肋在于:華為目前缺乏一個真正的抓手,一個統一的核心平臺,將不同的業務和產品構成強大協同的有機體。既缺乏像谷歌、Facebook、阿里這樣匯聚每天十億級活躍用戶的網絡平臺,更缺乏蘋果iSO、微軟視窗和谷歌安卓這樣能夠對用戶和應用強控制的系統級平臺。未來頂級企業的最直觀體現是:它們可以一目了然,實時動態了解十億級用戶當下的活躍狀態、行為特征和趨勢走向。是鮮活用戶的大數據而不再是傳統的行業邊界,來指導整個公司的戰略戰術。(編輯 張立偉)

上一篇文章(《任正非蛻變:中國首個世界頂級的企業戰略浮出水面》,詳見21世紀經濟報道2016年1月13日13版),得到了不少朋友的好評,其實我把最重要的一手留在了第二篇。與激情充沛的第一篇相比,這一篇我們注入更多的理性和冷靜,來剖析華為真正的挑戰。任正非講話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明確了終端的收入目標,“終端要敢于5年內超越100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但奇怪的是,對于華為其他兩塊業務以及華為整體目標,卻沒有提及。這種蹊蹺當然暗藏各種玄機。但是,回避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其他板塊蘊含著巨大的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很值得我們進行進一步的琢磨。

任正非講話通篇最重要的部分,其實是在第一段:“當前4K/2K/4G和企業政府對云服務的需求,使網絡及數據中心出現了戰略機會,這是我們的重大機會窗,我們要敢于在這個戰略機會窗開啟的時期,聚集力量,密集投資,飽和攻擊。撲上去,撕開它,縱深發展,橫向擴張。我們的戰略目的,就是高水平地把管道平臺做大、做強。”對云計算發出了堅定的沖鋒號角,是華為意義最大的一次突破。

“撲上去,撕開它”,想想看,這動作對于一個72歲的企業家來說,是多么富有狼性和令人動容的情景。今天,全中國最大的云就是馬云嘴上的那朵云。而從現在起,任正非的這朵云將拔地而起,“聚集力量,密集投資,飽和攻擊”。馬云與任正非的巔峰對決,將是接下來我們可以好好欣賞的最驚心動魄的時代情景。

顯然,對于華為來說,最大的變量,也是比終端更重大、更具戰略性和顛覆性的,還是云計算,這方面更關系到華為的立身之本,以及未來生死。對于云計算的戰略性認識,這一次任正非已經明晰和堅定。但是,迎接這場挑戰,并沒有如此輕松,任正非必須有更大的魄力與智慧才能真正完成華為的更高蛻變。

那就是正確應對兩大洪流的沖擊:一個是產業重構的洪流,一個是網絡空間的時代洪流。一小一大,一內一外,滾滾而來,都需高超的戰略和卓越的領導力。要化險為夷,并且順流而上,華為必須完成自身的三大超越:一個是對華為基本法確立的自我定位的超越;一個對華為傳統技術為本的超越;一個是自身商業模式的超越。挑戰定位,實現比技術創新更關鍵的商業模式創新,超越無法真正成為未來護命符的技術研發神話,華為三大挑戰都是非常艱巨的自我革命。

當下華為運營商業務、終端業務和企業業務三箭齊發,風光無比。前者已經如入無人之境,享受利潤豐厚;終端業務牛氣沖天,志在必得;而企業業務是其中最短的短板,也是目前規模最小的板塊。而接下來,正是這一塊,很可能將是華為核爆的中心。未來的華為,必須三江匯合,才能夠笑傲江湖,直達任正非真正的野心:稱雄全球高科技!這三江匯合包括:1.順應產業結構大調整,化危機為機遇,不成為犧牲品,而亂中取勝,趁勢崛起;2.任正非戰略思想的鳳凰涅槃,在否定之否定中完成一系列正確新戰略的部署;3.滿足新形勢、新戰場、新戰爭的內部團隊的快速成長。“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讓勝利的旗幟高高飄揚”。

“未來二三十年的世界會爆發一場巨大的技術革命,這是人類社會五千年來不曾有過的,其深度、廣度我們還想象不到。”二三十年實在過于久遠,華為真正的挑戰還在于這十年之內如何為自己牢牢抓住船票,確保自己在洪流過后,更高地佇立在行業之巔。

首先,我們察看正在到來的全球產業結構大調整的洪流。云計算要將全球3.5萬億美元的IT產業徹底重新格式化,這里面當然包括華為當下的主營業務——運營商業務。從目前亞馬遜云計算崛起的速度看,2020年就將是傳統運營商業務地動山搖的時刻,是新舊IT業的分水嶺。今天,運營商業務是華為最傲視群雄的部分,而那以后,卻可能逐漸成為其中更邊緣的業務。終端和云計算,將是新華為真正全新的兩條巨龍,殺傷力盡在其中。尤其是云計算,今天華為最短的短板,將是華為未來最銳利的鋒芒。云計算的最終覺醒,比亞馬遜晚了10年,比阿里晚了5年,但是,華為顯然有信心彌補這個時間差。

如果說華為是棵大樹,那么終端代表的是枝葉茂盛,繁花似錦,直達全球十億級消費者,這是未來任何一個頂級高科技企業的基本盤,否則就不可能接地氣和接天線。而云計算是這棵大樹真正的根系。華為不能在云計算獲得領先優勢,那么,肢體龐大的華為也依然會是風雨飄搖的。如果華為的未來僅僅轉變為消費主導,依然兇險。

毫無疑問,華為今日的輝煌依然有賴于舊有的IT業傳統架構:一個幾十年來由IT硬件、IT軟件、網絡與通信設備等各類產品搭建與構造的世界。過去將近30年時間,華為幸運地選擇了一個正確的市場,將中國制造的優勢和高科技需求引爆,完美地組合在一起。華為就像高科技領域的義烏小商品,終究一步步干趴了全球所有的競爭對手。

今天,華為登頂了,但是來不及享受太久的榮耀和松懈,華為賴以成功的舊有產業結構卻崩潰在即。即使華為再強大,支撐華為現有輝煌的舊有格局不再,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華為必須在新的產業格局下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夠安全走過自己的下一個30年。

今天,在亞馬遜AWS云計算的策動下,很多著名企業已大膽關閉了所有自己的私有數據中心,轉而使用從亞馬遜租賃的計算機、存儲器、軟件和其它服務。美國網絡視頻領軍企業Netflix、美國老牌財務軟件Intuit以及和華為同臺競技的網絡設備制造商Juniper,雖然它們所處行業不同,但是一個共同的舉措就是:將全部的業務建立在亞馬遜云服務上,而徹底廢棄自己購買與搭建的IT系統。通過此舉,他們迅速成為行業的楷模,搶先拿到了通向未來的船票。2015年年中,Netflix關閉了自己的最后一個主要數據中心。接下來十年內,大批的企業都會主動或者被動地追隨他們,完全使用亞馬遜的服務,再也不需要自己擁有軟件和硬件。

目前云計算上,除了亞馬遜一馬當先之外,大家都還沒有脫穎而出,中國市場更是如此。大家都還在起跑線上摸打滾爬。但是,一旦開始出現領先者,強者愈強的猶太效應就會發揮威力。目前,我們已經可以逐漸看清楚的是,云計算將顛覆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傳統軟件業,PC、服務器、存儲和網絡通訊設備等硬件行業,以及傳統咨詢業和IT服務業。甚至通信運營商都可能面臨顛覆。

今天,很多印度人是這樣典型的方式:他們花大約15美元買一部智能手機,然后去“蹭”免費無線網,而不再買昂貴的流量套餐。你可不要輕易嘲笑他們,他們很可能的下一個30億網民最典型的上網方式之一。再看看如今,谷歌、Facebook和尼葛洛龐帝等都在嘗試各種方式,爭取早日實現讓全球網民免費聯上高速網絡。無人機、平流層氣球和衛星等方式,都準備各顯神通。這種趨勢下,全球的運營商哪里還有光明的未來?而這一切,都是支撐華為今天輝煌的最核心業務的金主。等到傳統通信運營商被邊緣化,甚至被顛覆的一天,華為如何消化這個過程中巨大的陣痛?

第一大挑戰是超越華為基本法的束縛。出臺于20年前的華為基本法,堪稱華為走向成功的葵花寶典。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但是,今天華為到了必須自我否定的時候。動動根子又有如何?華為基本法的第一條中的關鍵點就是:“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而無論是云計算,還是未來終端業務的增值服務平臺,顯然都是真正的信息服務業,而且不乏遲早要與自己的衣食父母——運營商進行競爭和博弈的業務。“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業務服務、一切為了勝利”,這場產業變革不僅僅是業務更替,也不是簡單的戰略轉移,必須有自我革命的勇氣。

第二大挑戰可能更加直面挑戰固有的觀念,那就是對華為技術神話的超越。以技術創新著稱的華為,積累的技術創新底蘊無疑是最值得驕傲的,也就是任正非自己所堪稱的“核保護傘”。是他今日面向全球,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最大底氣。任正非一貫對互聯網思維不屑,對風風火火的互聯網模式從不高看,對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卻推崇備至。

事實上,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不是當下流行的各種互聯網雞湯,而是面向一個全球數十億人同時在線的網絡空間,這是更大的時代的滾滾洪流。人類生活在一個越來越超越現實空間,并且主導現實空間的網絡空間新時代。終端是每一個人進入網絡空間的入口,云計算是整個網絡空間的基礎設施和支撐平臺。而人、企業與組織的各種行為與活動,都越來越全面通過網絡空間來主導。未來全球第一陣營的高科技企業事實上就是主導網絡空間中的主力軍。不深刻理解網絡空間思維,就無法理解為什么商業模式創新的突破遠比技術和產品創新更為關鍵。掌控了創新的商業模式,主導了全球實時互動、動態響應的十億級消費者,新的技術和產品就會有更大的騰挪空間來采納和適應。

2014年我參觀蘋果總部,給我留下最大沖擊力的,是蘋果以位列所有高科技企業研發比例最低而驕傲。而不是全世界人人都以最高為榮。他們的理由是:蘋果所有的研發投入,無論是軟件、硬件和服務,都緊密圍繞同一個系統,所以研發可以做到多快好省,企業自身最集約的研發才是真功夫。用最節省的研發產生最大的效益,這才是蘋果成功的最大秘密之一。

蘋果一位高級經理說:你們知道微軟有多少套系統嗎?估計他們自己都沒有人數得清楚。他們高額的研發投入其實大多數浪費在最終沒用的系統之中。而實際上,蘋果真正最大的研發投入是其生態上數以百萬計的第三方合作伙伴。這種一個企業匯聚將近10萬研發人員的單個企業封閉研發的模式,正面臨全新的開放式創新模式的競爭和挑戰。所以,華為必須把自己現有的技術優勢盡快轉化為新的主戰場的能量。依靠傳統知識產權的保護制度,再也不能保障企業的安全。“以自己為中心遲早是要滅亡的”,任正非深知這一點。面向未來,最大的陷阱就是:華為今日最為驕傲的技術研發神話,千萬不能成為未來變革和突破的最大障礙。

所以,華為的第三大挑戰就是完成商業模式的變革,徹底改變現有完成以產品導向的三大業務體系。將根深蒂固的產品思維轉變為真正服務思維。今日華為全球矚目,人人刮目相看。但是,與當今全球最頂級的高科技企業相比,華為最大的軟肋在于:華為目前缺乏一個真正的抓手,一個統一的核心平臺,將不同的業務和產品構成強大協同的有機體。既缺乏像谷歌、Facebook、阿里這樣匯聚每天十億級活躍用戶的網絡平臺,更缺乏蘋果iSO、微軟視窗和谷歌安卓這樣能夠對用戶和應用強控制的系統級平臺。未來頂級企業的最直觀體現是:它們可以一目了然,實時動態了解十億級用戶當下的活躍狀態、行為特征和趨勢走向。是鮮活用戶的大數據而不再是傳統的行業邊界,來指導整個公司的戰略戰術。

關鍵字:華為任正非谷歌

本文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岸区| 东宁县| 军事| 武汉市| 义马市| 托克逊县| 临颍县| 宜昌市| 贞丰县| 老河口市| 固镇县| 景德镇市| 鹰潭市| 阳城县| 长武县| 金寨县| 武威市| 通河县| 九龙县| 宜川县| 综艺| 岳西县| 卫辉市| 重庆市| 松桃| 漾濞| 华安县| 滕州市| 丹阳市| 额济纳旗| 汪清县| 横山县| 哈密市| 大竹县| 枣阳市| 静海县| 安徽省| 武穴市| 英山县| 秭归县| 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