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賭”移動寬帶網絡華為欲借5G起跳
[對于既得利益者來講,要打破現有的格局是很痛苦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個ICT行業發展非常迅速,作為一家公司如果不去接受這個變化就會被這個時代所拋棄]
對技術的饑渴感正在巨人華為的體內不斷發酵。
在昨日舉行的華為全球移動寬帶MBB論壇上,華為向外全面展示了對于5G技術的最新進展以及規劃。華為輪值CEO徐直軍表示,雖然目前5G正處于一個研究和創新階段,還相當于2004年LTE的階段,但面向未來,華為會繼續加大對于5G的投資,聚焦核心技術突破,支撐5G產業成熟。
從五年前在內部設立專門研究5G的技術團隊,到去年宣布四年內至少在5G上投資6億美元,華為在全球專利與技術的爭奪戰中開始加速。
縱觀幾十年來的全球信息產業史,所展現的就是一場“死亡競跑”。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認為,每一個大數據流量機會點,華為所占市場份額要在1/3左右。“當我們搶不到大數據流量的機會點時,就會被邊緣化、死亡,而當我們全部占領大數據流量機會點時,也會是死亡。”
華為的壓力
盡管5G商用要到2020年左右才能實現,但通信巨頭對5G商用的布局早已展開。
據了解,愛立信目前已實現了每秒5G的傳輸速率,這意味著,5G技術所帶來的網絡性能將有力應對不斷增長的移動數據需求,更能夠支持新一代機對機應用。與此同時,行業中浮現了不少以5G技術開發為基點的產業聯盟,比如說移動運營商NTTDoCoMo宣布計劃聯合阿爾卡特朗訊、愛立信、富士通、NEC、諾基亞和三星這6家移動技術供應商,共同進行5G移動技術試驗。
而在過去的2G和3G時代,國際廠商的技術也成為中國廠商繞不過去的檻。
據不完全統計,國家統計局專利庫中與TD相關的專利共有214項,在關鍵的TD專利上,大唐占據專利比例的12.2%,華為占據10.1%,中興占據7.4%,合計為29.7%,加上國內其他參與TD研發的企業,總體擁有專利的情況只有30%。而國際廠商高通卻擁有CDMA的核心專利,不管是手機還是網絡,誰都無法繞開。
“IPR知識產權將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華為公司作為一個主要的移動設備供應商,必須構建未來在5G領域IPR的核心競爭力。”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首席營銷官楊超斌表示,一般來說,華為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是整個收入的10%,但實際上去年、前年在研發費用上的投入上已經到了12到13個點,而這里面又有1%是投入到超前技術能級里面。
華為認為,5G不僅僅是為通信服務,更將提供物聯網IOT的平臺,以用戶為中心構建全方位信息生態系統,提供各種可能和跨界整合。而5G的影響將遠遠超過ICT行業的范疇。
“中國企業,有希望在5G時代改寫專利格局。”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尤肖虎此前表示,這取決于企業對5G的決心,以及對超前研究的投入。
尤肖虎表示,雖然現在還沒有人能清楚地指出“5G是什么”,業內能做的都是基礎領域的研究,但5G很快將成為爭奪早期專利的戰場。
對于華為來說,除了搶占專利窗口的壓力外,另一方面壓力來自于運營商的轉型——告別過去以語音和短信為主的盈利方式,從而轉向流量經營以及數字服務,也考驗著通信設備的能力。
“上一個移動通信時代,我們主要是實現人與人之間的聯接,收入比如打電話是基于時長和距離。當網絡有雜音的時候,聽不到對方聲音的時候,要求對方再說一遍,這個過程是要付錢的。到數據網絡時,情況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徐直軍表示,提供商尤其是視頻內容提供商是基于網絡,來適配它的數據流量的碼率,網絡好的用1080P、720P或者360P,來保證消費者觀看視頻的連貫性。
徐直軍坦言:“流量實現貨幣化已成為現實,移動寬帶網絡的良好體驗是創造和增加收入的關鍵,已成為運營商的第一生產力,5G可以很好地滿足這個需求。”
5G標準下的博弈
事實上,從2009年開始,華為就在內部成立了專門研究5G技術的團隊,從部署第一個LTE的商用網絡開始,華為就在思考未來的聯接社會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包括我們去年宣布的6億美元的投入,事實上只是研究和創新,這里面不含5G的產品開發,當我們整個技術創新研究完成、標準化完成,參與開發我們另外會有費用預算,產品化的預算會遠遠超過這個數,這個數僅僅是研究和創新預算。”楊超斌說。
他表示,5G所處的階段還處在研究跟創新的階段,它的標準化工作還沒有啟動。目前華為投入5G研發的專家工程師有300多位,并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9個5G研發中心。
盡管提前做了準備,但徐直軍的MBB論壇上也坦言,從目前5G展示出來的所有技術、峰值速率,或者頻譜效率,應該講還沒有體現出突破性的進展。“我認為面向未來,我們整個產業界要加大這方面的投資,從基站的架構,從網絡的架構,從核心技術上來實現有突破性的技術和突破性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真正算得上5G,相比4G應該有巨大的提升。”
言外之意,5G標準化什么時候開始形成產業還沒有形成共識。
2013年初,我國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部門共同發起成立IMT-2020推進組,這個中國企業、高校、研究機構共同組成的推動5G研發的工作平臺,未來可能代表中國提出5G全球標準。
但據了解,國際電聯ITU雖然開始對5G需求愿景、未來技術趨勢、頻譜需求及候選頻段等開展前期研究,不過真正確定需求也需要時間。
“對于5G來講全球很多公司、研究機構都在進行相應的投入,具體到底什么技術會用到5G里面來?這里面到時候估計標準化組織還會進行嚴格的評估。”楊超斌表示,在3G的時候看到了ITU專門定義了嚴格評估標準,5G里面它也在定義需求和頻譜。未來華為公司在這里面能夠占據多少IPR的份額,關鍵就看我們在5G上投資的決心,以及我們在全球的科學家的聰明才智,看他們能創造出多少創新的技術。
面對如何打破3G時代的專利壁壘時,楊超斌表示,對于既得利益者來講,要打破現有的格局是很痛苦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個ICT行業發展非常迅速,這是信息爆炸、顛覆性創新不斷產生的時代,作為一家公司如果不去接受這個變化就會被這個時代所拋棄。
而就在最近,華為率先在業界提出4.5G概念,以及相應的標準和規范提議。在華為看來,4.5G并非對正在制定中的5G標準的挑戰,它更像是現有4G標準和技術上的演進和變革。4.5G標準將有效的解決運營商在建設LTE之后,面臨的迫切問題,如何讓網絡的價值進一步發揮,同時保護現有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