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你的牙刷可能不僅僅只是刷牙,它還會實時顯示出你口腔的健康指數,并把它發送給你的口腔醫生,做到真正的口腔健康,這就是眼下業界積極研討5G所期望達到的愿景。
作為全球知名的電信服務及設備提供商,華為一直都以通信技術沉淀為傲,對于5G的探討和投資更是逐年遞增。在今日舉行的2014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徐直軍表示,“現階段的5G仍處于研究定義階段,對于行業而言,5G不僅僅是提升基礎通信,更是連接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成為未來數字世界的使能者。”
上網速率將達到10G
4G剛到,5G的研究工作已在全球范圍啟動,為什么會需要5G呢?
移動互聯網顛覆了傳統移動通信業務模式,面向2020年及未來,移動數據流量將出現爆炸式增長。華為預計2010年到2020年全球移動數據流量增長將超過200倍,全球鏈接數將達到1000億個。目前全球約有70億個。
這種變化在中國尤為突出。徐直軍表示,“流量實現貨幣化已成為現實,移動寬帶網絡的良好體驗是創造和增加收入的關鍵,已成為運營商的第一生產力,5G可以很好滿足這個需求。”
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運營商,中國移動正在國內加緊4G的建設,其數據流量的增益讓中移動對未來5G也充滿了信心。對此,中移動副總裁李正茂會上也表示,“未來發達城市及熱點地區的移動數據流量增速將更快,以城市為例,2010年到2020年上海的增長率可達600倍,北京熱點密集區域的增長率可達1000倍,而這些需要5G去支持。”
其次,從技術角度而言,高速率是5G的最大特點。未來用戶如果要體現高質量的3D娛樂、虛擬等內容需要更高帶寬的網絡,4G的下一步發展最高可以達到峰值1G的上網速率,而5G則可以最高達到10G。
與4G網絡相比,5G網絡不僅傳輸速率更高,而且在傳輸中呈現出低時延、高可靠、低功耗的特點,低功耗能更好地支持物聯網應用。研究顯示,5G速率為4G的10倍至100倍,可達10GB/S。這意味著,在5G網絡環境下,一部超高清畫質的電影1秒內就可以下載完成。
從應用層面來看,低于1毫秒的零延時和零等待是未來用戶良好體驗移動寬帶網的基本保障,尤其是支持實時移動控制、車聯網以及更多精密性要求高的行業應用。具體如智慧城市、環境監測、電子銀行、電子教育和電子醫療等核心服務。
舉例而言,根據統計歐盟每年有大約80萬人出現心臟驟停現象,而幸存者比例僅為8%左右。造成如此低的存活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應急部門需要大約10分鐘的響應時間,而心臟驟停后大約4到6分鐘便會導致腦死亡和最終的死亡。為此,有人開發了可攜帶纖顫器的救護無人機,但要實現無人機利用當前的移動通信網絡,仍然極為艱難,現今的無線網絡“端到端”時延需要50毫秒甚至更多,而未來5G低時延的特點將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5年6億美元投入
“5年投入6億美元進行5G研究和創新,但這并不包含之后的產品研發,未來在產品層面的投入將遠遠超過這個數字。”華為無線CMO楊超斌在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表示。
關于5G的研究全球是從2012年開始,中國于去年啟動。2013年4月19日,IMT-2020(5G)推進組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由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為支持和推動5G共同成立的組織。科技部投入了約三億元,先期啟動了國家863計劃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重大研發項目,除了國內的企業和研究機構,華為等國際公司也參與其中。
華為從2009年開始研究5G,截止今年全球已有超過300個5G專家,9個5G研發中心在共同推進5G的進程。本月4月,華為與英國薩里大學5G創新中心(5GIC)及其他5GIC成員啟動全球首個5G通信技術測試床。
據了解,測試床預計于2015年完工,屆時,將為整個薩里大學校園提供5G基礎網絡覆蓋,5GIC終極目標是在2018年前實現向世人展示5G技術。
此外,在今日舉行的大會上,華為還與新加坡、俄羅斯及獨立體地區的運營商MegaFon分別簽署了一份5G合作諒解備忘錄,前者重在推進5G關鍵技術的研究,后者雙方將為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足球賽合作建設5G實驗網。
由于雙方共建5G實驗網,將不僅是全俄羅斯及獨聯體地區的首個5G網絡,而且將會是首個應用于真實環境、服務大規模用戶和物聯網設備的網絡。也就是說,2018年你去看世界杯時,有機會使用到5G網絡。
總體而言,華為在5G的投入正在加大馬力,在基礎研究階段通過自身的努力在推動全球5G的進程。按照華為的整體規劃,到2018年華為將開始部署5G試驗網,到2020年可以部署5G商用網。
雙巨頭的5G棋局
現階段,華為與愛立信所扮演的電信設備商角色已不分仲伯,而在5G布局上彼此也已開始暗自較勁。
愛立信CEO衛翰思認為,“行業內的廠家越來越少是因為通信技術越來越復雜,需要的研發投入也越來越高,沒能跟上市場的廠商最終入不敷出只能退出。”
在通信業,每一輪技術升級更是關乎生死,從過去每次變革依稀可見。比如在2G時代全球共有十多家設備商,到3G時代只有六七家,到了4G差不多剩下五家,未來真正有競爭力的可能只有三四家。
所以可以看出華為為何花大力氣重金去研究5G,除了解決通信技術演進及市場未來的需求之外,更大的因素還在于未來與愛立信競爭中拔得頭籌。
對此,徐直軍也坦言,“目前各家還處于5G的研究階段,華為需要拿出真正的突破性技術,尤其是與產生大量連接的產業鏈單位形成合作,快速建成生態圈。”
目前,兩家都在積極研究5G的關鍵性技術以及參與相關標準的制定,顯然誰都不愿意失去最初的先機。
據了解,在5G部署之前,華為就率先在業界提出了4.5G的概念,可以說這是中國的電信設備商,首次扮演“全球電信業方向和趨勢引領者”的角色。在華為看來,4.5G并非對正在制定中的5G標準的挑戰,它更像是現有4G標準和技術上的演進和變革。4.5G標準將有效的解決運營商在建設LTE之后,面臨的解決高數據流量以及網絡質量的迫切問題,如何讓網絡的價值進一步發揮,同時保護現有投資。
去年,華為在總體營收上超越愛立信成為設備商領域業界全球第一,但在核心運營商業務的份額和收入上仍與愛立信有一定差距。可以窺見,華為現在加緊布局5G是為未來10年能活得更好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