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巨頭寶潔日前宣布,計劃通過出售、停產及自然淘汰等形式,剝離或退出90至100個旗下規模較小的品牌,無獨有偶,中國的華為也開始了它的瘦身計劃,華為什么這么做?
日化巨頭寶潔日前宣布,計劃通過出售、停產及自然淘汰等形式,剝離或退出90至100個旗下規模較小的品牌,無獨有偶,中國的華為也開始了它的瘦身計劃,華為什么這么做?
據中國青年報的報道,華為集團消費者BG(業務集團)CEO余承東日前表示,華為“下半年手機機型數量將會減少80%以上”,他表示華為未來將更專注手機的品牌和利潤,對于一些運營商渠道的超低端產品將會放棄。
同樣在大力刪繁就簡的還有寶潔公司,該公司將在未來兩年內剝離超過一半的子品牌,以集中火力全拼核心業務,8月1日,其CEO雷富禮表示:未來兩年將縮減寶潔旗下過半子品牌,品牌數涉及90~100個。同樣,IBM又在賣業務了,86服務器業務剛剛被聯想公司以23億美元收購,芯片制造業務的出售又在坎坷進行中。
對于寶潔與IBM而言,削減意味著壯士斷腕。寶潔經歷了從2006~2012年的利潤增長率下滑,過去13個季度有9個季度營收都不及華爾街預期。IBM籌劃出賣的芯片部門則面臨著巨大的虧損,具體數字雖然沒有官方說法,但經營慘淡是肯定的。寶潔公司表示3年中銷售額增長率低于3%的品牌難逃被砍命運,最終留下的是貢獻了95%利潤的大約80個品牌。IBM一路剝離虧損嚴重的部門,如今已經完全淡出了個人電腦市場。
華為這邊的情形則看起來很美。市場調研公司IDC報告顯示,華為已經進入手機品牌行業全球前三,第二季度智能手機出貨總量達到2030萬部,較上年同期增長95.1%。對華為來說,削減產品體現著面對運營商渠道的底氣。
華為所站立的市場里,“圈地”大戰硝煙不斷,以BAT主導的新勢力正精力旺盛地撲向一個又一個新領地:從相繼發展大數據、云存儲到微信易信之爭,再到熱熱鬧鬧的互聯網金融亂斗,最新的戰斗蔓延到了硬件。國內智能手機音頻接口領域剛有快按鈕,360智鍵和小米的米鍵隨即出現。最近各家公司又開始搗騰隨身Wi-Fi。潮流仿佛是:不管賺不賺錢,別人有我不能沒有;如果可能的話,多,還要更多。
對比來看,寥寥照出時代的影像來。當年的新銳發展成江湖大哥,手下眾多,也終于到了罩不住的時候。新的浪潮依舊潑灑而來,年輕人聚集,新英雄誕生。
更有意思的是,在這個比多的新世界里,華為計劃著“少”了。
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說,結構調整保障利潤永遠不過時。寶潔CEO信奉80/20法則。這個經濟法則描述了這樣一些現象:20%的人掌握著世界上80%的財富,20%的員工做著80%的事情,20%的業務支撐著80%的收入……他總結為:少就是多。
換個角度看,在圈地時代里,搜索如此方便,我們總是順著新聽說的產品找公司的。然而,需求最終會順著時間沉淀。女生最熟悉這種心境,衣柜里老是缺少一件衣服,但是選來選去,最常穿的還是那么幾件。80/20法則同樣適應,永遠是20%的衣服支撐著80%的場合。
華為轉型,要做“用戶導向”的產品,那么,用戶是喜歡多還是少呢?
有鏈接不打字,進入某門戶發現需要輸入用戶名密碼,興趣立刻減半;一款App連續頻繁提醒更新版本,簡直煩不勝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性弱點多少潛藏在互聯網新勢力向前的浪潮里。喜新厭舊推動創新,同樣還有怕麻煩。卡通片里的主角也會說:菜單太長的面館通常讓人記不住啊。經典老鋪子通常幾款,就能風靡很多年。這樣看來,“少”是形成品牌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