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工信部發布了《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這是中國首次發布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為核心的5年規劃。《規劃》把龍頭企業培育工程作為今后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然而,培育“軟件行業的華為”顯然不能只依靠政策的扶植,如何更好地借助資本的力量做大做強,才是決定規劃能否落地的關鍵。
中國軟件行業的現狀并不容樂觀。《規劃》提出的工業軟件與行業解決方案、信息安全軟件與服務等10項重點發展業務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由于在量級上,中國的軟件企業與世界級巨頭企業還有極大的差距,所以,借助外部資本就成為不得不尋求的捷徑。
早在《規劃》正式出爐之前,行業內的企業已經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并購潮。華軟投資發布的《2009中國軟件業投融資研究報告》顯示,2009年,軟件企業并購是59起,并購的金額達到16.12億美元,同比增長257.4%。然而,業內人士認為,軟件行業平均利潤約10%的微利不足以支撐軟件企業借由自身的資金盈余來進行并購,否則,軟件行業很可能因為瘋狂并購陷入生存困境。
2012年1月,中軟國際宣布與華為合資建立軟件外包旗艦公司,雙方共同出資1億元,其中中軟國際占比60%,華為占比40%。中軟國際表示,合資公司將充分融合中軟國際多年的外包業務成功經驗以及華為成熟的質量和交付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努力成為業界一流的軟件外包服務公司,目前該公司已經正式掛牌。
分析人士認為,中軟國際攜手華為勢必導致軟件外包領域重新洗牌,強強聯合模式的出現會使中小IT服務商獲取一線IT發包商業務機會的可能性變得更小,壓縮企業的業務量,擠占處于產業鏈低端的企業的生存空間。然而不管如何,中軟國際畢竟為軟件行業如何借助資本的力量為行業開辟了新的路徑,其示范效應是值得期許和鼓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