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近日成立了中國首個互聯網+醫療健康協會,目標是推動行業標準和規范的建立。好大夫在線CEO王航擔任協會第一任會長,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微醫CEO廖杰遠擔任副會長。
自2008年的互聯網醫療元年至今,好大夫丁香園等已走過十幾個年頭。人們談及互聯網醫療,聯想到的便是將互聯網的技術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嫁接到了醫療領域,實際情況遠比這個復雜的多。36氪作為該協會成立當日到場媒體之一,帶著諸多疑問,試圖從研究者的視角重新梳理互聯網醫療發展的現狀。
社科院人保研究室陳秋霖主任提到,由于醫療行業的特殊性,互聯網+醫療健康注定是最不開放的。尤其醫療服務大多是個性化服務,而在互聯網上做一個非標的產品,難度可想而知。
整個互聯網醫療領域的監管自2004年開始,2017年規范了線上線下的一致原則。2017年的征求意見稿,明確了政府對行業方向的態度為鼓勵和支持。更重要的是,明確了相關的邊界,即互聯網醫療平臺是有責任的。
“互聯網+醫療”從無到有的過程歷經了十幾年,根據北大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傅虹橋博士的研究,2009年的“互聯網+醫療”有2億的市場規模,今年則預計可能有500億。“為什么這些平臺的增長會如此地快?就是中國的醫療供給滿足不了很多患者的需求。研究發現上海的公立醫院真正用于服務的時間可能只有10%左右,而更多時間花在排隊、等待檢查的時間。”
廣受人們質疑的一點是,各互聯網醫療平臺所宣稱的幾十萬注冊醫生的數量并無實際意義。在中國醫生總數并無顯著增長的情況下,醫生在網上提供服務實際的活躍度到底是怎樣的?互聯網醫療公司到底是挖了公立醫院的墻角,還是增加了生產力?
傅博士展示了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按照App端(北上廣深)電話咨詢的發起時間統計,對于主任醫師來說,大量的空閑時間在晚上7點之后,高峰值在晚上10點;副主任醫師的情況也類似。另外一個峰值在醫生中午吃飯的時間。根據好大夫、丁香園等活躍數據分析,無論是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住院醫師的使用情況呈上漲的態勢。從服務的量來看,月度服務量總體上也呈現出穩步增長。
“事實上,中國的醫生資源絕對不稀缺,稀缺的是優質資源。”傅博士介紹道。如果互聯網將醫生碎片化時間的利用率提高,進而將能為全國的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資源服務。他繼續補充,“基于好大夫平臺數據的初步研究結果來看,線上可以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傳統的問診平均3分鐘,在好大夫平均的問診時間達到8分鐘。”
整個互聯網醫療到底它的行業特點以及服務特性是什么?圖文咨詢、電話咨詢、轉診服務。前文所述的“實際情況遠比這個復雜的多”體現在這里:人們認為互聯網沒有邊界,但互聯網+醫療健康的邊界依然分明。傅博士按照北上廣的患者來源做逐一分析,北京的醫院,患者來源是東北、華北地區。上海的醫院,患者來自江浙滬地區。而這些患者所需的服務,僅僅是圖文咨詢。
不僅如此,電話咨詢、轉診服務也基本呈現同樣的態勢。這給予互聯網公司的啟示在于:需要主動去和線下醫院合作,而不是去顛覆醫療。在摸索的十幾年中,互聯網+醫療健康面臨的挑戰依然不少。
1)倫理法律
到底什么是診療?未經見面不可下處方,整個醫療領域基本的守則是不是可以突破?另外,醫生和患者見面,什么叫見面?這些都是要確認定義的。技術上面的挑戰,這個技術到底有沒有效果?政策上的挑戰,雖然銀川是有魄力,試行規范,未來真正怎么變成一個法律條例,這個是有很大的挑戰。
除了直接的消費以外,互聯網最早發揮作用的幾乎都是在流通環節,互聯網平臺是整個互聯網經濟發展的早期主要形態,當然現在向生產端延伸。
2)支付
涉及到如何定價的問題,誰來支付的問題,什么時候支付的問題。目前醫保支付,24小時整個醫保體系都可以支付,也是很好的事情。
3)市場
到底互聯網醫療是to B還是to C?互聯網都希望to C,做大流量,有無限的想象力。但是實際上我們很多時候沒有醫療機構的切入點,根本接觸不了C端,C端也不信任你,這里面怎么做平衡?
另外還有待未來解決的問題分別有:首診、處方藥、數據的采集以及報銷的問題。
整體而言,全球的互聯網+醫療健康都在摸索階段,沒有任何一家互聯網醫院到了成熟期。據陳主任分享,德國雖然在首診上做了一些突破,也是非常有限。中國臺灣在試行的階段,對離島、偏遠地區、緊急情況特殊情況才能做特殊的遠程醫療服務。
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摸索需要滿足四項,對患者有用、對醫生有積極性有經濟回報、對醫療機構有利益回饋以及對政府部門而言能滿足政績需求。互聯網醫療,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