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虛擬化在數據中心內盛行,但在某些環境中仍舊行不通。很多時候我們被告知“應用不能運行在虛擬環境中”或者“我的應用需要專用資源。我想要的是一臺物理服務器。”
實際情況如下:如果應用能夠運行在x86環境中,那么就可以運行在虛擬環境中。如果虛擬機需要非常多的內存與CPU,即使進行1:1整合,使用虛擬化仍能獲得額外的收益。
廠商需要在虛擬化上做出調整
我們生活在某些廠商需要迎頭趕上的世界中。這些廠商提出應用程序對物理服務器的需求。這可能與應用在虛擬機內運行的要求存在很大差異。我認為主要的差距是并不知道應用在特定環境下運行的需求。當給定的通用要求是16GB內存以及32個CPU時,內部應用所有者將會堅持上述規范。
作為基礎設施管理人員,你可以構建該虛擬機并說明應用并沒有使用所有的資源。實際上,額外的CPU正在傷害虛擬機。怎么可能是這樣?難道不是越多越好嗎?即使hypervisor在不斷完善,仍舊需要進行CPU調度。給虛擬機配置更多的CPU意味著需要進行更多的CPU調度。如果應用只需要12個CPU,那么配置合理將有助于其更好地運行,而且遇到CPU高就緒時間的幾率也就更少。虛擬機等待CPU就緒時間如果超過5%就會影響到性能。
不要讓已經過去的問題阻礙前進的腳步
可能有一些人由于之前糟糕的體驗反對虛擬應用。我承認在早期有一些與虛擬數據庫有關的揮之不去的不愉快記憶。人們對vSphere 4.0運行緩慢以及資源爭用有很多抱怨。但VMware已經在vSphere 5.5中取得了很大進展,目前最新的版本是vSphere 6.1。我仍然記得VMware 在VMworld 2011大會上展示vSphere 5.1 IOPS達到一百萬時的場景,當時非常震撼。
在vSphere 6中,虛擬機可以配置128個vCPU、12TB內存以及64TB的磁盤。我發現如果采用應用或數據庫應用最佳實踐,那么虛擬機的開銷是無關緊要的。問題往往出現在內存、CPU過度配置以及虛擬機過于龐大或者糟糕的查詢。將問題過多地歸咎于硬件并非解決應用或者查詢效率低下的好方法。
使用證據緩解恐懼
如何讓內部用戶相信應用程序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運行?先從測試或者開發環境開始,然后模擬生產環境并讓他們進行測試。針對隊列長度、內存使用率等參數設置性能指標基線,使用SQL數據庫的性能監控器或者用于監控存儲的工具比如Iometer。配置合理不僅能夠提高效率而且可以部署更多的虛擬機,這節省了開支,虛擬化并非意味著免費。
速度以及靈活性是回報
同樣的問題一直在阻礙VDI。在幾年前VDI非常熱門,但當組織認為VDI能夠節省成本時很多部署因此而失敗了。VDI性能非常糟糕因為其運行在速度更慢的存儲上。這些痛苦仍舊揮之不去,因此很多組織仍舊在拒絕VDI。
是的,最開始必須投資購買基礎設施,但VDI的承諾是節省管理時間。部署及打補丁等日常管理的效率會高很多。敏感信息被保存在服務器上而不是某個人的桌面或筆記本電腦中,信息處理也是在服務器端進行的。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準備好一臺虛擬機。VDI領域的相關廠商,尤其是存儲設備通過使用重復數據刪除、壓縮等技術,已經在性能及整合上取得了重大進展。使用VMware的VSAN可以輕松部署虛擬桌面基礎設施。
VMware View以及VSAN最佳實踐以及參考架構的白皮書在部署VDI時能夠派上用場。使用VMware View Planner,工程師能夠模擬CPU密集型以及對I/O敏感的VDI工作負載。
結束語
迎接虛擬化挑戰。SAP HANA工作負載、Hadoop都能夠在虛擬環境中運行。虛擬化獲得成功取決于虛擬機規模以及合理的配置?,F在采用虛擬化不需要理由。通過工具能夠展示應用運行狀態。VMware社區非常大而且是有益的。如果找不到相關問題的文檔或者博客,那么可以到Twitter或者VMware社區論壇尋求幫助。某些人總是樂于在虛擬化旅途中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