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將投入20億用于騰訊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以及人才招募和市場推廣,未來5年將保持每年投入20億的水平,預計總投入將超過100億元。”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社交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在9月15日舉行的首屆騰訊云技術領袖峰會上作出上述表示。
騰訊不是第一個在云服務上加碼的巨頭,就在兩個月前,阿里巴巴宣布對旗下阿里云戰略增資60億元,百度則推出向多個商業開放云平臺的策略,云服務領域的國產品牌正在加速崛起。
騰訊云瞄準企業級用戶
除了披露未來5年超100億元的投入規劃外,騰訊云同時宣布將開放云計算能力,為金融、視頻、智能硬件三大行業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據悉,自從今年啟動“云+計劃”后,騰訊云已經幫助近300家初創公司上云,陸續為廣州、深圳、上海、重慶、四川、河南等二十多個省市政府提供云服務。
根據騰訊云披露的“云+未來”生態規劃,騰訊云未來將支撐千家IT服務商轉型云服務提供商,讓創投機構轉向資本+技術的新型創投機構;同時扶持2000家初創公司上云,推動互聯網+在各行各業的落地……一系列動作顯示出深耕企業級市場的決心。
國產云服務商集體加速跑
Gartner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近80%的中國企業將在云計算方面增加投資。之前IDC也發布預測,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到2016年將達到246.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38.6%。不過總體而言,國內云計算市場仍然極度分散,多個領域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扎堆“云計算”。
針對國際巨頭,國產云服務商正奮力追趕;主要的互聯網巨頭也在國內市場針對不同領域發力,力圖建立領先地位。今年7月,阿里集團宣布對旗下阿里云戰略增資60億元用于國際業務拓展,云計算、大數據領域基礎和前瞻技術的研發。百度也在前不久提出了“開放云平臺,助力3600行”的發展策略,還將推出南方機房和香港機房用于建設百度云。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表示,“目前云計算的總體情況是總量過剩,但有效供給不足。我看好互聯網企業做云計算,在國外是亞馬遜和谷歌,在國內是BAT的云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