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出現的不管是云服務宕機還是數據中心遭受自然災害,都說明即使再靠譜的運行商也有飛來橫禍的一天,所以為了我們的數據安全,不要在選擇一個運營商后就覺得高枕無憂了,還要做好以下三件事,才不至于在意外來臨時措手不及。
數據備份
傳統數據備份還將繼續存續下去。在某些環境下,它還可以很好地發揮作用,現在還沒有理由和/或預算去替換它。
云存儲、云備份等產品及服務的確為眾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帶來了便利,但云存儲同時又是一把雙刃劍,在發生問題時給企業帶來等影響和損失也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如果你在云端存儲重要信息,你一定要確保有一份備份,備份的越多越好。
備份還要記得定期更新,而且要保證這些備份存儲在一個與云服務器不同的位置。備份的偉大之處在于,它不僅在發生災難時保護你的數據,如果云服務宕機,你馬上可以利用這些數據繼續你的工作。
使用一個以上個的云服務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意思就是如果你的預算充足,請考慮使用一個以上的云服務提供商。這種做法雖然比較復雜,但確實很有效。
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的Gartner研究公司首席分析師Kyle Hilgendorf說,“你必須在另一個供應商那里保留一個確切應用程序棧的鏡像副本,然后你必須弄清楚如果其中一個發生故障時你該如何應對故障,切換至正常的云計算供應商。”
防范于未然
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所依賴的云端服務器什么時候會突然癱瘓,就像這次谷歌數據庫被閃電擊中一樣,導致部分數據丟失,因此,“防范于未然”通常都能夠幫助用戶減少在災難發生時候的損失。
此前,美國“桑迪”颶風肆虐導致AWS數據中心癱瘓,但圖片分享網站SmugMug并沒有受影響,原來該公司并沒有僅僅依賴于亞馬遜弗吉尼亞數據中心所提供的服務,而是將自己的數據分布在了許多不同的地點。
隨后,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詳細解釋了自己的做法。“如果你在云端所存儲的資料十分重要,比如銀行、政府、醫療、保健以及財政數據等,你需要將這些信息在盡可能廣泛的范圍內進行部署。這一工作十分費時、費力,因此對于許多人來說并不現實。但是,對于部分公司來說這卻十分重要。需要指出的是,這樣的做法或許并不會真正有它的用武之地,但卻足以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