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晚間消息,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15年第二季度(2016年財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阿里云收入增幅擴大至106%,增速大幅超越亞馬遜,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云計算巨頭。
這被認為是在互聯網大潮的沖擊下,以阿里云為代表的中國新信息基礎設,迎來了“最好的時代”。阿里云不斷在其平臺上衍生出“互聯網+制造”、“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金融”等新經濟增長點,服務于實體經濟的轉型與變革。
其中,云計算對金融行業的促進最為顯眼。“自2013年底阿里云正式對外提供金融云服務以來,已有超過100多家的證券公司,數十家的銀行與保險機構和近800家的眾籌擔保、P2P等企業在使用阿里金融云服務。”阿里金融云總經理徐敏介紹。
這也意味著,服務于上億用戶的近1000家金融機構在使用阿里云計算,而阿里云也已成為金融行業里最大的公共云服務商。“阿里金融云的業務以每年超過十倍的速度在增長。”
事實上,金融行業對云計算的態度不再是疑慮、試探,而更多的是考慮如何擁抱得更緊。眾安保險是國內第一個搭建在云上的保險公司。其核心業務系統全部運行在阿里金融云上。憑借靈活的產品設計理念,眾安的產品上線周期可以縮短到兩周。去年雙11,眾安承接的保單數量超過1.5億筆,比當日行業內其他公司的總和還高。
網商銀行是國內第一家核心系統架構在云上的銀行。借助金融云,網商銀行實現了用大數據進行貸款發放,區區300人就支撐了全國的業務量,這其中2/3是數據科學家。
而對很多區域銀行來說,利用云計算,他們第一次可以為用戶提供與大銀行相同的網絡支付等服務。目前已經有渤海銀行、東海銀行、吳江商業銀行等數十家區域銀行的業務運行在阿里金融云,以此為數百萬用戶提供網絡支付服務。相比于傳統方式,平均每家銀行上“云”的成本節省了70%。
包括國內首份個人信用評分——芝麻信用,也是基于阿里云計算和數據平臺來實現。“相對于一些傳統征信機構,芝麻的數據處理量非常大,數據維度非常多,而且要求的實時性也非常高。若沒有阿里大數據和云計算的能力,很難構建出這樣的一個征信體系。“螞蟻金服CTO程立表示。
作為硬幣的兩面,阿里云還將輸出大數據挖掘分析能力,例如讓保險公司更了解用戶,做到人群細分和差異化定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