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存儲服務在國內市場的競爭早已白熱化。
隨著各大云服務提供商紛紛大手筆在存儲容量上下功夫,“云盤大戰”從以G計量單位升級到以T為度量,存儲空間的大小之爭已成“浮云”。
但云服務市場的競爭并沒有就此消停,反而催生出新的發展趨勢。早于去年3月份,中國電信天翼云將免費空間拓容至10T,正式掀起運營商進入云存儲市場的序幕。日前,天翼云4.0正式發布,主打的已不再是存儲空間的大小,而是如何借助運營商管道上優勢,實現更快更安全的云服務。
盈利模式未明 個人云存儲產品深挖增值服務
云存儲產品在國外市場的成功先例,使云存儲服務的發展前景被大為看好。
然而,國內市場的云存儲產品競爭比國外更加激烈。中國電信綜合平臺開發運營中心副總經理任偉權在接受南方網記者專訪時指出:“國內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以及三大運營商都有涉足云存儲服務,不少創業公司也在深耕云存儲的細分市場。相比之下,國外的云存儲領域主要是幾家科技巨頭之爭,且各自提供的云存儲服務都是與自身的產品捆綁,而非單一針對個人云存儲產品的使用。”
但個人云存儲產品在國內市場上的盈利模式依仍未清晰。
國內云存儲產品市場百花齊放,存儲容量不再受限。但區別于國外市場更成熟的付費服務市場,國內個人用戶為服務付費的習慣遠還沒有形成。任偉權分析:“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實現收費的難度很大,個人云存儲產品盈利模式有限。”因此,國內科技企業紛紛開發云產品,并提供多元化服務,通過這種方式把用戶黏住,增加平臺的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當互聯網產品的通用化創新并沒有太大差距之時,結合平臺自有資源優勢的創新則是不可復制的。比如說,以搜索能力見長的企業在云存儲產品的應用上,可以通過優化云存儲的搜索引擎,使用戶的共享資源得到更有效的使用,讓用戶獲得更佳的體驗。當今,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興起,國內云存儲順應市場發展態勢為新型設備及行業應用提供存儲與運營資源,為戶提供更有價值的應用服務已成大勢所趨。
運營商產品如何制勝:年內或實現免流量上傳
運營商級云存儲產品的局限正逐漸被打破。
尋找差異化一直是同質化產品的出路之一,運營商入局云端存儲市場,存儲容量、產品體驗、增值服務等都是用戶關心的服務,運營商云存儲產品背靠豐富的電信網絡資源,是否能有新的突破呢?
“用戶最關心的是數據資產。”任偉權表示。
艾媒咨詢CEO張毅指出,用戶在使用云存儲產品過程中,十分重視個人隱私,并會對其提供的安全保障以及資料丟失會有擔憂。近期頻發的宕機事件也暴露了互聯網上個人信息的安全隱患。
任偉權告訴南方網記者,云存儲在技術上與硬件關系密切相關,電信級別的產品在系統構建方面達到高級別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一方面,電信運營商所提供的云存儲服務是長周期的過程,不會因為無故停止現有業務;另一方面,運營商享有更安全穩定的網絡和更快的網速,價格也更優惠。他透露,天翼云產品有望在年內實現一定額度的免流量上傳服務,“用戶再也不用擔心流量被刷爆。"
事實上,當前云存儲面向個人用戶采用直接盈利模式仍存有較大困難,因此運營商應依托云存儲能力的基礎,根據用戶場景化需求,提供更符合用戶習慣的多元增值服務,快速構建健康穩定的云存儲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