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云計算啟動品牌戰略升級,全面整合云計算產品架構和服務能力,原百度開放云將以“百度云”全新亮相,面向企業提供云服務。
從2006年,亞馬遜第一次推出AWS云服務開始算起,今年正好是云計算的第十年。經過十年發展,云計算早已被公認為互聯網技術的集大成者。從亞馬遜,到谷歌、微軟、英特爾等國際巨頭紛紛在云計算領域布局。而國內云計算市場爭奪也日趨激烈,百度在這個時候進行云戰略升級,或帶來國內云計算整體市場升級,大幅推進云計算智能化、生態化發展。
云計算市場巨大 而國內供給不足
云計算不僅能夠提升效率、服務質量以及資源利用率,市場規模更是驚人的龐大。市場機構Gartner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末,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已達1750億美元,預計到2016年將達2030億美元,到2019年有望突破3000億美元大關,達到3120億美元。
國內的云計算市場規模同樣呈現噴薄發展之勢,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云計算白皮書(2016年)》顯示,我國云計算市場總體保持快速發展態勢,2015年我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378億元,整體增速31.7%。
然而,井噴式發展,高熱度之下卻是國內云計算嚴重的供給不足。國外品牌在中國國內難發力,而國內廠商基于規模、能力,大多重度依賴互聯網客戶。同時,供給上的不足,讓政府、金融、教育、醫療、制造業等巨大應用需求的云計算潛在客戶遠沒有充分挖掘。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曾表示,目前云計算市場的總體狀況是,總量過剩,但是有效供給不足。大量企業涉足云計算,造成總量過剩。然而,企業真正需要的,真正能夠極大程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云平臺并不多。由此也可以看出,云計算供給不足,背后根源其實是技術問題。而百度,在這方面有先天優勢。
當云計算遇上人工智能 服務更智能而且更開放
在談到百度云的發展戰略時,李彥宏認為,百度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深厚積累,使得百度云不同于傳統的云計算,而是“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三位一體”。“百度有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有大規模處理數據的能力,有非常精準的用戶畫像能力,有非常好的定位能力,所有這些能力結合起來,可以在各個行業發揮出非常獨特作用。”李彥宏表示。
基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三位一體的百度云戰略,著力點就是從技術上解決國內供給不足的現狀。百度云重點推出的天算、天像、天工三大智能平臺,分別針對智能大數據、智能多媒體、智能物聯網這三個領域提供云服務,而每一個智能平臺背后都有著百度頂尖技術的支撐。
此外,“百度云”品牌戰略升級,帶來的不僅是40余款產品,更可無縫接入百度三大智能平臺,把云計算最核心的技術能力全面對外開放,構建云生態。無疑,這更令合作伙伴振奮,更有想象力,也能夠真正的攜手推動中小企業3600行一同砥礪前行。就像李彥宏所說,“未來百度會把這些技術能力充分地開放出來,跟各行各業去進行結合,真正地提升每一個行業的運營效率,打開每一個行業沒有被開發的潛力。”
云計算+行業 攜手中小企業3600行砥礪前行
可以預見,百度云此次戰略升級,構建出的不僅是全業務云計算平臺,更是一個有著更強生命力、更系統化的云生態。而開放技術能力,其背后的社會價值和社會意義更是遠高于單純商業內容。
百度云的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百度云可以帶來全新的智能化解決方案,為“云計算+行業”帶來更多想象空間。比如,百度云曾為百度外賣“智能物流3.0”體系提供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技術,最終可以實現30分鐘內200份口味不同的星巴克咖啡的外賣訂單。諾禾致源使用百度智能大數據生命科學解決方案,有效解決了基因測序和生命科學研究海量的數據存儲和分析需求。
此外,對于廣大中小企業和傳統企業來說,云計算能幫助他們實現轉型升級,全面提升IT、營銷、管理能力,帶來生產效益的提升。這對于當前眾多數據稀缺、技術單一、同質化嚴重的云計算廠商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在當下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質量和效益的提升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義。以百度云計算為代表的新型技術就最能夠發揮創新驅動的作用,賦能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李彥宏曾說,“百度在云計算技術上積累了很多年,都是苦活,臟活,累活”。而百度云計算全面開放,可以讓開發者和合作伙伴“站在百度的肩膀上”創新,掀起一波技術創新熱潮。
事實上,在以讓所有人平等便捷的獲取信息和服務為使命的百度,開放、開源、用技術創新推動社會進步已經融入血液。此前百度就曾將其內部開發的深度學習平臺Paddle Paddle開源,在人工智能新興領域,用較低的門檻造福廣大開發者。這些舉動無一不是百度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成熟,可以期待,百度憑借自己領先的技術會帶來更多驚喜,為推動行業、經濟整體升級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