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筆記應用Evernote宣布對Evernote Plus(標準賬戶)和Evernote Premium(高級賬戶)兩檔付費服務漲價40%(中國版的印象筆記并未參與此次漲價),同時免費版依然可以繼續使用,但限制了同時在線的設備不能超過2臺。
無論你接不接受,Evernote目標很明確,那就是錢。
挨罵也要漲價
對于付費版漲價與限制免費用戶,Evernote官方回應是在長期內提升Evernote的體驗和生產力,付費版價格上漲對于 Evernote 持續加大在核心服務上的投資是必要的。
這要是放在幾年前,坐擁大筆融資的Evernote完全可以對此嗤之以鼻。
從2007年成立到現在的10年間,Evernote完成了12次總計3億美金的融資,2012年融資后估值突破了10億美金成為第一批“獨角獸”創業公司之一,那一年,Evernote注冊用戶數超過了3000萬,融資總額超過了2.7億美元,并被公認為將在未來幾年內成功上市。
然而,四年之后,情況似乎并未達到預期,反而向著壞的方向發展。創始人出走,接連關閉應用,大幅裁員等一系列事件足以讓Evernote元氣大傷。外界紛紛預測Evernote這頭獨角獸遲早會倒下。據TechCrunch報道,2015年Evernote的營收約為3600萬美元,盡管出現增長,但仍然低于該公司的內部預期。而在今年 6 月底的印象筆記中國四周年大會上,Chris O’Neill 向媒體透露,2016 年第一季度是 Evernote 全球現金流為正的一個季度,而且已經完成了包括多個中國投資者在內的新一輪融資,如今Evernote用戶數量已經突破2億,保存筆記數突破50億。這一數據看起來似乎在復蘇,但要知道Evernote 80%的收入倚重于用戶付費,堅定走freemium(免費增值)的模式,也是意識到靠用戶自愿付費不可持續,Evernote才會頂著挨罵的風險義無反顧地大肆漲價。據Evernote前CEO、創始人菲爾·利賓(Phil Libin)所說,在Evernote創立第一個月,用戶付費的比例只有0.5%。但一年之后這個比例上升到7%,第二年為11%。5年以后,付費比例達到了25%。今年 6 月底的印象筆記中國四周年大會上,據Chris O’Neil介紹,據Chris介紹,2016年的數據顯示,愿意付費的用戶增長了40%,中國的比例還會更高。
如此可見,Evernote勇于漲價也是有一定的底氣。
漲價是目前唯一的出路
其實早在漲價與限制免費用戶之前,Evernote就已經想方設法增加收入補貼主業。
2012年,Evernote Market研發上線,售賣書包、T恤、襪子等周邊商品,自成形以來,Evernote Market就一度為Evernote帶來了上百萬美元的年收入。
然而2016年2月,Evernote官方宣布公司將不再繼續管理周邊產品在線商店Evernote Market。
包括同年創立的Evernote Food應用,旨在為顧客記錄美食,卻在2015年8月底被Evernote下架關閉。
除此之外,圖片標記應用 Skitch、瀏覽器插件 Clearly,以及智能手表 Pebble 版的 Evernote 應用均在今年紛紛撤銷。
種種試水均已失敗告終后,Evernote這才將注意力集中到那80%的用戶付費上來,于是便有了今年的漲價與限制免費用戶,面臨著種種嚴苛的挑戰,Evernote才真正意識到賺錢的重要性。
相比用戶,還是錢更重要
Evernote 國際版資費上漲后,用戶反映意料之內得兩極化。“死忠粉”表示可以理解并會繼續支持,反感者紛紛選擇投靠OneNote等同類替代產品。Evernote此舉目的昭然若揭,相較于一味吸引網羅更多的用戶卻無法帶來收入,Evernote將目標人群鎖定在了重度依賴Evernote的哪些用戶。對于這些用戶來說,Evernote已然成為他們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價格的變化不會導致他們直接放棄這一產品,與此同時損失一定淺層用戶的代價也就無傷大雅了。從這個角度看,Evernote漲價之舉確實會帶來數據上可觀的增長與收益,將用戶轉化為收入,Evernote算是找到了得以繼續活下去的救命稻草。
然而這種做法能否給Evernote帶來可持續發展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畢竟重度依賴型用戶的數量有限,而且這種放棄擴大用戶甚至流失一定淺層用戶的漲價做法能給重度依賴用戶數量帶來的增長也同樣有限,這也就意味著Evernote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依靠著固定的用戶掙錢,即使用戶粘性客觀,但工具產品市場瞬息萬變,過分依賴這一類很有可能只減不增的用戶是十分危險的行為。這種漲價策略的可續性想必會面對嚴峻的考驗,除了漲價,未來付費用戶還能為Evernote帶來怎樣的延續收益,這也是Evernote下一步應當考慮的環節。
Evernote如今之所以如此被動還要歸因于早年的策略失誤。缺乏明確的專注點曾一度影響了Evernote的增長,早年的Evernote沒有專注于核心的筆記產品以及努力將免費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而是花費了大量時間與精力去開發新產品和新功能,以獲得媒體的曝光。這在后來Food 應用與Evernote Market等應用的相繼關閉中可見一斑,而錯失付費用戶的最佳培育時期如在今天看來也是一大失誤。總而言之,Evernote花了太多時間去測試隨機的新產品,而不是優化商業化戰略。
經歷過一系列新產品轉化為收入的失敗,漲價之舉必定會讓Evernote甜頭,只是這種盈利模式能否繼續走下去,該如何繼續開發與挖掘,才不會像Evernote Market之流高開低走,這是Evernote值得思考的問題。“百年公司”的進程才走過不到十分之一,Evernote早已經不起折騰,只有錢才是最實際也是最有效的生存之道。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本文由 飛啦飛授權 虎嗅網發表,并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并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549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