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6年,云計算意味著IT未來以及海量市場,此點已是小兒皆知,各地方案商豪強紛紛尋找“靠山”。得大腿者,得天下。
阿里云一家獨大,能成為方案商可以擁抱的大腿嗎?
中國的互聯網市場已經天下大定,BAT已成壟斷,中國的市場特點,幾乎決定了2C的市場短期內不會再有逆襲的可能。而其中阿里云從開始就把亞馬遜作為自己在中國的定位,從2011年發展至今,無論是功能、規模,在公有云市場在中國都很難有競爭者。
然而,由于中國的個人創業者基本屬于從BBS站長之類發展而起,與美國的創業公司的規模和能力有一定差距,因此,中國的公有云市場,主要還集中在穩定運行保障上,沒有在更多的服務使用上。所以要說從功能上,像亞馬遜一樣通過多年的用戶需求促進,建立了縱深地護城河,還未必。
阿里與亞馬遜不同的是,中國的IT成熟度較低,IT消費市場集中在大中型政企上,因此為了更多的市場占有和營收,阿里必須開始放棄單一公用云戰略而走向政企云,這個戰略無疑將面對產品版本、運維服務、建設服務、人才結構方面的巨大挑戰。
目前,阿里在各地建政務云、為海關建私有的大數據云、與公安部建設公安大數據云,在2015年占領了不少的政企市場,不過政企市場需要對業務的理解和產業合作,從公有到私有,這會跟亞馬遜走一條不同的路,需要時間檢驗這個戰略的正確性。
不過,對于在政企市場上打拼多年的方案商而言,如果想趕上政企云計算市場高速發展的好機遇,選擇一條粗壯的大腿才是良策。
調研顯示,相比功能性,政企IT部門更敏感的是業務的連續性、安全性以及穩定性。如果,阿里云不能成為政企方案商的最佳選擇。那么問題來了,其他可選大腿有哪些?
政企私有云玩家,華為、華三、品高、青云,誰的腿更粗?
華為、華三都是國內比較早走了OpenStack的路線的龍頭企業,尤其是華為,放棄了自研兩年多的私有云產品,全面轉向OpenStack路線。華為和華三都是從網絡到服務器到存儲的全設備生產廠商,云有助于打破硬件產品的同質化競爭,具備更高的黏度,而由于硬件廠商的銷售渠道已經成熟,軟硬一體化有更強的價格競爭能力,2015年,在私有云的市場開始啟動后,華為、華三是真正的獲利者。
不過,OpenStack雖然得到很高的贊譽,但是畢竟還是屬于正在發展中,成熟性和服務生態都經受考驗,華為、華三在軟件服務領域的能力自然不是強項,希望能夠借助OpenStack的生態來銷售自家產品,這條路是否能夠像硬件標準化服務一樣做到,也是一個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在2015年7月30日宣布進入公有云市場,提出聚焦垂直行業,發力混合云,面對外界對華為走出幕后與運營商客戶正面競爭的質疑,提出可以與運營商共同發展業務。同時,華為也一直保持著與VMware、Ctrix等國際廠商亦合作亦競爭的態勢,也基本表明了華為在企業級云市場上,做聰明的既得利益者,并不以綁死在一種路線上。
私有云市場上完全以軟件為主體產品服務銷售策略的值得一提的是品高云和青云,品高云從2015年一月Forrestor的國內私有云象限圖進入大家的視野,其實品高云早在2008年研發,從2010年開始就以每年一個版本的速度在發展,甚至比OpenStack的發布還早,相對于國內利用開源平臺匆忙進入市場的,視角和技術儲備都不一樣,無論是混合云、移動化、自動化運維,都形成了獨特優勢。企業級開發服務起家的品高軟件,具備深刻的企業信息系統經驗和超過600人的技術服務隊伍,早已自己形成了不靠資本市場輸血的現金流業務,面對各種業務機會,更加從容的選擇和服務,也是初創型企業難以企及。2015年的市場爆發機會品高云當然也不會放過,在2015年末品高云的新產品發布會上,一反低調的常態,宣布自己是國內政企基礎架構云的唯一商業選擇。并Show出一堆有實力的成功案例,國內規模最大的私有云騰訊私有云,國內最多電子政務云的成功案例,融合高性能計算的教育云,可納管替換VMware的金融云,公私混合的托管方案等等,另外在諸多實力企業的技術評測結果也顯示了這個低調的南方企業的技術實力。
與品高低調的傳統IT企業轉型不一樣,青云從開始誕生就一直是資本市場的寵兒,創始人的IBM研發背景和在公有云市場以其秒起的特性塑造成技術型公司的典型。自2014年開始,私有云市場開始升溫后,青云開始進入政企云市場,并發力金融云。青云與品高云一樣,不采用OpenStack的方案,而是自主研發的技術架構,因此,既有產品更可控、更穩定可靠的優勢,但又面臨企業對其技術路線的質疑和服務能力的擔心,而青云作為初創公司的人員規模,真正想要在企業級立足,生態系統的構建顯然是唯一出路,也是青云在2015年渠道生態建設的重金投入的原因,也與品高在2014年開始生態建設的初衷一樣,但是國內企業真正能夠建設好生態環境的案例顯然不多,值得拭目以待。
對于政企行業方案商而言,選擇一家擺出開放姿態的云廠商固然重要。不過想要真正拿單,關鍵看云廠商是否擁有被用戶市場充分認可的產品和對行業市場的深刻理解。如果說,產品的穩定和成熟度可以通過時間來沉淀。那么對行業市場的理解,一定要通過一個個具體落地的項目來沉淀,絲毫沒有捷徑可走。
OpenStack云廠商,可以依靠嗎?
2015年OpenStack更加火熱,然而同時也出現了著名的OpenStack公司Nebula倒閉以及Mirantis的融資1億美金持續升溫,都預示著這個領域內的復雜不足外人道也。而在中國市場,高調的互聯網公司UnitedStack有云強調自己找到了做企業的托管云這一合適的市場,并獲得了思科的投資依然站在OpenStack的創業公司第一戰線, EasyStack以其簡單好用,提出企業不需要那么復雜的私有云,虛擬化管好足夠,也在社區有一定知名度。而年度最重大事件無疑是國際上風生水起的Mirantis與Ucloud合資公司,提供私有云服務,與Ucloud共同打造混合云方案,當然在現在的時間進入中國市場是否能夠在服務能力和本地化上復制成功還需要時間檢驗,但是Mirantis在國外大企業的成功采用OpenStack服務能力,顯然得到了國內希望選擇OpenStack技術的企業的期待。
國內投入OpenStack的創業型、服務型企業不少,能否在2016年真正獲得更多用戶,找到自身的定位(做OpenStack的發行版廠商還是服務商),將是未來幾年內成為中國的Nebula還是Mianctis的關鍵。
不過對政企用戶來說,擁抱OpenStack尚為時過早,正如品高云的招商銀行客戶在一次第三方采訪中所談到的,“我不希望一個不穩定或者不靠譜的構架在我們這里運行。因為我上面跑的是生產系統。另外對于商業銀行來說,特別我們招商銀行,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技術團隊去做OpenStack的開發或運營(而采用第三方方案),那么可能會面臨眾多無法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更傾向于選擇成熟的商業產品,比如品高云。從另一個方面看,OpenStack是會員制的,由多方參與但并沒有人能決定它的發展方向,所以我們提出的需求可能要到評審委員會去審核,當然也未必能夠說服他們(評審委員會)滿足我們的要求。何況,OpenStack半年才會發布一個版本,這對我們不太合適。”
關于品高云
它是一家擁有純粹國產血統,擁有6年商用經驗的,完全擁有云計算底層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擁有12個行業企業樣板案例和豐富實施經驗的云廠商。
它已經在國內超過105個大中型企業實現了云計算部署。其中,多數均為各行業的龍頭企業,包括:
應用于騰訊內部,超過6000臺物理服務器的超大規模私有云。
應用于招商銀行總部數據中心的金融云。
應用于被評為國內十大智慧城市案例之一的廣州電子政務云。
應用于中國南車,挖掘工業4.0潛力的制造云。
應用于海南大學,實現了中國高性能計算云首個突破的海大云。
應用于招商局集團,實現了中國最大、最早企業集團混合云。
現在,品高云正在全面擁抱合作伙伴,并推出非常3+1渠道激勵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