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不用等到上門攬貨,就可以提前知道貨將發往何處?未來這一場景將很快變為現實。
一旦淘寶賣家確認訂單,提前四小時,快遞公司便會收到相關數據,知道哪些貨是發往哪條線,可以提前做路線規劃和運力組織,提高效率。
這種創新玩法來自菜鳥網絡日前推出的國內第一個物流云平臺。韻達快遞已成為首個“上云”的快遞企業,另一家不愿具名的通達系企業也將其官網加入云平臺,增強安全防護級別。
1月5日,菜鳥網絡物流云平臺負責人、快遞服務部總監范春瑩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獨家專訪時表示,上云可以為快遞企業節省30%的IT年化總成本,同時提高其IT系統的安全性,但快遞只是云平臺的一個切入點,菜鳥希望在未來構建一張以數據和連接為基礎的智能物流網絡。
菜鳥物流云平臺的出現,能否解決快遞企業普遍存在的信息化系統和安全性缺失問題?
“上云”需求:安全和成本
范春瑩介紹,菜鳥物流云平臺是以阿里云為基礎,使用通用云計算技術搭建而成,在網絡安全方面可以抵御幾十G的DDoS攻擊,中斷入侵和攻擊行為,為云上企業提供入侵檢測、防火墻訪問權限控制等服務。
據菜鳥網絡統計,2014年12月份至2015年12月,快遞公司僅信息泄露案件就多達43起,上百萬張消費者隱私訂單信息被泄露。烏云漏洞報告平臺對于快遞物流企業系統的漏洞報告也相當頻繁。
除了安全需要,范春瑩表示,云平臺可為快遞公司的IT系統提供彈性和擴展性。“雙十一等大促時段,突發業務量的急增對IT系統帶來挑戰,需要有一定擴展性的能力和儲備,隨著電商發展,突發業務量變成常態時,現有IT體系未必能滿足需要。”
國家郵政局1月4日在2016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上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快遞業務量完成206億件,同比增長48%,最高日處理量超過1.6億件,預計2016年快遞業務量完成275億件,同比增長34%。
范春瑩說,快遞企業對IT系統的投入每年都在翻倍增長,需要自建機房、采購設備,并按照大促時的峰值來準備自己的設備、網絡、存儲等資源,在非峰值時段則會造成資源浪費。
例如,韻達自主開發了包括訂單系統、逆向物流系統、代收貨款系統等16個快遞業務操作系統。韻達速遞CIO楊周龍曾透露,上述系統能夠承擔每天一億單業務量的操作,但維護這樣的一整套IT系統每年需投入1億元。“上云”之后,韻達就能夠降低其在IT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費用以及IT相關人員招募培訓費用。
不過快遞公司想要上云也需要符合一定條件。“成熟一家上一家。”范春瑩表示,此前菜鳥已對合作的15家快遞公司進行評估,根據系統和IT能力分出上云的優先級。
目前菜鳥與韻達已經成立聯合項目組,計劃在3月31日前將韻達的整個IT系統遷移至物流云上。范春瑩透露,2016年還會有更多的快遞公司加入物流云。
運力整合
范春瑩表示,物流云實際上是把云計算和物流的實際運用場景、社會化物流生態參與者相結合,而快遞公司的加入只是第一步。
“之所以從快遞公司開始做起,是因為其體量大,集中度高。”不過,范春瑩表示,云平臺今后涵蓋的范圍會包括倉儲、落地配、干線專線、跨境、村淘等,即物流環境里從最后一公里的同城開始,一直延伸到干線、鐵路、航空及跨境。
此外,范春瑩表示,物流云還將聯合相關的參與者一起,制定一套接口標準,數據通信標準,以及標準的數據交換格式,可以讓這些互為上下游關系的參與者在物流云里實現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充分考慮各自訴求和兼容性。
“目前他們之間的數據交互比較松散,各有標準,中途的數據裸露在公網,很容易被黑客監控和竊取,他們之間的對接成本也很高。”范春瑩說。
此外,菜鳥還會推出整合運力的創新產品,通過云上的數據共享,將物流鏈條上每一個節點的運力整合,使得運力庫存和需求庫存相匹配,來降低空駛率。
事實上,這種連接物流企業、干線商、司機等各方參與者的“互聯網+物流”智能平臺已不在少數,包括菜鳥網絡投資的卡行天下??ㄐ刑煜卤环Q為中國公路物流業的“阿里巴巴”,線上部分通過信息系統幫助有物流需求的各個主體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并在系統中進行線上交易結算監督和評價。
不過,范春瑩表示,像卡行天下等平臺只是整合局部運力,垂直運力或者同城運力,對于供應鏈上所有環節的效率提高影響仍有限。而菜鳥通過云服務可以串聯所有環節,構建一張以數據和連接為基礎的智能物流網絡,匯集整個物流行業的生態參與者,每個角色都可以在其中發揮作用,提高效率。
對商家方面,菜鳥也計劃利用云平臺的數據推出名為“智選物流”的產品,在云上將快遞公司的數據匯集到一起,對他們的服務品質、末端派送能力、網點覆蓋程度、時效性、價格等因素綜合評定并做分層評級,針對品牌商對快遞的訴求進行相應的推送和展現。范春瑩認為,這也可以倒逼快遞公司向更好的服務品質和作業效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