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劉維 編輯東風
筆者將國內、國外的 PaaS 平臺,即應用托管平臺進行了測評對比,包括:國外的 AWS、GAE 和 Windows Azure 和國內的百度 BAE、新浪 SAE、京東云擎 JAE、以及阿里云。IBM 也宣布了落地國內的計劃,IBM 的公有云有好幾套方案,一個是現有 IBM Smarter Cloud 的公有云方案,由 TSAM 和 Websphere Pure application 這種厚重的企業軟件構成,最終在國內落地哪個還不得而知,這里暫不做比較。
比較可以看出,很明顯,國外三巨頭(GAE、AWS、Windows Azure)提供服務稍領先,而且彼此之間難分伯仲。從國內來看,新浪推出最早,更新速度較慢,但 BAE 迅速趕上,功能上反而比新浪更多。云擎 JAE 為后起之秀,以全免費(即不通過向資源收費)服務迅速占據市場,阿里云以賣云服務器起家,推出 PaaS 層功能,目前功能較少。
云計算是浮云,也是趨勢,關鍵是怎么解決用戶的問題,用戶是誰?PaaS 平臺主要面向開發者,按技術分類:初級、中級、高級;按用戶性質分類:企業用戶(包括創業團隊)、個人用戶。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需求,不論平臺提供的服務多與少,關鍵是否解決用戶的痛點。開發者的基本述求就是:軟件的設計開發、測試、交付到線上運行,并提供運維環境(包括:監控信息、日志信息等)。先不說國外的三大巨頭,只談談咱們國內的四大巨頭的 PaaS 云平臺優缺點吧。
百度 BAE:全收費產品,按天計費。服務組件很多,從移動端到 WEB 端再到輕應用都有布局,而輕應用屬于百度戰略級別的產品服務(當然這個也受中國移動網絡速度等限制發展緩慢);另外,BAE 因為產品線太長,每個服務產品迭代時間較慢,比如 APM 組件,好幾個月沒有更新。BAE 本身的應用托管服務穩定性有待提升,偶爾出現應用宕機的情況。
新浪 SAE:收費產品,中國云平臺老大哥,2009 年上線,目前市場份額占比較大,跨 PaaS 與 SaaS 層的應用,面向開發者與小白用戶,有自己的應用商店,目前托管了較多的優秀應用,是一款按服務類型收費的云平臺產品。雖然是行業老大哥,用戶反饋隨著產品的增多穩定性也存在問題,也會出現宕機等情況。
阿里云云引擎 ACE:依托于阿里云 IaaS 層服務(比如云服務器、云監控等)發展起來的一款應用托管產品,頁面風格清新,操作簡單,依托萬網的域名注冊有先天的優勢,不過目前還處于發放邀請碼階段,規模較小,應用托管支持語言較少(僅 Java、PHP)。穩定性尚未測試。
京東云擎 JAE:一款全免費的云平臺產品,免費對開發者來說是一個福音,云擎其主要的特點是操作簡單,產品迭代速度快,每周更新一次,50% 上線的需求來自用戶,同時也支持頂級域名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