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e 365正式落地中國
Office365在中國正式商用其實它也是一個標志,首先來說可能是國外的公有云在中國落地,這是微軟開的先頭,正式商用其實也是它跑在了前面。從價格上來說跟全球是沒有太多區別的,當然在五月底之前微軟有一個優惠的政策,是對于政府還有企業客戶,對于個人可能沒有太多的優惠。如果個人用戶感覺費用偏貴也可以選擇免費的操作系統,辦公軟件,比如說WPS你可以去選它,當然比如說WPS和Office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IBM拿下保險巨頭The Hartford5億美元私有云訂單
IBM很長時間都在往這個方向去努力,轉型成一家比如類似埃森哲純咨詢的公司,但是目前來看IBM處在一個陣痛的階段,因為它還是有非常多的硬件的業務,包括從大機小機到X86服務器。IBM今年的戰略則更加的接地氣,包括現在比如說談到智慧城市,智慧某某行業,這是IBM在幾年前已經想到或者說規劃到了,或者說洞察到的東西。今年互聯網是一個熱點,互聯網思維這個詞當然有點濫了,但是互聯網思維在移動市場或者叫移動互聯網市場它非常的熱而且非常盛行。
以下為演講實錄:
王聰彬: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云云眾聲》,今天我們想和老梁聊一聊最近比較熱門的兩個話題,一個是Office365正式落地中國了,還有一個是IBM最近剛剛拿下了一個保險巨頭5億美元的私有云的訂單,我們先來聊一聊第一個,Office365其實一直就在測試階段,今年應該是15日的時候正式落地了中國,不知道老梁對Office365這一塊怎么看?
梁欽:首先我說一下,我是Office365的用戶,當然其實也是微軟公有云在中國落地,其實也就是去年的事,去年大約是在五、六月份,當時我用的時候更靠前,其實不算是落地中國之后的用戶,我用的是高級家庭版還是家庭高級版,我有點記不清名字了,總而言之它可以允許你用五臺的設備,主要是PC,因為它對于這種安卓或者平板也有另外的限制,就是不在數量限制范圍之內。
這周微軟的Office365,因為我們知道它跟世紀互聯的合作,從落地到現在叫正式商用,也就是說世紀互聯可以對外它賣這種服務,比如它有好多種,有個人版,個人版可能是399一年,當然個人版可能限制,個人不推崇個人版,個人版它是你一個人可以在一臺機器上用,我個人感覺不是特別劃算,像我那個400多塊錢可以在5臺機器上用,比如說我家里邊還有包括單位的,還有自己的一些平板什么都可以很隨便安裝,400多塊錢更劃算一點。
另外,我覺得Office365在中國正式商用其實它也是一個標志,首先來說可能是國外的公有云在中國落地,這是微軟開的先頭,開的先河,正式商用其實也是它跑在了前面。Office365其實它在這周正式商用,我個人感覺它是一個,從價格上來說跟全球是沒有太多區別的,當然可能在五月底之前微軟有一個優惠的政策,就是對于政府還有企業客戶,對于個人可能沒有太多的優惠。
個人還是非常看好這個Office365,因為前一段時間我們看到office發生了非常大變化,比如說它推出了Iphone的,前一段時間新任的CEO又親自發布了IPAD版本的office,再加上Office365在中國的一系列商用,我個人感覺微軟現在是Office的戰略,在微軟內部來說是急劇上升。反觀來說,微軟的Windows它的地位是越來越下降,但是這個下降又不太準確,為什么說呢?因為Windows目前還是微軟非常大的現金流之一,第一大可能是Office,另外就是Windows。Office非常風光,推出了好多版本,Windows前一段時間它在Build大會上宣布9寸以下的設備就免授權費了,所以說Windows它是期望通過免費的策略來拉攏很多OEM廠商的積極性,或者說ODM廠商的積極性。
另外,它也期望進一步留住客戶,留住用戶,因為前一段時間WindowsXP的風波,4月8日,在上周停用了,停止了服務,很多用戶也是對這個態度有一些抱怨。我總體來說Office和Windows是兩種不同的態勢,Office可能它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要,Windows不是說不重要,它是微軟改變一種策略,以免費的策略來應對安卓,還有IOS一系列其他操作系統的競爭。
王聰彬:剛才老梁也提到了其實費用的價格問題,和美國基本是相符的,其實網友還是在吐槽說這個價格太貴了,用不起,對這樣的個人用戶怎么給他們一些,他們怎么來做一些合理的安排呢?
梁欽:我覺得中國人都習慣用那種免費的,所謂免費說白了就是盜版,因為我覺得相比,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那種免費的操作系統,辦公軟件,比如說WPS你可以去選它,當然比如說WPS和Office到底有什么區別,它區別還是有的。比如說在Word,Excel,還有PPT,就是做幻燈片的這三個套件里面來說,兩者可能差距沒那么大,當然微軟可能要領先一些。
還有蘋果的iWork,其實它的套件也基本上都是免費的,Office為什么還要收費,在這種競爭對手都免費的情況下,微軟的價值何在,你到底能給我帶來什么?其中第一個我覺得就是它這種套件整體的實力相比其他的兩大可能都還有,這里面尤其要提到Excel它這個表格,比如說做表格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們看新版的Office我們能看到Excel里面它富含了很多提升你商業價值的一些工具,比如說名字我忘了,原來生成報表都是二維的,現在它可以三維立體的,非常豐富。它逐漸引申成了,Office逐漸成了微軟在大數據領域的一個非常好的工具,比如說前一段時間我們去微軟總部參觀,它當時演示了一下全球的盜版軟件,還有惡意攻擊一系列好多數據的展示情況,它怎么展示呢?它就用了一個表格,很方便就能生成這種直觀的比如說Excel全球的,當然它也利用了很多地理服務,比如說引入了…,還有地圖,還有搜索相關的一些工具,呈現出一個很完整的全球的全貌的深入的,不但是這個報表讀起來很費勁,一看當時就特別的直觀,這是Excel。
另外我用得比較多的就是Outlook,Outlook是微軟Office里邊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就是郵件的工具。對個人來說outlook它是一個郵件的客戶端,在這一塊還沒有太多競爭力,比如說我個人可以用Foxmail,甚至現在比如說我用安卓手機或者iPhone,Windows Phone,里面其實都含了這樣那樣郵件的客戶端,所以你對郵件客戶端的需求不是那么強烈,但是當到企業級,假如說咱們單位有幾千個用戶,在這種情況下它就需要用到微軟的…,它是一個郵件的服務器,當然Office365里面的企業版,當然我不知道具體到哪個版本才會有,它就會幫你來組建一個企業內部的郵件系統,在這種情況下比如說我怎么樣進行我的組策略,這之類的它會在企業級方面體現出非常大的優勢。
反觀WPS是沒有郵件客戶端的,iWork里面明著也不帶,基本上我覺得它在企業級應用環境里面,這兩個比如偏個人來說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到企業級比如說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呢,總而言之就是一個企業級應用環境,或者叫整體的解決方案的時候,微軟的這個優勢就體現得特別淋漓盡致。
王聰彬:你剛才也聊了很多微軟這方面的工作,現在我們再看其實還有一家世紀互聯這一塊,世紀互聯除了Office365以外還有一個Azure也是和它合作的,世紀互聯一直想擺脫我只是一個運維服務的這么一個角色。這次在Office365我不知道它這一塊在其中又做了哪樣的工作?
梁欽:整體來說,之前叫Windows Azure,當然也是在此前不久宣布的正式商用,Windows Azure因為它是公有云的一個架構,世紀互聯其實跟微軟的合作也是這兩方面,Office365其實搭建在Windows,現在叫Microsoft Azure之上的一個公有云的服務。Azure其實加上Office365,世紀互聯在這方面出了非常多的人,大約有幾百人,大約有300多人,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有幾百人,當時我也去世紀互聯在望京的數據中心參觀過,當然它是有兩個,一個是在上海一個是在北京這兩個數據中心。
世紀互聯它是一個國內知名的從基礎架構的IDC,而且它的資質特別全,具體比如說云計算運營,或者數據中心,一系列資質它都非常全,微軟找到它其實也是因為我們知道為什么國外廠商無法在中國單獨提供云計算服務呢,其實就是因為中國有個規定數據不能離岸,因為即便是你在中國設數據中心可能政策法規方面也會認為你有這種可能把這些數據給轉移到海外或者怎么樣,境外這樣一個考慮。世紀互聯其實之前我得到一個小道消息,當然這也是去年12月8日另外一家巨頭,就是亞馬遜,AWS,他們宣布在中國落戶之前,落地之前,其實也跟世紀互聯洽談過,洽談為什么世紀互聯沒有跟它合作,就是因為亞馬遜的策略,亞馬遜是希望簽更多的合作伙伴,微軟是以一種比如就一家,用一句話說叫一夫一妻制,是這種方式來運作,可能世紀互聯它更期望你對我是真心實意的,百分之百掏心窩子的這種關系,后來就跟微軟建立了合作,AWS可能就跟寧夏政府還有北京市政府,還有一系列的。
王聰彬:網宿科技。
梁欽:對,它取得了這種合作。也不能忽視另外一家就是IBM,IBM在中國提供它的公有云服務其實跟首都在線宣布合作,它也跟世紀互聯宣布了合作,但是世紀互聯是偏私有云方面,主要是SCE+這些方面。
IBM的SoftLayer可能下一個話題會涉及,這就不說太多。世紀互聯它除了人力方面投入,它專門成立了微軟云計算事業部,而且這個事業部它是一個急劇膨脹的,當然現在有幾百人了,就是專門來,比如說Microsoft Azure,Azure還有Office365的服務,可能隨著比如說正式商用之后,我個人覺得它可能還會繼續加強它在人力物力各方面的投入。
【14:30】
王聰彬:剛剛我們聊了一下Office365的商用事情,我們下一個話題,IBM最近拿下了一個保險巨頭The Hartford5億美元的私有云的訂單。其實IBM在之前剝離X86以后,它可能像IDC預測會轉向服務類型的公司,現在它又接到這么一個訂單,不知道老梁對這個怎么看?
梁欽:我感覺不沖突,我們先回憶一下,當然在2014年12月4日,IBM把它的PC業務賣給聯想之后,大約之后還有5年時間,至少有5年時間IBM都在采購,或者比如說我原來客戶要怎么樣,它還在采購Think的這個產品。服務器產品我相信它也不會這么快就一刀切,聯想可能也想借助比如說IBM之前的名頭,或者是它的資源,比如它的市場資源,渠道的資源,合作伙伴的資源這一系列東西來推它的產品,我覺得可能雙方的交叉協議里面都會有涉及,這一點就不用太擔心。而且這個交易現在還沒有正式批準,所以剛才你談到這個大單,我覺得從硬件上來說不會受任何的影響,甚至我覺得可能也會給聯想一個學習的機會,比如說是不是你的人就過來跟著看看,當然這是我主觀的意向。
剛才你也提到它的轉型,其實IBM很長時間都在往這個方向去努力,轉型成一家比如類似埃森哲這種純咨詢的公司,但是目前來看IBM處在一個陣痛的階段,因為它還是有非常多的硬件的業務,包括從大機小機到X86服務器,X86它很決絕就把這塊肉割掉,不能叫送給了聯想,賣給了聯想,花了20多億美元,割讓給聯想,我覺得這里面肯定IBM有很多的不舍,但是不舍來說因為在它手里面,IBM它是傳統中我們感覺好像高大上的公司,它的運作這種周期或者說它的節奏是跟當下殘酷的硬件市場,尤其是服務器市場是有點格格不入的。比如說你們都做X86我也做X86,我的X86跟你們X86就不一樣或者怎么著,我的X86怎么著,它是這樣的,它不是說就跟大家拼價格。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它會受到很多侵擾,比如說國際廠商有惠普,戴爾在它上邊窮追猛打,窮壓猛打,它下面其實還有中國這些廠商,浪潮,曙光,華為,尤其是在中國市場聯想其實都給它非常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它把X86剝離出來,而且當時在銷售之前他們還發布了新的X系列,X系列其實是它非常有價值或者非常有競爭力的一系列產品,最后可能也是聯想堅持,或者說IBM想著,就像我們買東西比如說買一個800塊錢的東西,你得搭配給我一個小配件,可能是這樣,X系列可能是高價值的一個東西,不能叫搭,搭還是有點不太對稱,不太合適。
總而言之我覺得打包給聯想,聯想可以說是撿了一個很大的不能叫便宜吧,反正聯想很有眼光,買了一個很好的東西,性價比很高。對于IBM來說它還有硬件,大機,大機目前來說受到非常大的挑戰,尤其是現在互聯網大潮中非常多的互聯網的巨頭開始主動掌握到硬件的主動權,比如說Facebook,Google,還有國內這些廠商,騰訊,百度,國外有,或者說OCP什么的,還有國內現在做了一種叫天蝎,也都是所謂的開源硬件,就是以我自己使用的需求我開放,形成了一種體系逐漸推向市場,面對我同類型的客戶。
但是,IBM的大型主機一方面是受到這個影響,另外越來越多的行業客戶,比如說政府的,金融的,稅務的也受到了X86往上走的這種壓力,比如說國內的廠商浪潮它推出了浪潮K1,專門發起大型主機替代工程,專門面對的就是IBM。當然IBM也不能說它的產品沒有競爭力,它在金融系統或者政府,或者說一些大的關鍵應用行業里面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它只不過就是現在互聯網興起這個浪潮,因為聲浪基本都是互聯網這幫人,比如說我是騰訊的,或者說我一邊做事就一邊吆喝,阿里巴巴,它都希望這樣。但是很多政府的用戶或者說IBM,基本上它不習慣在社交媒體上我做什么事都要馬上宣傳,這不合傳統,比如說很多政府的用戶你沒法去把它撿回來,很多都是有這種機密的,或者說反正不方便,不像是比如說阿里巴巴這邊他們好不容易把IBM的小型機給替換了,替換了以后馬上就發微博,各種慶功會,特別要命,但是對于IBM來說它是有挑戰的,但是大機還是有相應的應用市場,小機也是一樣,它把X86賣了以后我覺得它可能會跟聯想有密切的合作。
比如說我有的客戶要怎么著,你能不賣給我嗎,或者我干脆IBM就成了一個代理商,或者說一個集成商,這樣一個角色,這樣來看可能是比較全面,因為IBM說實話今天上午還在聊它的財報,除了軟件其他基本都在虧損,不叫虧損,是下滑,可能IBM就向軟化走的步伐更加堅決了,而不是說從現在開始,而是越來越堅決。現在比如說它的大型主機Power之類的它也走向了開放,剛才我們說這個單子是私有云的,也說一下IBM的公有云,之前它在私有云市場是非常有競爭力的,但是隨著AWS的興起,還有微軟Azure的興起,還有…這些興起,一系列這種公有云巨頭開始向私有云市場進攻,不能叫進攻,他們開始宣揚就比如說AWS特別逗,AWS,我們公有云就是未來,我們就代表著公有云,AWS就是未來,我去年年底時候參加過他們AWS大會,2013的大會,當時給人感覺天哪,如果你不談公有云你就是很落后的一個人,因為之前最早的時候公有云其實是很多中小企業才用的,比如說你是一個小作坊,我大約就幾個人,我沒必要自己搞一個數據中心。
假如說我自己弄一個服務放在什么數據中心去托管,這樣一個是費用高,另外還得有人去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這個云讓他們感覺非常方便。除了提供基礎設施以外他們也提供非常多的應用,所以很多中小企業或者說創業者,初創企業他們都在云上面做,當然國內的阿里云可能是淘寶平臺,阿里系他們用戶非常多,他們所以基于這個來做的。
王聰彬:剛才咱們談到了IBM轉型,后來也比較了現在各家公有云私有云現在的情況。前些日子是IBM Forum剛剛舉行結束,知道老梁也參加了,這邊不知道老梁從會議上接受到的IBM傳達出來今年會有一個什么樣的信息?
梁欽:今年IBM談了一個重點,就是互聯網的這個點,他們也談到了互聯網的挑戰與機遇,大致是這樣。我覺得這次IBM可能特別接地氣,因為大約是從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這個理念以來,我就感覺IBM是懸著的,或者它定位特別高,飄在空中,我一個人非常知道我自己要做什么,我在選擇什么,但是好多看到很異樣,這個人怎么在空中坐著,飄著,大致是這樣的。其實隨后幾年一步一步來,大家逐漸看到了智慧地球它的奧妙所在,包括現在比如說談到智慧城市,智慧某某行業,我們大家都能看到,突然想起來這是IBM在幾年前已經想到或者說規劃到了,或者說洞察到的這些東西。今年互聯網是一個熱點,互聯網思維這個詞當然有點濫了,但是互聯網思維在移動市場或者叫移動互聯網市場它非常的熱,而且非常盛行,很多企業,當然國內主要談互聯網思維的就是小米,小米成為了靠著互聯網思維,不能叫發跡,快速成長起來的一個代表,非常多的企業來學習它,或者是以小米來反小米,非常多。
比如說中華酷連,中興,華為,好多廠商多多少少在學,或者說一些興起的那些好多你都想不到名字的這些廠商,比如說小辣椒,大可樂,非常多,一時還說不上來太多。當然在這種互聯網精神其實就是免費,聚集人氣,快速的利用,說白了有人說互聯網精神就是皮包公司,我把所謂的關注度弄過來我就預知,比如說小米的這種F碼這種模式,大家先預定我有一個很好的產品叫小米18,小米18能連速每秒打死多少只蒼蠅,就類似這種的,先把它的產品特性給宣講出來,然后希望粉絲們來買我這個想法或者買我這個產品。
過了一段時間以后,有的可能是一個月兩個月,或者說在特定的時間內我給你承諾,我在什么時間點給你交貨,這是小米它的發家之處。比如說我沒有,當然這種方法被很多小廠商利用,我只要,說白了有好多人叫忽悠,我只要忽悠來用戶的關注度,忽悠來預支的這項錢,我再拿這個去找產業鏈里面的廠商。這在消費市場中非常盛行,而且也成就了一些企業,但是在企業級市場它目前來說還是一個不能叫新的課題,也有成功案例,大家還都是一個洽談的相對的熱點,今年我覺得IBM把互聯網談出來是非常接地氣的,當然它也談了IBM在這種情況下做的一些案例,比如錢大群,中國區的首腦,當然他也談到了比如說IBM在這方面,在企業級市場的互聯網思維,比如說中網,中網大約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整體比如說從做推廣到后期的頒獎,可能也就頂多兩個月時間,開始運作什么的,就算一個季度,在這種情況下,中網要構建自己的數據中心是不太劃算的,當然它又集聚了非常多的用戶,比如一場比賽大約有幾千人上萬人來觀看,就是在現場幾千人,蓮花球場至少應該能容納幾千人,它還有中央球場,旁邊一系列的球場,加上電視的直播,還有一系列各種渠道的轉播非常多,收看一個比賽無論是在現場或者在電視機前,或者在移動互聯網上,網站上,收看的觀眾是非常多,有不同的途徑來收看這個比賽。
這種情況下就給賽事本身提出了非常大的要求,比如說我在轉播的時候是不是很流暢,是不是支持多種格式,是不是支持多種終端,非常的考究。另外,隨著這種技術的提升,觀眾對于比賽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比如首先來說我希望買票特別便利,另外在欣賞比賽的同時我是不是能吃到或者能喝到我賞心悅目的飲料,或者能吃到特別那什么的食品。還有最重要的是在這個球場上能不能給我更加明確的一些,比如說我們看比賽都知道鷹眼,比如說小德打了一個球,大家坐在看臺特別上面的時候,它明明在界內,大家都覺得,但是這種情況下我們要聽裁判的,但是裁判也有看不準的時候,就要聽高科技的鷹眼。
還有比如發球的速度,一個球員目前發球最快的是誰來著,有點忘了,反正不是小德之類的,我記不清了,回頭可以問一下費哥,比如說對于用戶來說,對于觀眾來說我希望能看到我關心的我的偶像是不是打出了漂亮的球,它的狀態是怎么樣的,它的一發成功率,二發,它的發球區域都在哪,我是不是能從中學習到一些東西。
但是,除了這個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比如小德和納達爾比賽,雙方這種教練團隊是不是要分析對手,是要分析,比如說怎么分析呢,可能就要利用一系列大數據的工具,所謂大數據可能有點太繞,但是我們仔細想想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我有一個數據庫或者說我有一個系統承載了納達爾在本次中網歷屆比賽每個球的落點,或者他發球的速度,或者說近三年納達爾一系列的狀況,那我就能基本上判斷出他在面對比如說小德或者說費德勒的時候,他就能打出什么樣的球,甚至在中網期間IBM還組織了讓大家猜比如說誰能獲勝,比如說小薇如果對上娜姐她的成功率是多少,所以說綜合來看我覺得一個賽事本身它有非常多的需求,它需求多但是中網組委會它又沒必要自己弄一個東西,所以它就用了IBM的云服務,用云服務以后幾個月我就交幾個月的錢就好了,我也沒必要一年之中我就有一個月或者兩個月,這樣的,這是舉一個例子,時間關系。
王聰彬:我們也了解到IBM可能今年會越來越落地,我們也是看看他們在互聯網這個行業里到底能不能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