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信息通信領域一群知名專家學者聚首懷柔,一個比北京的秋景更加熱烈絢爛的話題擺在他們面前——大數據。
這是一個創新研究和成果層出不窮的行業,繼云計算、物聯網、智慧地球之后,“大數據”再度來襲。
ICT最新風向標
大數據被用來描述信息爆炸所產生的海量數據。Jim Gray的新摩爾定理認為,每18個月全球新增的信息量是計算機有史以來全部信息量的總和。截至2010年,人類擁有的信息總量大約是1.2ZB(1ZB等于1萬億GB)。IDC預計,到2020年,世界上的數據存儲總量將達35ZB。
數據之所以增長如此之快,源于各類傳感器、智能終端的劇增。而高清晰圖像和視頻,更使得數據呈指數級增長。如何收集、管理和分析數據日益成為信息通信技術創新的重中之重。
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預言說:“如果說IBM的主機拉開了信息化革命的大幕,那么‘大數據’才是第3次浪潮的華彩樂章。”今年3月,美國政府宣布正式啟動“大數據計劃”,并將其與歷史上對超級計算和互聯網的投資相提并論。這標志著大數據已經上升至美國國家戰略。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ECTE)的委員們在日前舉辦的秋季沙龍上研討普遍認為,從全球ICT發展整體趨勢看,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
大數據可以干什么
多大數據算大,業界沒有統一定論,一般認為,起步應當是100PB,而且在動態擴展,沒有上限。
北京拓爾思總經理、中國非結構化數據管理系統標準工作組副組長施水才教授認為,比“大”更重要的是用途,就是從數據中發現規律,預測未來。據介紹,拓爾思為厄瓜多爾明年總統大選研發了預測分析系統,聚合了千家西班牙語新聞網站,包括博客、論壇、社會化媒體的信息,實時提取輿論熱點及傾向性預測大選結果,用戶則使用網絡賬號獲取服務。
大數據最典型的應用應屬美國聯邦政府的統一數據開放門戶網站——Data.Gov,旨在向全美開放政府擁有的公共數據,鼓勵新的創意,提供更透明、更豐富的公共服務。截至2011年12月,Data.Gov共開放原始數據3721項、地理數據386429項。更重要的是,該網站還匯集了1570個數據可視化應用。從空氣質量與工廠數量的關系,到胖子數量與快餐店的多寡,給人無限的啟示和便利。
Data.Gov應用不僅服務于大眾,刺激經濟,還調動了大量的創新。其中一項免費的航班延誤分析應用,通過分析對比航班歷史準點率數據,幫助消費者找到表現最佳,或者最符合需要的航班。伴隨著Data.Gov的數據開放,美國航班延誤率由2008年的27%下降到2010年的20.23%。
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副司長董寶青告訴《人民郵電》報記者,要積極看待大數據熱潮。大數據的興起,不完全源于信息技術變革到了一個多么了不起的高度,而源于一國政府、企業、國民的信息化應用和創新思維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大數據的本質是對信息資源、知識資源、智慧資源開發利用的高度重視與創新。而我國在2004年的中辦、國辦34號文件里已經深刻闡述過這一理念,現在需要更加積極地去推動。
大挑戰蘊含大機遇
“科技界應高度關注大數據研究這一新的發展方向,推動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新興技術和學科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杰日前表示。今年9~10月間,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通信學會等紛紛成立了相應的大數據專家委員會。
工信部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ECTE)在秋季學術沙龍上提出,對海量數據的掌控和解釋運用將成為未來競爭與增長的基礎,“大數據”引領的智慧科技時代給信息通信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在發達國家,制造業、銀行業、消費營銷行業等較早進入大數據時代,各類顧客點擊、瀏覽、反饋和交易記錄,都構成了大數據的基礎。百度目前數據總量接近1000PB,存儲的網頁數量接近10000億,每天還會對這些數據進行更新,響應用戶的請求也是幾十億次。通用電氣正投資15億美元建設全球軟件和分析中心,擬雇傭400名數據科學家,協調全球1萬名軟件工程師通過共同的平臺工作。IBM商業價值研究院和牛津大學商學院對全球數千名企業高管的調查顯示,有63%的企業管理者希望大數據技術能與企業運營管理實踐相結合,形成企業新的核心優勢。28%的受訪者所在企業已經開始試點部署大數據。
中國聯通研究院副院長童曉渝認為,無論從獲取、存儲、處理和服務哪個環節看,大數據產業都正在快速形成。要推動其發展,應從戰略的高度去做好頂層設計和行業的發展規劃,標準規范,示范工程,還要前瞻性地完善制度建設,用法律法規來保證大數據的公共性、真實性、安全性和隱私保護等。
電信運營商機會何在
與國外大數據的熱火朝天相比,國內IT企業參與這一領域的并不多。但嗅覺靈敏的互聯網公司已經走在了前頭。騰訊啟動門戶、微博、視頻、無線的跨平臺深度整合戰略,天貓推出“聚石塔”平臺。但目前而言,互聯網業的大數據,主要是對自身用戶數據的挖掘和應用深化。
運營商掌握著信息通信網絡上很多關鍵數據,包括網絡信息、用戶信息、位置信息等,經過相應的加工處理可以為政府、行業、企業、個人等用戶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IBM認為,數據就是運營商的生產力。但運營商對數據商業價值的發現和篩選是一個“盲點”。此外,很多專家不約而同地指出,隨著產生、存儲、分析的數據量越來越大,用戶個人的隱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電信運營商的規模、實力與國企身份,在數據安全保護方面有比普通IT或互聯網企業更強的公信力。
近年來,電信運營商在傳統業務增長乏力的情況下紛紛實行戰略轉型,大力發展數據業務。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周建明表示,大數據將成為電信運營商發展的核心引擎。但同時,大數據給固網和無線寬帶都帶來巨大挑戰。過快的流量增長可能會帶來網絡質量下降,將降低中國信息網絡的競爭力,也間接降低了中國經濟競爭力。所以,運營商要高度重視大數據時代的網絡建設,還要對寬帶網絡進行智慧管理。
工信部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陳金橋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形象地比喻了大數據對通信業的機遇和挑戰。盡管電信運營商擁有數據,但在快速興起的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業務面前,電信運營商數據業務并不強大,層次還很低。
山東省通信管理局局長林樂虎表示,大數據對于傳統的電信運營商是嶄新的機遇,但是運營商必須跟上發展潮流,同時立足于自己的優勢開展創新,做到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揚長避短、加大合作、謀求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