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云計算行業動態 → 正文

政務云市場爆發,云服務商們怎么搶單?

責任編輯:ycao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8-04-13 22:09:57 本文摘自:鷹眼新聞

前段時間,美國國防部發布了一項名為“聯合企業國防基建”的計劃,招標科技供應商來升級其云計算能力,合同價值達數十億美元。目前招標仍在進行中,引來諸多科技公司參與。不過業界揣測,雖然五角大樓表面上強調招標過程開放公平,但最終贏得合同的,將會是亞馬遜公司旗下云計算服務平臺AWS.因為,AWS此前曾為中央情報局(CIA)提供云服務。

這一事件顯示了兩個強烈信號:1、在互聯網和數據時代,國防部、CIA這樣高度機密的政府部門已經在全面運用商業公司的云計算能力,政府機構通過上云提升效率和管理能力,將是未來的必然;2、云計算無論在全球還是國內,ToG市場日趨火熱,“贏者通吃”現象比ToB企業市場更加明顯。

500401445_wx

 不過,相對來說,云計算的ToG市場仍滯后于企業市場,走過了一條從政府邊緣部門到核心部門,從“品質信任”到“安全信任”,從傳統IT到互聯網+的拓展之路。今年,云計算被第四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回顧過去五年工作時談到,“堅持創新引領發展,深入開展‘互聯網+’行動,推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傳統產業深刻重塑。”

梳理政府上云的過程,我們會發現,在中國,云計算在政府部門的應用更為接地氣,有著普通民眾需求的倒逼;同時,云計算廠商針對政府創造的服務越來越分化,顯得頗具中國特色。未來,隨著云計算在政務領域的覆蓋,并進一步接受國家監管,完善行業標準,公有云有望改變現在私有云占據主導的現狀,從而真正成為有關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

2014年-2015年,toG市場大爆發:拿下最需要“計算能力”的部門

時間回溯到2014年之前,12306網站和客戶端還在時不時的崩潰中迎接著每一個節日,而同時,阿里云在國內掀起多年的“去IOE”運動(指IT系統擺脫對IBM的小型機、Oracle數據庫、EMC存儲這個“黃金三角”的依賴,轉而用彈性計算方式滿足IT需求)已接近尾聲:2013年5月17日,最后一臺小型機在阿里巴巴支付寶下線,標志著阿里已經完成去IOE化。

彼時棱鏡門事件之后,我國政府意識到數據安全的重要性,提出設備采購國產化、自主研發等口號,希望將數據安全牢牢掌握在國內企業手中。阿里的“去IOE”算是趕上了好時機。在這樣的背景下,2014年“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率先“觸云”,成為全國首例部署在“云端”的部委級應用系統。緊隨其后,號稱世界上最繁忙的網站“12306”將其余票查詢系統從自身后臺分離出來,在阿里云上獨立部署了一套余票查詢系統,從而分流了高并發的集中請求,解決崩潰問題。

2014年至2015年,在ToG市場,阿里云作為互聯網系云計算的先發者,拿下了一個個最需要“計算能力”的部委級客戶:國家氣象局、中央政府采購網、中國藥品監管網、海關總署等。如果說12306所需要的“計算能力”是市場民眾的倒逼,那么對于海關總署這些國家機構,“計算能力”則是內在管理的剛需:在與阿里云的合作中,后者幫助實現對全國1800多個主要通關現場情報的實時分析,將處理的數據量從TB級別提升至PB級別。

不過,盡管這一時期阿里云將公有云殺入政務云市場,看上去呼風喚雨,但在政務云市場份額上仍是以華為、新華三、浪潮等企業為首的“傳統IT廠商”占據絕對優勢。2016年在中國政務云服務市場占有率第一的浪潮云數據顯示,其服務了200個區域政府、40個行業部委、200家大型企業。

這樣的格局凸顯了這一時期的政務云仍以提供硬件+虛擬化的模式為主,廠商們主要立足于硬件能力、基礎能力的拓展與拼殺。同時,大量政府機構、核心部門對公有云、對互聯網企業仍存在一些芥蒂。所謂“上不碰數據、下不碰應用”的原則反而成了傳統廠商的優勢。

對此,阿里云不無抱怨地認為,未來政務云領域應該以建立全新評估體系,不能再簡單的以份額論英雄。并宣稱,“互聯網+數據智能+政務”將經歷傳統IT、IT云化、業務互聯網化到數據在線智能化四大階段,最終建立基于互聯網中臺架構,實現數據高質量共享、數據智能的挖掘,從而服務政府業務創新服務,改善政府的治理結構。

2016年至今,toG市場分化:各家凸顯自身優勢,AI登場

數據在線智能化,近兩年,我們開始看到這種趨勢。

2015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電信業務分類目錄(2015年版)》,自2016年3月起開始實施。新分類目錄把云計算基礎設施納入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業務,屬于增值電信業務,為國家強監管領域。此項政策進一步加強了云計算業務的安全性。同時,隨著國家政策的進一步鼓勵“互聯網+”,更多政府機構開始接受互聯網背景的云計算廠商。

這一時期,成立于2013年的騰訊云迷茫兩年后,看到了政府客戶起到的強大背書能力,開始虎口奪食。同時,人工智能入場,各云計算廠商提供的服務開始分化,突出自身差異化的優勢,切入或者創造了更多細分的政府市場。

先看阿里云的拓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維度:

1、通過定制化的云服務積累經驗,建立可復制的模式。比如在稅務云方面,從北京國稅開始,阿里云相繼與國稅總局、廣東國稅、廣東地稅、浙江國稅等達成合作,加強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在稅務領域的應用,推進“智慧稅務”。2017年初,阿里云正式推出中國政務云,并包含了政務網站護航、重大活動網絡護航、政務直播、政務大數據輿情、攻防演練、等級保護安全合規等專業場景下的服務。這些拓展均試圖以點帶面占領各類垂直領域的政務云。

2、以阿里云ET城市大腦為代表的特色增值服務。這類屬于發現痛點,創造需求的服務模式。2016年10月,阿里云在云棲大會上首次發布ET城市大腦,并在一年后在杭州實現落地。目前,阿里云ET城市大腦還在不遺余力地向其他城市拓展,并開啟了國際化的第一站——進入馬來西亞。不過整體上,目前阿里云ET城市大腦在宣傳性上的意義比較大,落地的城市還不多。畢竟,在治理城市“交通病”的問題上,中國城市最主要的問題還在于道路規劃和車輛數量問題,ET大腦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還需要時間證明。

3、互聯網+政務服務,依托阿里云、支付寶、手機淘寶等打造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等平臺。《2017移動政務服務報告》統計顯示,全國有364個城市通過支付寶為居民提供政務服務,服務種類共計12類100項,其中超過2億人在支付寶上使用過政務服務。再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通過專線將失信人名單共享給芝麻信用,并將“老賴”們的失信違約記錄實時同步到其個人芝麻信用,等等細節,均加強了政府的互聯網+程度。

再看騰訊云,或許是受阿里云近年在政務市場上的大量進展刺激,馬化騰2016年首次在云+峰會上為騰訊云站臺,此后騰訊云明顯加快步伐。這兩年騰訊云幾乎是哪里有機會就往哪里去,目前已和全國15省、50余座城市簽約合作,同時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亮點,比如:

1、打造警務云,在公安、應急領域建立壁壘。目前,騰訊云已經與云南、海南、福建三省公安廳,湖南省應急辦,南京、上海、寧波等市公安局建立合作,依托騰訊的數據基礎、云計算能力,以及微信、QQ等社交平臺產品,充分整合各方的優勢資源,促進“智慧公安”、“互聯網+警務”的實現。騰訊云在宣傳中也表示,其安全數據庫囊括過億號碼庫、億級的惡意URL庫、全國首個銀行惡意詐騙賬號庫,和騰訊8億社交用戶等海量大數據。基于社交因素,騰訊云在公安、警務領域方面具備了其他云計算難以企及的能力。

2、智慧城市、互聯網+政務方向。該領域騰訊云與阿里云是完全的競爭關系,只是雙方依托的平臺不同,騰訊依賴的是龐大的微信和QQ,幾乎可以覆蓋中國大部分的互聯網用戶。2016年,騰訊與16個城市簽下智慧城市建設合作協議,把微信打造成城市服務的入口,讓戶政、簽證、交通、醫療、水電煤繳費這些生活雜事都能通過微信辦理,讓通訊、媒體、商業、民生乃至政務都運行在微信里。而騰訊云則為民生、政務、金融機構的互聯網化提供后端服務支撐。

同一時期其他云計算廠商也開始著手政務云。在2016年的IT領袖峰會上,金山云宣布將專注游戲云、視頻云、醫療云、政務云四個方向,并承擔了北京市電子政務云的建設。

網易云則在2017年推出“專屬云”,通過在公有云上進行物理資源隔離,確保用戶數據安全可控,以此面向中大型企業和政府客戶。在與廣西消防總隊的合作中,網易云幫助搭建了“互聯網+數據智能+消防”平臺,實現消防業務數據高質量共享、數據智能的挖掘。

此外,網易云在國內建設有扶持創新創業的網易聯合創新中心,與各地政府合作,不僅將自己的云計算、大數據技術輸入給當地企業,而且通過云課堂等平臺進行互聯網技術和知識的布道,也算是著眼長遠的一種布局。

反觀此一時期的傳統IT廠商,在云計算模式的創新和進化過程中,已落后于互聯網廠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越來越多的落地,以及PaaS、SaaS服務模式的增量,可以預見,沒有數據的傳統IT廠商將被固定在“硬件”和“底層平臺”上,市場邊界被限制,云計算產品附加值也將低于互聯網廠商。

未來:云計算成基礎設施,“國家隊”入局,監管將更規范

云計算和大數據將成為互聯網時代企業發展、社會運行、政府服務的基礎設施,如同電力之于大工業時代一般,這已經是當下越來越多人的共識。就政務云而言,2017年IDC的報告顯示:2016超過65%的省市建有政務云平臺,中國政務云市場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已接近百億元,預計在未來5年內可接近20%的年復合增長率,實現高增長率發展。同時,政務云市場的基礎架構建設逐漸結束,即將進行服務化重構、混合云主導、PaaS層加速建設、大數據應用創新等新的部署階段。IDC還進一步預測,到2020年時,隨著多廠商的競爭格局和不斷成熟的政府數字化建設,中國的政務云IaaS層的投資將超過160億元。

但與高速發展不協調的是,目前還有一些過渡現象存在:比如阿里云幫助建立的“浙江政務服務網”,即便阿里云只是建平臺、不管內容,但該網站仍未完全淘汰政府自有數據中心,僅把展現層運行在阿里云的公有云上,而“水面下更大的冰山”——業務層、數據支撐層則運行在專有云上。后者的服務商是浙江電信,數據不直接向企業和公眾開放。省政府的人員認為,“畢竟是國企,信息更可控些”。

事實上,在更需要安全的金融領域,國家隊正在入局:2018年3月,由銀監會牽頭16家中資企業聯合設立的互聯網金融云服務平臺正式落地。這家名為融聯易云金融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的新設立公司,將致力于落實國務院‘互聯網+’行動計劃,通過搭建行業共享服務平臺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信息服務。其中“提高金融安全,防止數據泄漏”、“金融行業共有,便于協作和管理”等成為該公司的重點關注。

另外,在政府觸云的管理中,各國政府均有嚴格的監管政策。比如美國,規定政府行業使用云計算需要通過FedRAMP認證,并經過多部門聯合委員會的審定等,并且為不同級別的政府系統推薦低、中、高不同強度的安全控制集(包括管理、技術和運行)。歐盟將云計算納入關鍵信息基礎設施(CIIP)范疇,也就意味著加大對云計算的監管力度。韓國《云計算發展與用戶保護法》將云計算納入增值服務進行管理,政府部門委托韓國云服務協會(KCSA)對云服務進行認證。

在國內,國家層面對云計算的認證包括工信部ITSS云計算服務能力認證、公安部DJCP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認證、可信云服務認證等等。2017年,中央網信辦印發的《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中規定,關系國家安全的網絡和信息系統采購的重要網絡產品和服務,應當經過網絡安全審查,達到安全可控。但在政府采購中,具體執行哪些安全標準并沒有明確規范,相對來說更加因地制宜。事實上,國內云計算服務一系列的技術標準、服務標準和評價標準仍在不斷完善中。今年,工信部也表示,將持續推進云計算和區塊鏈等領域標準研制工作。

就像用電一樣,有了標準,才會有安全,有發展,有賦能產業的力量。阿里的王堅博士在《在線》中認為,公有云的安全問題早晚會得到解決,其成本優勢將會完勝私有云。事實上,比成本更重要的是數據,在線的數據,和整合的數據。當公有云成為基礎設施,相信政務云也能從“底層的基礎設施的云化”走出來,從而讓數據根據需要來打通,產生更多價值,進而實現管理上的革命。

關鍵字:云服務商市場政務

本文摘自:鷹眼新聞

x 政務云市場爆發,云服務商們怎么搶單?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云計算行業動態 → 正文

政務云市場爆發,云服務商們怎么搶單?

責任編輯:ycao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8-04-13 22:09:57 本文摘自:鷹眼新聞

前段時間,美國國防部發布了一項名為“聯合企業國防基建”的計劃,招標科技供應商來升級其云計算能力,合同價值達數十億美元。目前招標仍在進行中,引來諸多科技公司參與。不過業界揣測,雖然五角大樓表面上強調招標過程開放公平,但最終贏得合同的,將會是亞馬遜公司旗下云計算服務平臺AWS.因為,AWS此前曾為中央情報局(CIA)提供云服務。

這一事件顯示了兩個強烈信號:1、在互聯網和數據時代,國防部、CIA這樣高度機密的政府部門已經在全面運用商業公司的云計算能力,政府機構通過上云提升效率和管理能力,將是未來的必然;2、云計算無論在全球還是國內,ToG市場日趨火熱,“贏者通吃”現象比ToB企業市場更加明顯。

500401445_wx

 不過,相對來說,云計算的ToG市場仍滯后于企業市場,走過了一條從政府邊緣部門到核心部門,從“品質信任”到“安全信任”,從傳統IT到互聯網+的拓展之路。今年,云計算被第四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回顧過去五年工作時談到,“堅持創新引領發展,深入開展‘互聯網+’行動,推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傳統產業深刻重塑。”

梳理政府上云的過程,我們會發現,在中國,云計算在政府部門的應用更為接地氣,有著普通民眾需求的倒逼;同時,云計算廠商針對政府創造的服務越來越分化,顯得頗具中國特色。未來,隨著云計算在政務領域的覆蓋,并進一步接受國家監管,完善行業標準,公有云有望改變現在私有云占據主導的現狀,從而真正成為有關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

2014年-2015年,toG市場大爆發:拿下最需要“計算能力”的部門

時間回溯到2014年之前,12306網站和客戶端還在時不時的崩潰中迎接著每一個節日,而同時,阿里云在國內掀起多年的“去IOE”運動(指IT系統擺脫對IBM的小型機、Oracle數據庫、EMC存儲這個“黃金三角”的依賴,轉而用彈性計算方式滿足IT需求)已接近尾聲:2013年5月17日,最后一臺小型機在阿里巴巴支付寶下線,標志著阿里已經完成去IOE化。

彼時棱鏡門事件之后,我國政府意識到數據安全的重要性,提出設備采購國產化、自主研發等口號,希望將數據安全牢牢掌握在國內企業手中。阿里的“去IOE”算是趕上了好時機。在這樣的背景下,2014年“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率先“觸云”,成為全國首例部署在“云端”的部委級應用系統。緊隨其后,號稱世界上最繁忙的網站“12306”將其余票查詢系統從自身后臺分離出來,在阿里云上獨立部署了一套余票查詢系統,從而分流了高并發的集中請求,解決崩潰問題。

2014年至2015年,在ToG市場,阿里云作為互聯網系云計算的先發者,拿下了一個個最需要“計算能力”的部委級客戶:國家氣象局、中央政府采購網、中國藥品監管網、海關總署等。如果說12306所需要的“計算能力”是市場民眾的倒逼,那么對于海關總署這些國家機構,“計算能力”則是內在管理的剛需:在與阿里云的合作中,后者幫助實現對全國1800多個主要通關現場情報的實時分析,將處理的數據量從TB級別提升至PB級別。

不過,盡管這一時期阿里云將公有云殺入政務云市場,看上去呼風喚雨,但在政務云市場份額上仍是以華為、新華三、浪潮等企業為首的“傳統IT廠商”占據絕對優勢。2016年在中國政務云服務市場占有率第一的浪潮云數據顯示,其服務了200個區域政府、40個行業部委、200家大型企業。

這樣的格局凸顯了這一時期的政務云仍以提供硬件+虛擬化的模式為主,廠商們主要立足于硬件能力、基礎能力的拓展與拼殺。同時,大量政府機構、核心部門對公有云、對互聯網企業仍存在一些芥蒂。所謂“上不碰數據、下不碰應用”的原則反而成了傳統廠商的優勢。

對此,阿里云不無抱怨地認為,未來政務云領域應該以建立全新評估體系,不能再簡單的以份額論英雄。并宣稱,“互聯網+數據智能+政務”將經歷傳統IT、IT云化、業務互聯網化到數據在線智能化四大階段,最終建立基于互聯網中臺架構,實現數據高質量共享、數據智能的挖掘,從而服務政府業務創新服務,改善政府的治理結構。

2016年至今,toG市場分化:各家凸顯自身優勢,AI登場

數據在線智能化,近兩年,我們開始看到這種趨勢。

2015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電信業務分類目錄(2015年版)》,自2016年3月起開始實施。新分類目錄把云計算基礎設施納入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業務,屬于增值電信業務,為國家強監管領域。此項政策進一步加強了云計算業務的安全性。同時,隨著國家政策的進一步鼓勵“互聯網+”,更多政府機構開始接受互聯網背景的云計算廠商。

這一時期,成立于2013年的騰訊云迷茫兩年后,看到了政府客戶起到的強大背書能力,開始虎口奪食。同時,人工智能入場,各云計算廠商提供的服務開始分化,突出自身差異化的優勢,切入或者創造了更多細分的政府市場。

先看阿里云的拓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維度:

1、通過定制化的云服務積累經驗,建立可復制的模式。比如在稅務云方面,從北京國稅開始,阿里云相繼與國稅總局、廣東國稅、廣東地稅、浙江國稅等達成合作,加強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在稅務領域的應用,推進“智慧稅務”。2017年初,阿里云正式推出中國政務云,并包含了政務網站護航、重大活動網絡護航、政務直播、政務大數據輿情、攻防演練、等級保護安全合規等專業場景下的服務。這些拓展均試圖以點帶面占領各類垂直領域的政務云。

2、以阿里云ET城市大腦為代表的特色增值服務。這類屬于發現痛點,創造需求的服務模式。2016年10月,阿里云在云棲大會上首次發布ET城市大腦,并在一年后在杭州實現落地。目前,阿里云ET城市大腦還在不遺余力地向其他城市拓展,并開啟了國際化的第一站——進入馬來西亞。不過整體上,目前阿里云ET城市大腦在宣傳性上的意義比較大,落地的城市還不多。畢竟,在治理城市“交通病”的問題上,中國城市最主要的問題還在于道路規劃和車輛數量問題,ET大腦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還需要時間證明。

3、互聯網+政務服務,依托阿里云、支付寶、手機淘寶等打造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等平臺。《2017移動政務服務報告》統計顯示,全國有364個城市通過支付寶為居民提供政務服務,服務種類共計12類100項,其中超過2億人在支付寶上使用過政務服務。再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通過專線將失信人名單共享給芝麻信用,并將“老賴”們的失信違約記錄實時同步到其個人芝麻信用,等等細節,均加強了政府的互聯網+程度。

再看騰訊云,或許是受阿里云近年在政務市場上的大量進展刺激,馬化騰2016年首次在云+峰會上為騰訊云站臺,此后騰訊云明顯加快步伐。這兩年騰訊云幾乎是哪里有機會就往哪里去,目前已和全國15省、50余座城市簽約合作,同時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亮點,比如:

1、打造警務云,在公安、應急領域建立壁壘。目前,騰訊云已經與云南、海南、福建三省公安廳,湖南省應急辦,南京、上海、寧波等市公安局建立合作,依托騰訊的數據基礎、云計算能力,以及微信、QQ等社交平臺產品,充分整合各方的優勢資源,促進“智慧公安”、“互聯網+警務”的實現。騰訊云在宣傳中也表示,其安全數據庫囊括過億號碼庫、億級的惡意URL庫、全國首個銀行惡意詐騙賬號庫,和騰訊8億社交用戶等海量大數據。基于社交因素,騰訊云在公安、警務領域方面具備了其他云計算難以企及的能力。

2、智慧城市、互聯網+政務方向。該領域騰訊云與阿里云是完全的競爭關系,只是雙方依托的平臺不同,騰訊依賴的是龐大的微信和QQ,幾乎可以覆蓋中國大部分的互聯網用戶。2016年,騰訊與16個城市簽下智慧城市建設合作協議,把微信打造成城市服務的入口,讓戶政、簽證、交通、醫療、水電煤繳費這些生活雜事都能通過微信辦理,讓通訊、媒體、商業、民生乃至政務都運行在微信里。而騰訊云則為民生、政務、金融機構的互聯網化提供后端服務支撐。

同一時期其他云計算廠商也開始著手政務云。在2016年的IT領袖峰會上,金山云宣布將專注游戲云、視頻云、醫療云、政務云四個方向,并承擔了北京市電子政務云的建設。

網易云則在2017年推出“專屬云”,通過在公有云上進行物理資源隔離,確保用戶數據安全可控,以此面向中大型企業和政府客戶。在與廣西消防總隊的合作中,網易云幫助搭建了“互聯網+數據智能+消防”平臺,實現消防業務數據高質量共享、數據智能的挖掘。

此外,網易云在國內建設有扶持創新創業的網易聯合創新中心,與各地政府合作,不僅將自己的云計算、大數據技術輸入給當地企業,而且通過云課堂等平臺進行互聯網技術和知識的布道,也算是著眼長遠的一種布局。

反觀此一時期的傳統IT廠商,在云計算模式的創新和進化過程中,已落后于互聯網廠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越來越多的落地,以及PaaS、SaaS服務模式的增量,可以預見,沒有數據的傳統IT廠商將被固定在“硬件”和“底層平臺”上,市場邊界被限制,云計算產品附加值也將低于互聯網廠商。

未來:云計算成基礎設施,“國家隊”入局,監管將更規范

云計算和大數據將成為互聯網時代企業發展、社會運行、政府服務的基礎設施,如同電力之于大工業時代一般,這已經是當下越來越多人的共識。就政務云而言,2017年IDC的報告顯示:2016超過65%的省市建有政務云平臺,中國政務云市場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已接近百億元,預計在未來5年內可接近20%的年復合增長率,實現高增長率發展。同時,政務云市場的基礎架構建設逐漸結束,即將進行服務化重構、混合云主導、PaaS層加速建設、大數據應用創新等新的部署階段。IDC還進一步預測,到2020年時,隨著多廠商的競爭格局和不斷成熟的政府數字化建設,中國的政務云IaaS層的投資將超過160億元。

但與高速發展不協調的是,目前還有一些過渡現象存在:比如阿里云幫助建立的“浙江政務服務網”,即便阿里云只是建平臺、不管內容,但該網站仍未完全淘汰政府自有數據中心,僅把展現層運行在阿里云的公有云上,而“水面下更大的冰山”——業務層、數據支撐層則運行在專有云上。后者的服務商是浙江電信,數據不直接向企業和公眾開放。省政府的人員認為,“畢竟是國企,信息更可控些”。

事實上,在更需要安全的金融領域,國家隊正在入局:2018年3月,由銀監會牽頭16家中資企業聯合設立的互聯網金融云服務平臺正式落地。這家名為融聯易云金融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的新設立公司,將致力于落實國務院‘互聯網+’行動計劃,通過搭建行業共享服務平臺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信息服務。其中“提高金融安全,防止數據泄漏”、“金融行業共有,便于協作和管理”等成為該公司的重點關注。

另外,在政府觸云的管理中,各國政府均有嚴格的監管政策。比如美國,規定政府行業使用云計算需要通過FedRAMP認證,并經過多部門聯合委員會的審定等,并且為不同級別的政府系統推薦低、中、高不同強度的安全控制集(包括管理、技術和運行)。歐盟將云計算納入關鍵信息基礎設施(CIIP)范疇,也就意味著加大對云計算的監管力度。韓國《云計算發展與用戶保護法》將云計算納入增值服務進行管理,政府部門委托韓國云服務協會(KCSA)對云服務進行認證。

在國內,國家層面對云計算的認證包括工信部ITSS云計算服務能力認證、公安部DJCP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認證、可信云服務認證等等。2017年,中央網信辦印發的《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中規定,關系國家安全的網絡和信息系統采購的重要網絡產品和服務,應當經過網絡安全審查,達到安全可控。但在政府采購中,具體執行哪些安全標準并沒有明確規范,相對來說更加因地制宜。事實上,國內云計算服務一系列的技術標準、服務標準和評價標準仍在不斷完善中。今年,工信部也表示,將持續推進云計算和區塊鏈等領域標準研制工作。

就像用電一樣,有了標準,才會有安全,有發展,有賦能產業的力量。阿里的王堅博士在《在線》中認為,公有云的安全問題早晚會得到解決,其成本優勢將會完勝私有云。事實上,比成本更重要的是數據,在線的數據,和整合的數據。當公有云成為基礎設施,相信政務云也能從“底層的基礎設施的云化”走出來,從而讓數據根據需要來打通,產生更多價值,進而實現管理上的革命。

關鍵字:云服務商市場政務

本文摘自:鷹眼新聞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口市| 海阳市| 醴陵市| 获嘉县| 巨鹿县| 夏邑县| 漳平市| 文登市| 清新县| 雅江县| 福州市| 贵德县| 逊克县| 吉首市| 莆田市| 西平县| 浦北县| 和静县| 精河县| 武川县| 九台市| 龙口市| 高州市| 江阴市| 辽源市| 宁晋县| 毕节市| 龙岩市| 华亭县| 德兴市| 新竹县| 成都市| 浮山县| 南川市| 博乐市| 江源县| 呼和浩特市| 都江堰市| 奎屯市| 大同县| 西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