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亂象多 監管加強
區塊鏈的監管在去年迎來了第一個大動作: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發布了《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公告指出,國內通過發行代幣形式包括首次代幣發行(ICO)進行融資的活動大量涌現,投機炒作盛行,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公告》要求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并做出清退等安排。有關部門將依法嚴肅查處拒不停止的代幣發行融資活動以及已完成的代幣發行融資項目中的違法違規行為。
今年3月28日,人民銀行召開2018年全國貨幣金銀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也表示將開展對各類虛擬貨幣的整頓清理。
ICO風險高 不適合百姓投資
曾一度火熱的ICO,到底存在哪些風險?
“有人說ICO與IPO相似,其實它更像是眾籌模式,風險非常高。”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認為,ICO和IPO之間存在較大差別,IPO需要經過重重審核,而ICO還存在監管空白。與IPO的流程相比,ICO只有一個白皮書就能融資,沒有律師審核和券商輔導,白皮書也是項目方自己寫就,風險非常高。
尹振濤稱,白皮書中雖然寫明了應用場景,但當投資者投了錢后,項目方到底怎么使用,就說不準了。“ICO無考核、無監督,缺乏對消費者保護,不適合普通老百姓投資。”
白皮書提示區塊鏈應用風險
4月10日,由工信部下屬中國信通院云計算和大數據所與京東金融在京聯合發布的《區塊鏈金融應用白皮書》,對區塊鏈應用的風險進行了重要提示,包括相關技術不成熟限制了應用范圍、監管體系不完善導致行業亂象叢生、區塊鏈被過度消費導致的泡沫等。這些風險應該引起行業和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對于如何推進區塊鏈的下一步應用,白皮書建議,一是在急用先行、大膽試錯的思路指引下,加快行業標準化的推行;二是優先考慮痛點明顯、增量顯著、發展迅速的精品業務落地,試點成功后再逐步擴大;三是組織并擴大產業聯盟,促進產業成熟。
區塊鏈技術有哪些不足?
“區塊鏈技術是把雙刃劍。”天網防火墻前主工程師、重慶用維通信技術有限公司CTO劉大林自2013年開始接觸比特幣并研究相關代碼,在區塊鏈底層構架和性能優化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在他看來,區塊鏈使用的IPFS協議是一個基于區塊鏈的點對點超媒體協議,但存在不易監管等問題。另外,在數字貨幣方面新一代的數字貨幣交易隱藏深、追蹤難,讓監管更加困難。
如何防范區塊鏈應用亂象?
五花八門的區塊鏈應用、天價區塊鏈培訓、披區塊鏈的皮行坑蒙拐騙的項目……區塊鏈應用亂象的源頭究竟在哪兒?
尹振濤認為,ICO亂象歸根結底是創業者急于獲取資金啟動項目。按照以前的流程,創業者獲得融資的時間很長,但用ICO獲取融資速度卻很快。“或許可以在資金上給予創業者更多的幫助。”
WorkFace中國創業者社群創始人潘劍峰表示,如果不是創業市場渴求資金,得不到金融市場的支持,何來那么多創業者如此積極地撲進ICO市場呢?潘劍峰建議,幫助正規的創業者找到合法的資金渠道,讓資金成本更合理,更高效地支持創業者,或許能抑制ICO亂象。
區塊鏈未來如何發展?
對于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潘劍峰說:“未來的生意都會基于數據,基于數據的所有生意都會從現在基于互聯網的技術結構向基于區塊鏈的技術結構轉移。”
“其實不管哪個領域,培訓的投資都是最小的,而賺錢是最快的。”榮格財經發起人、總編輯趙洪偉認為,區塊鏈覆蓋力很強,如果在細分領域搶占先機,可能會很容易吸引到這個行業里傳統企業的大佬,然后再與他們進行合作,就能賺到區塊鏈培訓的黃金。同時,隨著區塊鏈技術應用的蓬勃發展,必然導致大量傳統企業的涌入,造成人才的大量短缺。此時如果有外包服務公司提供技術或理念服務,則將大大降低企業進入新行業的試錯成本。此外,區塊鏈時代還有很多可以賺錢的黃金點未被發掘,值得企業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