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OpenStack 七年盤點,熱潮褪去后的明天在哪?

責任編輯:editor004

作者:唐亞光

2017-07-10 11:02:45

摘自:InfoQ

2011 年 10 月份 SUSE 發布了基于 OpenStack 第四個版本 Diable 的技術預覽版,2012 年 8 月發布第一個基于 Essex 的商業支持版 OpenStack。

  策劃|Gary

作者|唐亞光

OpenStack 于 2010 年發布,到現在已有 7 年之久。幾年前云計算的星星之火,現在業已成燎原之勢。這幾年,有 CloudStack 賣身、Nebula 倒閉、Docker 出世等等大事,OpenStack 的七年之癢,未來將何去何從?

寫在前面

2006 年,亞馬遜正式推出其第一個云計算服務,沒過幾年,云計算的烈火燎原之勢便開始在全球鋪展開來。4 年之后,開源軟件 OpenStack 誕生,并呈現了野蠻式的增長,社區以及企業希望通過 OpenStack 的方式來幫助他們打造屬于自己的 AWS。到現在,OpenStack 也已經走過了七年時間,在這期間,它逐步從青澀走向成熟,并且可謂是經歷了大風大浪,比如 CloudStack 的淡出、Nebula 的隕落、容器的崛起等等,甚至中途不乏有唱衰 OpenStack 的言論。那在這七年里,OpenStack 都經歷了哪些發展?它整體的項目發展情況如何?未來將去往何方?帶著這些問題,InfoQ 邀請了國內早期 OpenStack 開發者唐亞光來為大家解讀它的發展之路。

OpenStack 發展回顧

OpenStack 作為開源云計算 IaaS 的事實標準和擁有全球最多開發者的開源社區項目,于 2010 年 7 月成立之初,由 NASA(美國航天局)和 Rackspace 捐獻的兩個項目組成。現在已經發展到包含虛擬化管理、網絡 SDN、SDS 服務編排和容器管理等功能覆蓋全面的開源項目集合,并且被主流操作系統、硬件服務器、存儲、網絡、安全廠商等全面支持或集成。

這七年時間,它不僅實現了自身的發展目標,成為一個優秀的開源私有云架構平臺,而且還帶動了開源 SDN 和 SDS 的快速發展,促成了 OpenFlow 成為標準 SDN 協議之一以及 Ceph 成為主流分布式存儲。僅從這幾點而言 OpenStack 社區及其自身軟件開發無疑是非常成功。

2010 年的 7 月 NASA 和 Rackspace 分別貢獻出各自已有虛擬化管理 Nova 和對象存儲 Swift 兩個項目作為 OpenStack 初始項目。100 多名架構師和開發者聚集在美國德州奧斯丁參與了 OpenStack 的 Roadmap 討論制定并且承諾未來 OpenStack 開發和社區運營遵循的 4 個開放模式。

開放源碼采用 Apache 2.0 軟件許可協議

開放架構設計流程通過定期開發者峰會規劃 Roadmap

開放式開發開放代碼和工作流程

開放的社區構建健康、充滿活力的開發者和用戶社區

以上四個開放準則為以后 OpenStack 快速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OpenStack 之后遵循六個月的發布周期舉辦全球的用戶和開發設計峰會來規劃下一個版本的特性。每個版本的命名按字母排序第一個版本代號以會議地點德州首府命名 Austin。

擁有遠大的目標和開放自由的參與模式很快 OpenStack 受到各種開發者和開源社區注目。2011 年初 OpenStack 的第二個版本 Bexar 作為技術預覽版隨 Ubuntu 11.04 發布。Ubuntu 成為第一個支持 OpenStack 的 Linux 發行版。OpenStack 的開發測試也以 Ubuntu 為推薦平臺。Ubuntu 的母公司 Canonical 不久宣布從 OpenStack 的第三個版本 Cactus 開始官方支持 OpenStack。

2011 年 10 月份 SUSE 發布了基于 OpenStack 第四個版本 Diable 的技術預覽版,2012 年 8 月發布第一個基于 Essex 的商業支持版 OpenStack。

2012 年 Red Hat 發布了基于 Essex 的技術預覽版 OpenStack。經過兩個技術預覽版本以后 2013 年 7 月發布第一個基于 Grizzly 的商業支持版本。Grizzly 是 OpenStack 的第七個公開發布版。

2013 年 12 月商業軟件巨頭 Oracle 宣布加入 OpenStack 基金會成為贊助商之一。并且將 OpenStack 引入它的產品當中。2014 年 9 月 Oracle Linux 引入 Icehouse 版本。

2014 年 5 月 HP 發布 HP Helion 社區預覽版作為進入 OpenStack 私有云市場的起點。在這之前 HP 從 2012 年便開始使用 OpenStack 技術構建 HP 公有云。

2015 年 6 月 Linux 基金會聯合全球各大運營商以及電信廠商成立的“開放網絡功能虛擬化平臺”(OPNFV)社區發布第一個版本 Arno。OPNFV 是一個開放的、標準的參考架構平臺,提供 NFV 的基礎設施(NFVI)、虛擬化基礎設施管理(VIM)、API 和其他 NFV 要素。它們共同構成虛擬網絡功能所需的基礎設施(VNFs)管理和網絡業務流程(MANO)組件。其中 OpenStack 作為 NFVI 成為 OPNFV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016 年底,專注 OpenStack 的創業公司 Mirantis 裁員 100 人左右。同樣 HPE 被傳出裁掉大量 OpenStack 開發人員并且將 OpenStack 和 CloudFoundry 資產賣給 SUSE。HPE 將采用 OEM 的方式與 SUSE 合作繼續銷售 Helion OpenStack 和基于 CloudFoundry 的 PaaS 服務。

OpenStack 社區發展

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內,一個開源項目受到如此眾多廠商的投入和支持在開源領域算是絕無僅有的。OpenStack 的社區一開始主要由 Rackspace 工程師參與,其核心開發工程師 Vish Ishay 曾經連任四屆 Nova 項目開發負責人。之所以一直連任主要原因在于社區開發者還比較少。雖然社區承諾開源開放,但是項目的開發還是有 Rackspace 把控的感覺。

2012 年 Rackspace 為了社區的健康發展,捐出所有 OpenStack 相關的版權成立 OpenStack 基金會。基金會的設立使得 OpenStack 社區參與者更加多樣化操作系統、服務器、網絡、運營商等廠商紛紛加入。由此開始 OpenStack 社區進入了快速發展的繁榮局面。

OpenStack 較之其他開源項目不同的地方在于更加注重社區運營。每六個月舉辦一次的 OpenStack 峰會不僅聚集了全球開發者討論下一階段新功能,更是用戶案例展示的最佳時機。每一次峰會 Keynote 都有來自全球的用戶案例展示。寶馬、美國國家安全局、中國天河超算、歐洲粒子研究所等這些用戶的使用案例展示給參會的企業用戶以巨大信心。

最近一次斯諾登都來站臺倡導開源和安全的私有云,可見社區運營煞費苦心。

另外一個鼓勵開發者參與社區的方法為按 Commit 貢獻進行公司和個人排名。社區原本可能是為了激勵社區貢獻者,然而慢慢這個開始被商業利用。 開源貢獻與商業利益糾纏在一起的時候使得開源貢獻 的目的變得不純。

商業巨頭公司和創業型公司的積極參與帶來了 OpenStack 社區開發的繁榮發展。然而當前的商業氣息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濃,眾多廠商將自身商業產品與開源項目糅合。OpenStack 依靠商業公司研發投入來推動自身發展沒有錯,但是過度依賴并且自身缺乏主導項目方向的負責人使得最終軟件功能紛亂復雜。

在經歷了繁榮的黃金期后 OpenStack 在個廠商巨大的投入下越來越成熟穩定。然而商業巨頭如 HP、IBM 的長期投入最終還是要看商業產品回報。近一年來多個公司的開源投入方向發生了微妙的變化。OpenStack 基金會的黃金和白金會員也開始流動,有的退出有的降級。

只有 Red Hat 作為開源起家的公司一直對 OpenStack 愛的深沉。在社區開發投入上絲毫沒有半點退縮遲疑,穩居貢獻排行榜第一。這也許真的和公司基因有關,最懂開源商業模式并且能夠證明可行的公司對于 OpenStack 也最有信心。Red Hat 對 OpenStack 的投入類似 Intel ——OpenStack 創業公司提款機。兩者的投入都會間接給公司帶來回報。

OpenStack 項目發展

OpenStack 作為 IaaS 開放技術架構軟件涉及計算虛擬化、分布式存儲、網絡 SDN 等多種技術領域。因此需要各個領域的技術開發者與公司同心協力。早期 Rackspace 為了從虛擬主機服務商像云服務商轉型一心押在 OpenStack 上,投入大量工程師參與 OpenStack 項目開發,主要集中在虛擬化管理 Nova。

但是網絡與存儲同樣需要專業領域工程師。我們可以看到早期 OpenStack 簡單的就是一個虛擬化平臺,網絡管理和存儲通過 VLAN 和 LVM 實現。2012 年基于 Openvswitch 的 SDN 技術興起,Openvswitch 社區為了自身壯大積極投入到支持 OpenStack 懷抱當中。

這本是一件極好的事,奈何 Openvswitch 本身背后有商業公司 Nicira 而 Nicira 又被 VMware 收購。結果就是 OpenStack 中的 SDN 項目從一開始就是巨頭商業公司在開發。

Ceph 同樣是借助 OpenStack 全球規模的社區用戶被廣泛關注。因為其補足了 OpenStack 分布式存儲的短板。成為 OpenStack 開源架構方案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此有潛力的技術很快被巨頭看上 2012 年被 Red Hat 收購。

從 2010 年的兩個項目到現在,OpenStack 社區總共維護幾百個軟件項目。OpenStack 發展過程中逐漸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開源軟件開發測試規范,方便全球的開發者協同工作。為了保證軟件開發功能穩定,測試系統每天運行上萬個測試用例。每個代碼改動都進行關聯的項目功能測試。由于 Python 為 OpenStack 的社區開發指定編程語言,OpenStack 的眾多項目開發甚至讓 Python 成為更加流行的編程語言。

如今 OpenStack 已經發布了 15 個版本,即使從第 5 個版本 Essex 開始算用戶部署的版本也有 11 個了。這樣的碎片化簡直比 Android 還要恐怖。因此升級一直是其困擾用戶的一個問題,直到最近,借助容器化部署,組件升級變得非常容易。不像其他大部分軟件或者系統擁有 LTS(長期支持穩定版)。OpenStack 的每個版本的社區維護周期只有一年。長期軟件維護支持需要尋找商業支持。

OpenStack 江湖之爭

技術變革是誰也無法阻擋的。新的技術總是不斷涌出,OpenStack 通過強大的社區集結了幾乎所有云計算相關廠商相互支撐,構建了全面的生態系統。CloudStack 出世早于 OpenStack 幾年,且功能成熟穩定,并且擁有不少大規模部署用戶。然而后起之秀勝在善于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目標宏大,人氣旺,如新上市的股票,給人無盡的想象空間。其中一個點就是率先支持 AWS API,通過部署 OpenStack,讓用戶擁有私有的 AWS 云平臺。在吸引了眾多的開發者參與后,在郵件活躍度、開發者數量、公司參與數量等指標與 CloudStack 進行對比,加上眾多云計算廠商宣布加入 OpenStack 基金會,市場上便不再將 OpenStack 與 CloudStack 相提并論,OpenStack 才是未來。再之后,就連 CloudStack 的商業公司 Citrix 都加入了 OpenStack 基金會,這就是趨勢的力量。

然而在這么多廠商的支持下 OpenStack 是否就無敵了呢?看似緊密的社區與廠商之間的關系,在容器這個新的技術熱點面前被輕松擊破。廠商不再是 Pure Play OpenStack,社區貢獻排名也不再提及。原來之前的曖昧都是各有所圖。好在社區早早的感知到容器可能帶來的挑戰,2015 年 OpenStack 就在宣傳與 Docker 是共榮共存,更有新的項目專門支持 kubernetes 在 OpenStack 之上運行管理。這樣,OpenStack 不僅僅是一個 IaaS 平臺了 。容器集群的支持和服務編排組件等讓 OpenStack 更加貼近 PaaS。

筆者認為容器與 IaaS OpenStack 并不是互相替代的關系。盡管在某些少數場景下功能重疊,容器集群更加輕量級。單就技術本身而言各自有其應用場景,融合使用也屬于 IaaS+PaaS 的主流架構。OpenStack 只是不再是追捧的技術焦點,這感覺大概像熱戀到婚姻的狀態轉變。OpenStack 技術并沒有被拋棄,只是在被廣泛應用之后歸于平淡。并且融入了眾多方案當中,如 OPNFV 中的作為 NFVI 參考架構。社區和廠商焦慮的是這種平淡是否導致漸漸被遺忘,進而被取代?

我們且待 OpenStack 七年生(之)日(癢)之際,在社區舉辦的覆蓋南美、歐洲、亞太等地的 OpenStack Day 活動上看實況,事實說明一切。

OpenStack 商業市場

OpenStack 社區的全球化推廣和造勢讓開發者社區迅速擴大。

OpenStack 由兩個開源項目成長為支持多種虛擬化計算、分布式存儲、SDN 網絡的過程中也同時出現了眾多的 OpenStack 創業公司。這些公司也與開發者一樣具有全球化分布的特點,從歐美到亞太。他們成為了整個 OpenStack 生態繁榮發展的助推劑。這種狂熱使得商業巨頭也不得不加快步伐搶占由新技術催生的即將到來的巨大市場。于是 Cisco、IBM 等在投入社區的同時分別收購了 OpenStack 創業公司。這種巨頭的收購消息進一步讓 OpenStack 成為最受矚目的社區項目。

圍繞開源軟件進行商業模式探索成為近年來越來越多公司的發展方向。在這一領域 Red Hat 無疑是最成功的,也是眾多創業公司爭相效仿的。基于 OpenStack 這一規模僅次于 Linux Kernel 的全球性開源項目的創業公司這次在商業市場探索上走得更遠。探索的路上前者的失敗并不能否定后來者的未來。

入場早不一定結局好,提前拿到了 OpenStack 市場的門票的 Nebula 由 NASA 軍事研究中心 CTO 于 2011 年成立,并且網羅了 OpenStack 社區早期核心開發者。然而其在美國市場主推的基于 OpenStack 和硬件服務器的一體機方案卻沒有獲得市場認可,于 2015 年停止運營。這其中一方面和 OpenStack 的發展步伐有關。2013 年到 2015 年這段時間雖然是 OpenStack 最熱的時候,但是其穩定易用性并未達到最佳。企業客戶對于新技術的認知和接受也需要一段時間。另外和公司的商業和運營模式也有一定關系。類似這樣早期入場卻因自身運營導致后期失去優勢的公司國內也有。對于 OpenStack 創業公司而言準確把握市場最重要市場需求是檢驗商業模式是否可行的關鍵。

同樣入場早的 HP 對于 OpenStack 社區的投入可謂巨大,貢獻排行位列前三保持了多個發布版本。激進的 HP 在 2012 年便開始使用 OpenStack 嘗試運營公有云。HP 的公有云和 Rackspace 的公有云都是 Powered by OpenStack。結局是一個與 2015 年宣布停止運營一個因營收沒有增長市值萎縮被私有化。公有云的失敗這個真的不能怪 OpenStack,我相信即使換其他技術這兩家也不會在短時間在公有云市場競爭過 AWS、Google 與 Microsoft。

至于 OpenStack 在國內的發展,得益于國家戰略和創業浪潮。自主可控的政策導向極大的推動了國內企業級市場向開源的靠攏。眾多的國內廠商已經占據 OpenStack 基金會半壁江山。 目前落地項目也是遍地開花。在中國,基于開源的企業創業公司未來如何?即不能因之前紅旗 Linux 的結局而停止腳步,也不妄想短時間成為中國的 Red Hat,我們還是滿懷期待吧。

OpenStack 迷之未來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熱潮褪去,OpenStack 終于不被各有所圖之人簇擁。在此,我僅代表 OpenStack 的用戶感謝曾經所有參與 OpenStack 社區開發投入的公司,無論商業成功與否,你們助力 OpenStack 在經歷 7 年開發后趨于成熟。

接下來 OpenStack 將迎來新的發展節奏同時面臨新的問題與挑戰。社區核心開發者流失有可能導致項目開發進度慢甚至停止維護,比如 Fuel,曾經最流行的部署工具,因為 Mirantis 戰略轉變,由活躍開發變為維護模式,并且從 OpenStack 官方項目中移除。之前盲目擴張創建的“大帳篷”(Big Tent)模式如今遇到了問題,社區已經在討論做出改變。OpenStack 下某些非核心項目可能面臨整合和優勝劣汰的局面。

最后引用圣經里面的一句話:“塵歸塵,土歸土”,不留戀過去,讓 OpenStack 迎接新的未來吧。

作者介紹

唐亞光,2011 年開始參與 OpenStack 社區,國內早期 OpenStack 開發者,愛開源,愛 Python,更愛 OpenStack。先后就職于新浪云計算、Canonical 和 Mirantis。從事過 OpenStack 社區開發,云平臺運維和解決方案架構設計等工作。

今日薦文

  微軟頂級代碼女神給年輕程序員的一些寶貴建議

鏈接已復制,快去分享吧

企業網版權所有?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沭县| 鹤庆县| 皋兰县| 洪江市| 宿松县| 宜章县| 株洲县| 阜平县| 新平| 溆浦县| 平阳县| 若羌县| 合阳县| 扶绥县| 集安市| 女性| 寿宁县| 四会市| 榆林市| 彭阳县| 屏边| 蒲城县| 姚安县| 沅江市| 云和县| 固阳县| 札达县| 五华县| 凤阳县| 霍城县| 武穴市| 五莲县| 睢宁县| 高碑店市| 塘沽区| 饶河县| 翁牛特旗| 达拉特旗| 万全县| 九龙城区| 积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