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今年中國IT界最火的詞,那非云計算或云莫屬。筆者看到,不管是新興的云服務商,還是傳統的軟件提供商,以及科技公司,都在大吵“云計算”。但是,我們看到這個市場依然發展緩慢,進度不是特別快。
雖然我們看到有些企業已經上云或者考慮上云,但是云計算市場依然存在著一些障礙。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一般市場常見的困惑、定價策略的差異、缺乏中立的市場、缺乏技術標準、大型提供商及廠商的鎖定策略、擔憂數據保護與法規框架的合規性和購買云服務之前無法測試。
對此,筆者一一詳解:
1.一般市場常見的困惑
雖然新技術來勢洶洶,但是我們看到很多企業,包括個人都處于觀望狀態。因為我們不知道,快速采用這個新技術是否能帶來好處,以及如何采用更簡單。云計算服務與市場持續不斷地發展,在IT領域中是顯而易見的。
不管的演進意味著持續的改變,但也帶來不少的困惑和不確定性,這也是目前云計算服務市場無可逃避的現狀和事實。
事實上,市場的復雜度與太過廣泛的產品和服務,常會模糊用戶對市場的看法,因此做出認知不夠的決策,反而讓企業卻步,而無法得到預期的結果。至于各類不同云方案的差異性、數據保護措施、測試與價格策略等方面,還是有很多方面會讓用戶感到困惑和疑慮。
2.定價策略的差異
市場上的定價多半各自為政,不同的定價策略通常也是云計算市場發展的絆腳石和讓人混淆之處。
市場中,傳統、保守且僵化的定價策略隨處可見,與云計算最基本的適用性、靈活性與可延展性等特色背道而馳。客戶因為選擇了最便宜或最簡單的市場方案,而沒有考慮到是否適合自己的長期需求,結果做出了錯誤決定。
而錯誤的決定會讓用戶產生很大的挫敗感,進而成為云計算市場上的錯誤示范。
3.缺乏中立的市場
云計算技術的演進是相當重大的變革,也造成云計算市場的激烈競爭。而云計算方案的問世也無疑是IT工程領域發展的重大里程碑。在云計算的演進過程中,想要使云計算市場像過去一樣保持積極的發展,有賴諸多組成要素的不斷改良,但因為缺乏中立的市場,也形成了目前市場壟斷的現象。
比如,亞馬遜AWS占據全球公有云市場的45%,而微軟Azure和阿里云等也有著不小的份額。對新興的云服務商來說,這可不是好事。而對用戶來說,如果云計算市場壟斷情況增加,那么用戶可選擇的云服務商就會減少。
4.缺乏技術標準
由于云計算市場仍然處于持續發展及演化中,因而與形成最佳實踐和技術標準仍有明顯差距。而這些標準化的缺乏,將導致用戶考慮云方案時無所適從,不知如何選擇而感到憂慮與不安,也導致云市場的發展變慢。
從長遠來看,能夠提供涵蓋透明化技術標準、互操作性與兼容性特色的解決方案提供商,才能在IT市場原有眾多具有歷史性的品牌中脫穎而出。
5.大型提供商及廠商的鎖定策略
從一開始,IT企業就反對廠商鎖定。但隨著云計算服務的成長,此問題似乎又浮現了。鎖定策略的出現與中立市場的缺乏有非常緊密的關聯性,因為大型提供商常常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建立客戶對其產品環境的依賴性上,因而發生市場壟斷的局面,這種情況與云互操作性與兼容性的準則相違背。
6.擔憂數據保護與法規框架的合規性
使用云計算意味著在客戶端和服務商之間會有數據的互動行為。在選擇采用何種云方案時,云服務功能與操作性的特質就會引發數據保護與數據安全的議題,也成為需要優先評估的重點之一。
7.購買云服務之前無法測試
對用戶來說,在購買產品之前進行測試是一個重要的需求。尤其在云服務上執行安全測試更是重要,因為云方案可能是黑客明顯的攻擊目標。然而,相關條件與慣例仍然無法允許用戶在轉移到云方案之前,先行測試云服務的適用性。